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5192100000003

第3章 波兰现代文学大家(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显克维奇移居瑞士的韦维,并组织了“波兰战争牺牲者救济委员会”,当选为主席。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军团》写19世纪初东布罗夫斯基领导的波兰军团的爱国活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但未写完,他便于1916年11月15日逝世。

显克维奇是波兰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优美,人物性格显明、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他的创作对波兰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影响广泛,被译成4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同时,他也是中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是鲁迅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波兰小说家。

普鲁斯

普鲁斯,1847年8月20日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时父母双亡。16岁参加一月起义,在战斗中负伤,被捕入狱。1866年中学毕业,进入华沙中央学校数理系学习,两年后因无力交纳学费而辍学。他曾当过工人、摄影师和统计局的职员等。

70年代初,普鲁斯开始担任华沙《星期评论》、《家庭监护人》、《瓦河》、《华沙信使》、《新闻》等报刊的编辑和记者。从1875年开始,他连续12年在《华沙信使》报上以“每周记事”的形式发表小品和政论,还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他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孤儿的命运》(1876)、《米哈尔科》(1880)、《安泰克》(1881)、《改邪归正的人》(1881)、《一件背心》(1882)和中篇小说《阿涅尔卡》(1880)等,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颂扬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并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贪婪。中篇小说《回浪》(1880)描写工厂主对工人的压迫和被压迫者的反抗。

1882~1884年,普鲁斯参加了华沙慈善事业协会,从事照料和教育孤儿的工作。此后的10年中,他主要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前哨》(1885)、《玩偶》(1887~1889)、《解放了的女性》(1890~1893)和《法老》(1895)等长篇小说。

《前哨》的主人公斯利马克是一个富裕农民,他的利益受到德国移民的打击和侵犯,作者写他同德国人的斗争,同时也写了他的自私自利和对长工的残酷无情。

《玩偶》(中译本作《傀儡》)是普鲁斯的代表作,主人公伏库尔斯基体现了波兰资产阶级的某些特点,他由参加革命到背叛革命,由追求名利、地位、女人到成为买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反映了普鲁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怀念;另一方面,它的主人公被写成是为社会谋福利的人,是穷人的救世主,表明作者存在希望资产阶级中的代表人物出来改造社会的幻想。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与沙俄的勾结以及与封建贵族实行妥协的现实。

在《解放了的女性》中,普鲁斯通过描写一个热心农村公益事业的女性的悲惨遭遇,揭露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以及小市民的自私狭隘,同时讽刺了波兰社会某些阶层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庸俗化的见解。

《法老》以古埃及社会为背景,作品描写埃及面临的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奴隶、农民遭受的剥削压迫,歌颂了他们的反抗斗争,抨击了祭司贵族集团的腐败。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对普鲁斯震动很大,他一方面不满资本主义制度和沙皇的统治,但找不到改变现状的出路而一度陷入悲观。在取材于1905年革命的长篇小说《孩子们》(1908)中,他对革命作了歪曲的描写;可是他在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转变》中,却又对一个为劳动人民解放事业而斗争的革命者进行了歌颂,表明作家最后对于革命有了认识。他于1912年5月19日在华沙逝世。

普鲁斯的作品对波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善于运用讽刺、幽默、虚构、夸张和朴质的叙述等多种手法描写细节往往能在矛盾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加以艺术性的概括。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扎波尔斯卡

扎波尔斯卡,1860年生于波兰一个大地主家庭。他年轻时参加过巡回剧团的演出活动。1902年在克拉科夫开办戏剧学校。

她所著短篇小说集《水彩画》(1885)、《它们》(1890)、《幻想和小事》(1891)、《人间动物园》(1893)和长篇小说《卡希卡·卡里亚迪达》(1885~1886),反映劳动人民被压迫的命运;剧本《玛丽切夫斯卡小姐》(1912)描写下层艺人的痛苦生活。

她的代表作是剧本《杜尔斯卡太太的道德》(1907),它描写一个女房产主的家庭纠纷,揭露了波兰小市民的虚伪、自私、庸俗和堕落。

莱蒙特

莱蒙特,1867年生于罗兹附近大科别莱村一个教堂琴师的家庭。自幼家贫,他年轻时曾学过裁缝,当过小贩、铁路职员、流浪艺人和修道士。这些生活经历使他对沙皇占领下的波兰社会有广泛的了解。

19世纪80年代末,莱蒙特开始创作。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如《母狗》(1892)、《汤美克·巴朗》(1893)、《正义》(1899)等,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工头、地主、村长、神甫等人的残暴和狡诈,刻画了积极反抗的被压迫者的形象。

90年代末,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喜剧女演员》(1895)及其续篇《烦恼》(1896),作品体现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奈的悲惨处境。长篇小说《福地》(1897~1898)以罗兹的工业发展状况为题材,描写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质。

1904~1909年,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农民》(分《秋》、《冬》、《春》、《夏》4部)。小说描写了富农波利那一家的遭遇,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沙俄占领下的波兰农村的状况。波利那一家同地主有矛盾,最后同农民一起与地主作斗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后来又和地主重归于好。小说描写了波利那同沙俄、地主的矛盾和妥协,以及他的顽固的封建等级观念。作者通过他对长工的压迫和剥削,他的家庭在继承财产上的纠纷,揭示了富农腐朽、没落的实质。在艺术上,作者善于抓住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把人物放在冲突中显露他们的性格。小说成功地描写了四季景色的变换和农民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1924年,莱蒙特因为《农民》这部著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但是,莱蒙特幻想“好”的资产者来改造社会,建立国家,过高地估计了农村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莱蒙特陷入悲观,晚年作品的思想与艺术都很逊色,思想倾向保守。这期间他写了小说如《幻想家》(1909)、《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09)、《吸血鬼》(1911)、《暴动》(1922)以及长篇历史3部曲《1794年》(1914~1919)等。

普特拉门特

普特拉门特,1910年生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他年轻时参加左翼青年运动,曾被萨纳奇亚政府审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苏联参加波兰第一军团,为祖国的独立而战斗,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驻瑞士和法国大使、作协总书记等职。

普特拉门特早期发表的诗集《昨日返回》(1935)、《森林之路》(1937),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战争和春天》(1944)、短篇小说集《神圣的枪弹》(1946)和长篇小说《九月》(1952),作品反映1939年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以及波兰人民的反抗。长篇小说《现实》(1947)写波兰战前的社会生活;长篇小说《十字路口》(1954)描写波兰战后初期国内的阶级斗争。长篇小说《前夫之子》(1963)、《不忠实的人们》(1967)、《博乌迪纳》(1969)和短篇小说集《空眼睛》(1967)等,反映波兰50年代国内的政治生活情况。此外,他还著有回忆录、报告文学、小品和政论等。

普特拉门特50年代到过中国,发表了报告文学集《中国纪事》(1952)和《中文》(1961)。1964年,他获国家文学奖金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