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5192100000008

第8章 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2)

此外,他还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说。散文诗集《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1906),主人公青年旗手在匈牙利抗击土耳其入侵时期经历了自己的初恋,最后死在了战场上,抒发了他对“英雄业绩”的向往。长篇日记体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记事》(1910)叙述一个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他揭露了巴黎的贫穷、疾病和道德败坏等现象,表现了对人生的恐惧。这部作品与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不同,没有连续的情节,没有时间顺序,将童年生活的回忆、眼前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交织在一起。这部小说是研究作者乃至现代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文艺观的重要材料。

里尔克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知名作家,作品多数充满孤独、感伤、忧虑、恐慌的情绪与虚无主义思想,在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

里尔克于1926年12月29日病逝。

S·茨韦格

S·茨韦格,1881年12月28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他在法国结识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茨韦格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1917),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韦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和《往日的花环》(1906)深受法国印象主义和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的影响。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丹达尔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一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他的传记作品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他的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觉的混乱》(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1927)、《象棋的故事》(1941)。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描写一个瘫痪的少女的恋爱和自杀悲剧。茨韦格的中短篇小说大多描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一个不相识女人的来信》,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刻画中产阶级妇女的思想感情。茨韦格的戏剧作品有诗剧《耶雷米亚》(1917)、悲剧《伏勒波尼》(1927)和歌剧《沉默的女人》(1935)等。

茨韦格去世以后,他的遗作《昨日的世界》(1942)和《巴尔扎克》(1946)先后出版。前者为长篇回忆录,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奥地利和欧洲的生活风貌,后者是历时10余年而未完成的传记作品。

卡夫卡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他于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在中学时期就十分喜欢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著作。他在大学期间与布拉格的一些作家来往,结交了马克斯·布罗德,曾先后和布罗德夫妇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后来他受到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深刻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老庄哲学也有浓厚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有代表性的3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写完。短篇小说有《乡村婚事》(1907)、《判决》(1912)、《变形记》(1912)、《司炉》(1913,后成为《美国》的第1章)、《在苦役营》(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猎人格拉克斯》(1917)、《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饥饿艺术家》(1922)、《地洞》(1923~1924)、《致父亲的信》(1919)等,均受读者的青睐。

卡夫卡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对他的所有著作,甚至有书信和日记作了整理并出版。共9卷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即是由布罗德主编的,其中只有一卷是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

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描写了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小说指出了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共同本质。

《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

《城堡》中的主人公K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虽近在咫尺,由于受到层层阻挠,没法进入。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才得到了批准。作者借这个城堡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写中国无数无辜老百姓,背井离乡去帮统治者建造长城。

短篇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业了,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似乎荒诞,但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异化”现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它造了一个又大又坚固的地洞,但仍时时担心外敌的侵袭。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小人物的恐惧心理,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共同特征是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对强权统治(社会的、家庭的)有一定的畏惧而又无力反抗,对某种义务不能完成而内疚,《判决》就表现了这一思想。

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导致这些小人物虽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合理的报偿,以及他们对社会不满,但无力反抗,逐渐变得孤独、烦闷、恐惧、内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卡夫卡的创作手法很特别,他善于通过特别的构思,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并列在一起,作品并不点明时点、地点和社会背景,瞬间的直觉和梦幻,使画面显得支离破碎。这种写作方法与传统的写作方法相去甚远,但受到现代派作家的认可、效仿,甚至加以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罗特

罗特,1894年9月2日生于布罗迪一个犹太家庭。大学时期学习哲学和日耳曼语文学。1916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俄国被俘。战后在维也纳和柏林等地当记者,1933年由于纳粹排犹,被迫流亡法国。1939年5月27日病逝于巴黎贫民医院。

罗特的小说创作继承奥地利和19世纪俄国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长篇小说《萨沃伊饭店》(1924)是采用当时在德语文学中流行的“新实在主义”风格写的社会批判小说。小说《反叛》(1924)和《齐帕尔和他的父亲》(1927)都以战后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小说《约伯》(1930)写俄国一家犹太人的遭遇。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墓室》(1938)是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前者描写了特罗塔一家几代人的经历,展示奥地利哈布斯堡正朝从1859~1916年的盛衰史,后者以特罗塔家族末代子孙弗兰茨·斐迪南的经历表现奥地利专制政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1938年被法西斯占领的过程。

罗特还著有长篇小说《一个凶手的忏悔》(1936)、《第一千零二夜讲的故事》(1939),中篇小说《莱薇亚坦》(1940)以及散文诗《一个神圣酒徒的传说》(1939)等。

罗特的通讯、散文、随笔中,一部分对进步力量与军国主义的斗争作了描绘,表现了人民的勇气和对理性、人道主义的追求。他的作品内容面广阔,揭露并抨击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的败落与腐朽,忧伤失望的情感常掺杂其中。

多德勒尔

多德勒尔,1896年9月5日生于维也纳附近的韦德林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骑兵军官,1916年被俄军俘虏,在西伯利亚俘虏营待了4年。这时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发生兴趣。

1920年,多德勒尔徒步穿过吉尔吉斯草原,回到维也纳。1921~1925年在维也纳攻读历史和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曾短期参加当时在奥地利还处于非法地位的纳粹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法西斯空军,任上尉。战后回到维也纳研究历史,后来成为职业作家。他于196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去世。

多德勒尔于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小巷与风光》,此后还发表过心理侦探小说《每个人所犯的一种谋杀》(1938)和巴罗克艺术风格的小说《弯路》(194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完成长篇小说《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和年代的深度》(1951)。这部小说以1911~1925年间的维也纳为背景,描写了将近30个人物(包括管家、男爵、女佣、总领事、小贩和厂主)的命运,相当广泛地反映了维也纳各阶层人士的生活和思想。斯特鲁德霍夫梯道建于1910年,联系两个高度不同的城区。多德勒尔试图把它象征为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桥梁。

他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恶魔》(2卷)于1931年开始创作,1956年完成。从主题来说可以认为是《斯特鲁德霍夫梯道》的续篇。它以1927年7月15日维也纳电气工人罢工并与警察发生冲突纵火焚烧司法大厦这一事件为中心,展示了1926~1927年间社会生活的图景,描绘了近50个人物的命运。由于这两部小说对维也纳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描写,多德勒尔被誉为“维也纳社会的编年史家”和第二个冯塔纳。

多德勒尔的重要作品还有讽刺小说《灯光明亮的窗户》(1951)、荒诞幽默小说《梅罗伟恩一家人或大家庭》(1962)、《斯卢尼的瀑布》(1963)、《界林》(未完稿,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