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5188900000045

第45章 辅导员日常工作———大学生服务(6)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设立优秀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建立与贫困大学生表现相应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资助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在校表现突出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提供一定标准的无偿资助,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顺利完成学业。

(4) 改革高等教育学年制的模式,全面推行学分制。

应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建立重视素质教育和以“学分制”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模式,以缓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困难和工作压力的矛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既有学年限制,又有学分的规定,但本质上仍是“学年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年制”应逐步、稳妥地向以完全“学分制”

为特征、工读交替或兼读的模式过渡。 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并介入社会,造就其创造性的素质,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减轻了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压力。

(5)建立完备的贫困大学生档案和贫困大学生“爱心捐助档案”。

在新生入校时,就应该对其进行心理测试,为其建立心理档案,把目光放在贫困生的身上,多与贫困生接触,掌握最可靠、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档案建设,解答各种困惑,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地发展自我。

(6)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其自信、自立、自强。

现代社会进人信息时代,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 贫困生现在虽然面临着物质上的贫困,但却已经站在了获取精神财富道路的起点,要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向上,关心激励贫困大学生知难而进、忘却痛苦、忘却贫寒,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前进,让贫困大学生走上自信、自立、自强之路。

(7) 育人与帮困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新模式。

重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推动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全面实现助学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目标所决定的,而且是高校助学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又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和成才是帮困工作的宗旨。所以,高校要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

(8) 关爱贫困大学生,就要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积极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要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和就业保障体系;二要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要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辅导员在贫困生帮扶解困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于一身,在对经济困难学生帮困助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倾注关怀,做好贫困生助学工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贫困生工作形势,辅导员要凭着职业道德和良心,设身处地地做好贫困生工作,要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尽量创造更多的特困补助机会,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开拓社会助学的渠道。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我们要准确地把握贫困生的状况,尽量全面地了解贫困生的贫困程度,把勤工助学岗位和助学贷款机会给最需要的学生。这一点最能考验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它需要花费辅导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2) 正确看待高校贫困生。

贫困生的特殊情况要求我们在帮助贫困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确保他们顺利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 目前社会上习惯把贫困生定位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认为窘迫的经济压力给这一群体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情感、心理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对于贫困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的操作。 所谓“弱势”是相对于“强势”而言,贫困生在物质生活中处于一种贫困状态, 他们只是在经济来源方面 “弱势”,但在智力、体力、人格等方面与许多非贫困生一样,并不“贫困”。 肩负着学生教育管理重责的辅导员应正确看待高校贫困生群体,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大学校园内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在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利益时也是如此。 因此“贫困大学生”并不一定是大学生中的“弱势”。在这样的观念下,辅导员对贫困生要给予帮助,着重培养其自强自立的品质;要多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并给予正面引导;要平等对待,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

(3) 辅导员应该发挥好作好贫困生工作的优势。

解决好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是解决“其他贫困”的根本。 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最接近学生,最了解学生的群体。 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和学生年龄相近,观念相似,学生“有困难找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 辅导员是学生心中的一面旗帜,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4) 从理解和尊重出发,做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员。

爱只有出于真心才能真实,容易被接受。 辅导员必须设身处地的替贫困生着想,忧其所忧,解其所忧,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和尊重贫困生;同时还要积极引导非贫困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怀着一颗正常而善良的心来对待贫困生,既要关心,又不要刻意关心,尽量尊重和理解贫困学生,使高校扶贫工作更加具有人性化疏导,每个辅导员都应善于运用疏通引导的艺术,做好贫困生的疏导工作。 有些贫困生长期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究其原因,可能既有不求进取的思想因素,又有个性孤僻的心理成分,也可能包含人际关系紧张、身处逆境等客观原因。 辅导员应该采用疏导的方法让贫困生打开心门,畅所欲言,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再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5) 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维护贫困生权利。

有些学校对非学生干部另类对待,在入党、评先评优中往往先照顾学生干部。这样的非公平公正的行为最让贫困生气愤。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贫困生已经感觉到自己和别人有差距,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不公平的事实,其结果可能让他们体会到人格自尊上的差距,进而可能导致贫困生心理发生变化。 辅导员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贫困生的权利,树立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做打造公平公正竞争机制的裁判员,真正实现以能力为基础的公平竞争,决不能因为学生来源、经济状况等原因限制其参与竞争。

(6) 树立奋发励志的典范,引导贫困生积极进取。

作好贫困生的工作要与宣传贫困生的成功典型紧密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和帮困的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充分运用贫困生(特别是本校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样既可增强贫困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又加强了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7) 创新教育方式,通过网络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

网络因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它来接受知识和观念。 学生在网络中可以毫无顾忌、不受约束畅所欲言,表达自我。 只要进入网络,便可以在统一的平台进行平等的交流,使长期压抑的心灵得到释放。 尤其是对那些不善表达自己、比较内向的贫困生,网络交流就显得更为有效。

在网络上,师生间畅所欲言,贫困生平时心里所想,不敢说的话,不知道如何解决、处理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的沟通中探讨研究,因时制宜,辅导员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把网络作为与贫困生沟通心灵、畅谈心理的工具,做好网络教育的管理员。

(8)做贫困生的人生导航员,引导和指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辅导员必须以身作则,具备坚定的政治品格和较强的法制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品行端正,诚实,谦虚,公正,廉洁,为人师表。辅导员还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知识,了解贫困生获取信息的各种渠道,通过平等、开放的交流去引导贫困生。贫困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是长期性工作,人的思想的升华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辅导员注入“三心”:爱心、细心、耐心;实施韧性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辅导员要掌握不同的教育艺术,把韧性注入自己的气质之中,在工作中做到情理交融、理利相济、疏而导之,不断提高消除贫困生消极心理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