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国家的强制要求,但是很多火电厂还存在不安装脱硫设备,或者即使安装了脱硫设备也不运行的“阳奉阴违”情况。由于大型火电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庞大、技术长期依靠从国外进口、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高昂等问题造成的。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数据:直到2005年,我国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大型火电烟气脱硫技术,从国外引进技术,是高达数十次的重复引进,光引进费用就高达3.2亿元,另有技术使用费3亿元。
江苏苏源环保公司开发了新型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共获得了7项发明专利。在江苏徐塘发电厂等企业运行监测显示,该技术可节约10%~15%的投资、20%的运行电费,减少装置占地面积,脱硫率超过了96%。
据统计,全国已有24个电厂13000兆瓦的机组使用了苏源环保公司自主研发的脱硫脱硝技术,减排二氧化硫、氨氮化合物分别达到每年45万吨和1.5万吨,每年减少酸雨损失92亿元,业绩居中国同类自主技术之首。
垃圾处理技术。我国每年约产生54亿吨农业、工业和生活的各类固体废物,其中近一半未得到无害化处理;由于相当部分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过于简易或者不达标,实际无害化处理率约为30%到40%;全国660座城市中,有220座被垃圾包围。
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发达、土地资源比较紧缺地区优先选择的方案之一。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较低,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不完善,使得垃圾成分非常复杂、水分含量高、热值低,甚至夹杂大量不可燃的建筑废料等,进口的“洋设备”“消化不良”,所以必须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技术,最终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作为国家化重大项目,浙江大学研发成功的高效燃烧我国垃圾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以及流化床设备,具有对各种燃料均有很强适应性、容易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高效脱硫等优点,处理费用仅为引进设备1/3到1/2。该技术共获得了13项专利,其中有6项是发明专利。
目前,以该技术投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共13座、焚烧锅炉32台,垃圾处理量达到每天将近1万吨,约占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4,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环境小卫星:强化监测能力。我国将在2008年上半年发射首颗生态环境卫星。生态环境卫星的发射将大大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也将为环境预警预报带来更科学的数据。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察大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环保科研的任务就是为制定国家环境法规、政策和标准,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以及环境监测、环境应急事故的处理等提供科技支撑,从而提高国家环境管理决策水平。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至2007年底,我国已有2000多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产生3000万个环境监测数据。但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与研究手段基本停留在常规阶段,即主要采用基于地面布点采样的物理或化学分析测量的方法进行,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而且费用较高,特别是现有环境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及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站点稀少,代表性不够,迫切需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目前的地面监测,全面及时和准确地监测生态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软件研究”,是我国针对环境卫星和环境遥感领域首次组织的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能解决环境遥感领域的关键技术,即提升了我国环境遥感应用水平,又为环境卫星发射后的卫星业务化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全面强化国家的环境监测能力。
基础科学研究方面:
2007年,中科院在基础科学领域又获丰收。参与探月工程、推进大科学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成果不仅表明中科院在我国基础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基础研究为国家重大科学目标服务。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新时代。对我国的天文学界来说,嫦娥一号的升空也是天文学研究迈出的新一步。中科院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的四台大型射电望远镜为“嫦娥”探月导航指路,参与了嫦娥一号除发射段外的各个轨道段的测轨任务;而将这四台望远镜“连接”在一起的就是VLBI测轨分系统。
在“嫦娥”发射前,我国的所有卫星均绕地球运转,最远距离大约是8万公里,仅是“嫦娥”38万公里路程的一个零头。以往的测控设备及射电望远镜,只要通过发射和接收卫星电磁波,就能较精确地测定其轨道。而如今,要站在地球上,“看”清月亮旁边一颗正以每秒1000多米速度飞行的人造卫星,对“视力”的要求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如何把天文观测系统运用到对人造卫星进行测轨的航天工程,是探月工程给中国天文科学家提出的挑战。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地把天文系统引入到航天系统,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比如,由于天文观测的天体都很遥远,尽管天体上发射的信号是球面波,但到达地球也基本上可以按平面波来计算。而近地卫星到地球上几个望远镜之间距离较近,发射的球面波就不能忽略,此时获取的测轨数据就要按球面波计算。不同的计算方法,直接关系到测轨的精确度。
在探月工程中,研究人员通过VLBI技术特制了一台“超级望远镜”:将几台射电望远镜联网同时工作,使其测量精度或测量分辨率等效于一台巨型望远镜。即使某台射电望远镜的口径只有25米,但它一旦与不同地点的同类望远镜联网,其口径就相当于各望远镜之间的地理跨度。当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4座天文台(站)点实现VLBI联网后,这台“超级望远镜”的口径就达到3000公里左右。各射电望远镜在不同角度测量的卫星数据,经VLBI数据处理和指挥调度中心汇总处理后,再传至飞控中心,为“嫦娥”测轨定轨服务。这是我国VLBI首次应用于航天工程,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将VLBI技术用于航天工程实时测轨的少数国家之一。
对中国天文学来说,探月工程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它让天文学研究能够服务于国家重大科学目标。
通过大科学工程推动基础科学研究。2007年3月1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中科院等离子体所通过了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时也是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国家投资1.65亿元的EAST(新一代核聚变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非圆截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于1998年7月正式立项,从2006年9月起开始转入物理实验阶段。在全超导磁体稳定运行条件下,获得了最大电流500千安,9秒重复放电、大拉长比偏滤器等离子体等多项实验成果。研究人员在EAST建设过程中自主发展了65项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生长点,创造了多个国内乃至国际第一。
EAST的建设得到国际聚变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由29位国际聚变界权威人士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在评价意见中指出:“EAST创造了全世界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是全世界聚变能开发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EAST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为中国平等参加即将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科学》、《自然》杂志的记者也对其进行了长篇报道。
除EAST外,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建设的上海光源工程2007年也是进展顺利。这个计划投资12亿元的工程目前建筑安装已全部完成。
其直线加速器已进入运行状态,增强器已成功进行多束团加速升能并达到预定流强指标,储存环已完成分系统调试,光束线站也已全面进入设备加工、制造阶段。到2009年初建成并投入运行时,上海光源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将是我国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大科学平台。
2007年,总投资约6.4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0月,中美两国目前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深圳破土动工。这一系列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表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希望能用我们有限的国力,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文追求原始创新成果。最新统计显示,在反映基础科学成果的SCI论文方面,我国已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五。而产生SCI论文最多的20个研究机构全部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独领风骚。但是,在中科院基础研究领域,能否发SCI论文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取而代之的是看论文能否具有原始创新成果。追求论文的创新性已逐渐成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风向标。
2007年,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研究组制备出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超高压缩塑性、高强度的非晶合金。这种高强度新金属玻璃材料在室温下可像铜、铝一样弯曲或变形。它的出现对传统的非晶变形理论和认识提出了新挑战,在物理上证明高强度和大塑性在非晶材料中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汪卫华小组还提出了探索具有高强度和大塑性的非晶合金的新方法,对于理解非晶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促进非晶合金材料的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技大学何力新研究小组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成功揭示复铁性材料铽锰氧中的巨磁—电效应机制,从而为寻找新型多功能磁电材料提供了指导。研究小组发现在复铁性材料中,磁、电序之间还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其电学性质在外磁场下发生剧烈变化的“巨磁电效应”。由于耦合了材料的多种功能属性,这项成果为计算机信息存储的高密度化、器件小型化和功能的多样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可望在量子调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物理评论快报》评价“这是第一个成功地对这种材料的定量理论研究……此项研究会对几乎所有的物理学领域产生影响,并将成为今后复铁性材料研究的一个基础。”
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的若干第一
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2003年10月16日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凌晨6时23分安然着陆。6时54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航天事业作为高新科技综合集成的国防科技事业,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回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无人飞行进入载人航天飞行阶段,我国航天技术实现了一次重大突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以载人航天为龙头,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新兴高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水下6000米无缆自治机器人取得历史性突破
时间:1997年6月
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中国的“大洋1号”考察船停泊在夏威夷以东1000海里的海面上,5000吨的考察船就像一片树叶,时而被海浪推上波峰,时而又被抛到波谷。
考察船上的人们忍受着摄氏40度的高温,站在摇晃的甲板上俯视着海面,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寻找着什么。“看!上来了。”有人喊道。
顺着手指的方向人们看到了一个貌似鱼雷的家伙浮出了水面,这正是人们急切盼望的“CR-01”6000米水下机器人。
中国的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工程试验获得成功,这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海底卫星”,标志着我国自治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水平已跨入世界领先行列,使我国具有对除海沟以外海域进行详细探测的能力。
第一枚全固体运载火箭问世
时间:2002年11月5日
中国首枚全固体运载火箭“开拓者一号”在第四届中国航展首次亮相。
“开拓者”系列全固体运载火箭是专门用于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发射的新一代火箭,也是中国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重要补充。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可机动发射、操作简单、发射成本低、能快速进入空间、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等特点,可用于发射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科学实验等小卫星,因而在民用和商业发射方面都有广泛前景和市场优势。“开拓者”系列全固体运载火箭具有不同于长征系列火箭的突出特点:既可车载和机载移动发射,又使用操作简单,可实现快速进入空间,其发射成本也大大低于液体火箭,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间航天专家称,全固体运载火箭已成为满足勘察、通讯、监测、科学实验等卫星应用的优选高科技产品,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全固体运载火箭,将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并对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拓者”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在珠海航展上闪亮登场,向世人展示中国航天和平利用太空、拓展人类生存家园的能力和创造力。
第一次绘制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时间:2003年11月15日
我国科学家于2003年11月15日宣布:我国已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