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5196800000013

第13章 朱熹

1.少年时代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徽州(今江西)婺源人。他父亲朱松曾在福建龙溪做过官,朱熹出生在龙溪。

在父亲的引导下,朱熹八岁时就能读《孝经》,还经常与老师对诗作句。他聪明过人,有一次,他同小朋友一块嬉戏时,他坐在沙地上用手指画八卦。他十岁时就能读《孟子》,十分欣赏“圣人与我同类者”这句话。

朱熹十四岁时,父亲朱松病危,将家事托付给福建崇安人刘子羽,并嘱咐朱熹说,我死后,你要把刘子羽当父亲一样看待。刘子羽曾在抗金将领张浚部下做参议军事,在陕西、四川等地抗击过金兵。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刘子羽被秦桧指使的谏官弹劾,罢职还家。朱松死后,朱熹就住在刘子羽家。刘子羽是位信仰程学的道学家,朱熹当然受了他的影响。但朱熹却爱好佛学。

朱熹十八岁时,参加建州的乡贡考试,得了第一名,第二年又中了进士。后被派到泉州上任。他赴任途中,路过延平时拜见道学家李侗。李侗和朱松曾一起受教于杨时的弟子罗从彦,都是程门的子弟。后来,朱熹拜李侗为师,李侗要朱熹只读“圣贤言语”。此后,朱熹觉得“圣贤言语”有味,回头看佛家学说,则觉得漏洞不少,他就着力于以儒学为主体来构造他的唯心主义体系。李侗很喜欢朱熹这个学生,替他取了一个字,叫元晦,意思是“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蓄的人。

2.反对与金议和

公元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秋,金主完颜亮率兵六十余万,分兵四路南侵,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宋高宗赵构起用中书舍人虞允文等参谋军事,九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击溃了准备渡江的金兵,其他方面的宋军也取得了抗金的胜利。不久,金东京留守完颜雍夺取政权,自立为帝。完颜亮在扬州为部将杀死,宋军乘机收复了大片土地。

绍兴三十二年6月,赵构退位,孝宗赵音即位。在主战派的求下,孝宗任用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统帅军马。7月,孝宗为被秦桧陷害的抗金名将岳飞平反,驱逐秦桧党人,并下诏书。8月7日,朱熹向孝宗上了一道奏章,即《壬午应诏封事》,提出三项建议:一建议孝宗抛弃道教佛教的学说。二是罢黜和议。他明确地说;“金虏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提出“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的主张。三是任贤。他要求孝宗能任用“忠臣贤士。”在奏章中,表现了尊王攘夷的强烈民族主义意识。

隆兴元年(1163年)3月,孝宗召见朱熹,朱熹赶到杭州。这时由于宋军出战不利,主和派再度抬头,孝宗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右相,并派卢仲贤到金军议和。朱熹仍然强烈地反对议和,他于11月6日受孝宗接见时,上了三道奏札,主张取消议和之说。孝宗任命朱熹为武学博士,这个职务并非朱熹所长,因此,他要了一个管理南岳庙的祠职。

卢仲贤出使归来,传达了金方苛刻的议和条件,孝宗后悔起来,又倾向于抗战。12月,任命汤思退为左相,张浚为右相,兼枢密使。这时,朱熹去见过张浚一次,提出了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他建议分兵进攻关陕、西京、淮北等地,吸引金兵注意,然后选精锐数万,直捣山东。朱熹还见过张浚的儿子张拭,要他转告张浚,决不能跟汤思退合作。过后,朱熹便离开杭州回到福建崇安。

隆兴二年8月,张浚逝世,这一来,汤思退更加肆无忌惮,居然逮捕抗战派官员二十余人,又派人去金朝通报情况,要金兵南下威胁。10月,金军渡过淮水,大举南侵。12月,宋金签订“隆兴和议,”宋朝割让海、泗、唐、邓、商、金六州给金朝,宋向金称侄皇帝3每年向金交纳“岁币”二十万。

1178年,朱熹被任命为知南康军,就任期间,朱熹深感社会弊端重重,深为忧心。在给孝宗的奏章中,他劝谏皇上亲贤臣,远小人,直言不讳地指出:莫大之祸,必至之忧,即将临头,只有皇上你一个人不知道而已。孝宗看后大怒,斥责道:“难道你以为我已经死了吗?”但朱熹说的毕竟是实情,孝宗最终没有追究下去。

宋金“隆兴和议”之后,金朝转入忙于巩固内部统治,一时无力南侵,宋朝暂时安宁,这一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研究道学中去了。

3.一生的功迹

1181年,浙东发生大饥荒,朱熹奉命前往任职。次年,他多次上疏弹劾台州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但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亲戚,他的奏章便—再被扣压。不久,朱熹愤然辞职。

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的五曲隐屏峰下,亲自营建“武夷精舍”,专心讲学授徒。四方前来就学的学子多达数百人,同时引来许多知名学者,纷纷聚集武夷山创办书院、学堂,使武夷山成为南宋时期的一座文化名山,而他本人也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

1187年,朱熹又被起用先后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1194年,调任湖南安抚使,在任上他又修复岳麓书院,扩建学堂,广纳四方游学之土。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他调回朝廷任职,但很快得罪了宰相韩佗胄,次年被罢官,他又回到武夷山讲学,直到去世。

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精兵简政,爱惜人民,实现统一。然而,朱熹一生仕途坎坷,从中进士至逝世50多年间,他做官仅10余年,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官,救灾安民,政绩斐然。

朱熹一生的主要精力都倾注在讲学和著述上:从32岁开始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在40年的岁月中,他创办书院27所,门生达几千人,留下了719多部共460多卷的著作。他的文章很有特点:长于说理,逻辑周密,语言平实。诗歌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唐人诗风古朴的一派。如,《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是寓议论于写景,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

朱熹是北宋开启的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是孔子开创的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产物,又被称为新儒学。朱熹继承、融合,并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等的学说,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朱熹理学的核心在于“理”、“气”。他认为“理在先,气在后”,“理”是宇宙万物的惟一本原和共同本质。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朱熹很强调修身养性,这就是“气”,即所谓“养天地之正气”。因为他认为“理”是可以离开人事、万物而独立存在,所以,他将求道和人事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因而与南宋其他主张学以致用的学派发生过激烈争论。朱熹主张道德至上,希望能用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朱熹的思想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他的求理、求实、主体、力行精神和忧患、开放意识,把儒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使儒学既主导了学术发展的方向,又可以广泛流传民间、影响大众,真正成为全民族的文化。

在朱熹生前,他的学说并不被官方看重,晚年还受韩佗胄排斥,学说被视为“伪学”,遭到禁止;他本人也曾被列为罪魁祸首,编入“伪学逆党籍”。只是在他死了之后,其学术地位才逐步得到提升,至元代而下至明清,他的学说才受到官方的高度重视,成为官方学说。元代恢复科举后,朱熹的学说被定为开科取仕的必考科目。在明清两代,更是被列为儒学正宗,在思想界形成“惟我独尊”的局面,八股文命题也都不超出朱学范畴。

就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来说,他是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教育家;就其流传后世的著作来说,在我国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也是很少有人可与之比拟的。13世纪以后,朱学流传到海外,在日本、朝鲜等地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日本德川时代还一度形成朱子学热,直到现代仍有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