书城养生职工减压手册
5205900000019

第19章 如何减轻经济的压力(3)

商业社区少光顾

预算少了,那些遭遇经济压力的人往往会从自己身上节省开支,通过削减医疗费来满足日常所需。小问题一不留神就会变成大麻烦,这样只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减少失眠

重压之下,睡眠问题在所难免。一旦睡眠不足,免疫机能下降、认知能力减弱、情绪低落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信用卡欠款所引发的不良情绪,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债务的增加和利息的累积,人们会产生忧虑、挫败以及无望的感觉。因此造成的额外压力,再加上解决不当以及自我忽略的消极思想,只会让人不堪重负。

清偿债务

制订一个计划,信用卡债务清偿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学会省钱和缩减开支,手头宽裕了,消费计划的制订和债务的偿还就会变得容易许多。随着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你可以通过一些减压技巧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来为自己减负。参考上面的意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切将一去不复返。

12.化解经济压力的措施

面对现代快速生活和环境污染带来的身体“亚健康”、疾病低龄化事实,面对沉重的医疗费用开支压力,面对社会医疗保险“保而难饱”的局面,作为一个普通职工,该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段,以对抗和化解这部分经济压力呢?

加强健身等健康投资意识、安排合适的商业保险,以及让自己的资产稳妥地增值,是抵御如今医疗费用“日张夜大”的三大法宝。

预防疾病是上策

“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健康;什么都可以有,但千万不能有病。”这是已经流行了多年的俗语。简单两句话,道出了人们对于健康的珍视,对于疾病的厌恶。

但谁也无法保证不生病。所以,为了预防生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健康医学专家建议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一个投资,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从而有效且直接地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间接降低潜在的工作事业和生活上的损失。

如果要给健康投资做个投资组合的话,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就是个人行为选择,其次是食物投资和健身时间投资,还有为心情而进行的所有投资。

食物和健身的投资很好理解。食物要有营养,要多元化,健身要保证一定时间。这些都是健康的基本前提。所谓个人行为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基本的养生之道。至于心情的投资同样不可或缺,比如社交活动,旅游度假,抑或是和朋友煲个电话粥都是令心情愉悦的方法,心情舒畅,身体也会更健康。

让医疗保险作有效补充

如果说社会医保好比健康医疗保障金字塔的最底层,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那么商业的健康医疗保险则可以是这个三角形的中、上层,可用来弥补医保无法涵盖的范围,起到补充的作用。

那么,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健康保险主要有哪几类?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保障作用呢?

人们最熟悉的可能莫过于重大疾病保险了,这类保险的“简约”型产品为单纯的防癌险。投保大病险或防癌险后,只要被保险人被确诊患了保险条款中列明的某种疾病,无论是否已经发生医疗费用,也不管一共发生了多少费用,都可获得投保时约定的补偿金,而且并不需要被保险人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用发票。

还有一种叫做“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意思就是说当被保险人因为意外或者疾病接受医疗服务发生费用后,可以按照约定比例得到补偿金,但这种补偿最高限额不能超过已发生的医疗费用,理赔时也需要医疗费用发票凭证。最常见的是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也有一些门急诊费用报销保险。但在目前内地的保险市场中,由于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大,门急诊费用保险还比较少,一般只是在团体医疗中才有附加门急诊费用保险;个人健康医疗险中门急诊费用类保险产品很少,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只有附加的意外伤害门急诊医疗保险。

还有一种常见的医疗保险,称为“住院补贴型(津贴型)保险”。意思是说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疾病而接受住院治疗,导致个人收入减少,可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标准补偿给予津贴,投保时可选择每日补贴额度,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关。

这两年各保险公司还新开发了一种设有上限的终身医疗账户型保险。这类保障计划实质是保险公司提供给客户的一个“个人终身医疗账户”,投保人需要在年轻时每年储蓄一定的金钱(保费)进入该账户,同时从交费的第一天起,就有权从该账户中提取医疗补贴金。为了避免在年轻时把账户中的钱全部用完,导致老年无保障,保险公司会特别提醒你每年最多从中领几次补贴金。若不幸身故,账户中的钱还没有用完,可以还给你的爱人或后代。这类终身医疗险意即“一次核保,保障终身”,彻底解除了客户投保后因身体原因或年龄原因不能续保的后顾之忧。而且,若中途发生疾病或住院事件,对于同一种类的疾病,保险公司依然会给予赔付。

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肩负的家庭责任、已有的保障情况等不同,在选择健康医疗类保险时也应有所侧重,分清轻重缓急,选择不同的产品类型,而不是贪大求全。尤其是已经参加社会医保的和还未参加社保的,在选择商业健康医疗保险时应该各有重点,才能又经济又有效。

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比较理想的险种搭配是:已经有社会医疗保障的,就选择重大疾病保险加住院补贴保险;还没有医疗保障的,就选择重大疾病保险加住院费用保险。

当然,和选择其它类型保险一样,选择健康医疗险时还要考虑拿多少钱出来投保,也就是预算问题。一般的原则是,每年的医疗保险费是年收入的5%~7%(因为总的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7%~15%,健康类保险应该在所有保障中占一半费用),如果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些。而由于预算的宽裕和紧张程度不同,同类人群在安排健康医疗险产品的先后购买次序时,也应有不同的考虑。

比如,对于一个28岁的已婚白领女士而言,应该以“医疗补贴——重大疾病险”的顺序来考虑购买,应该首先保障自己生病时家庭收入不锐减,毕竟对她而言,生小病住院的可能性要比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高,所以优先选择补贴保险。而且,保险不是一步到位的,如果她目前规划的大病保障不足,在35岁之前,她仍可以继续加重这方面的保障。

对于一个40岁的中年创业成功人士而言,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必要先规划重大疾病险,然后才是高额医疗补贴保险,再次考虑购买医疗费用保险,因为以他的经济能力而言,小毛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解决,他需要通过保险来转嫁的是疾病引发的高额费用支出,同时可以考虑在住院期间获取高额津贴补偿。

而在保额选择方面,重大疾病险的保额以10万~30万元为佳,以便覆盖日益增加的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住院医疗费用和意外伤害门诊保险额度无需太高。津贴型医疗险的每日补贴额度,则以个人的收入状况自行考虑,比如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投保者可以选择100/天的补贴额,收入更高则选择的津贴额应该更高些,这样才能有效弥补自己因为生病住院导致的收入损失。

抵御资金压力

还有一种“对付”医疗费用支出的办法,那就是“苦练内功”——让个人和家庭的资产尽力保值增值,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的侵蚀。

如何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这几年的投资理财手段已经日益丰富,低风险的人民币理财、中短债基金、国债;中等风险的房产、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可转债、分离债;中高风险的外汇、黄金投资……若能找对路子,将自己的家庭资产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来获取中长期稳定的收益,就能有效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除了让家庭资产“整体集合型投资理财”,使用家庭资产“大盘子”来应付医疗费用开支外,当然个人也可以模仿保险产品的形式,为自己和家人筹建一个“家庭医疗基金”。比如,采用每月定期定额投入的方式,将一小笔(诸如两百元)资金投资于某只稳健成长的开放式基金,用于不断积累。一旦家人发生医疗自费项目,就从这个“家庭医疗基金”中领取相应的钱数,这样就不易对日常的其他开支产生破坏性影响,同时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家庭的资产配置中,一定要留出一块相当于全家3~6个月开销所需的“家庭紧急备用金”,以预防一旦发生疾病等意外事故,家里的流动资金能足够支撑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