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巧儿”传奇人生
5187200000011

第11章 名扬华夏(3)

《刘巧儿》剧中的主人公马专员马锡五同志更是对《刘巧儿》情有独钟,多次前去观看。一天新凤霞正在北京民生剧场演出《刘巧儿》。散戏后,马锡五来到后台看望大家,说“演得好”。同时也热情地提出改进意见,特别指出演员的化妆,要符合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如巧儿的头上不应扎丝线头绳,应是毛绒线绳,还应戴上朴素的耳环。柱儿头上的毛巾应扎在前头,向后扎就成了河北农民,而不像陇东农民了。以后剧团就按马锡五同志的意见进行了改进。

正如现任中国评剧院副院长刘桐所说,《刘巧儿》是评剧院的重点看家戏,是评剧经典剧目之一。1978年复排演出《刘巧儿后传》,由新凤霞的得意门徒戴月琴领衔主演。时隔半个世纪,2004年春节前后,中国评剧院又创作排演了《刘巧儿新传》,《北京日报》、《甘肃日报》等予以报道,该剧由新凤霞的最佳传人谷文月(A角)和谷文月的学生张秀云(B角)主演。这出戏讲述的是老年守寡的刘巧儿,孙子宝成遇到城里的大学生马阳阳,俩人热烈相恋,巧儿也为孙子物色了邻居于老拴的孙女百玲,并意图包办孙子的婚姻。马阳阳以巧儿当年的精神奋力抗争,毕竟刘巧儿曾是上个世纪40年代反抗包办婚姻的先进人物,她很快超越了自己,成全了孙子的婚事。该剧生活气息浓厚,并有明显的轻喜剧意味和强烈的时代感。在春节推出后,大受首都市民的欢迎,以每场3万元的售票数,创下了中国评剧院票房纪录的历史新高。

2004年9月下旬,在唐山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刘巧儿新传》共摘取了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剧本奖四个集体和个人奖项。谷文月等获优秀表演奖。当该剧在北京有名的韩村河镇演出时,礼堂里观看演出的男女老少无不被深深吸引,有趣的情节逗得乡亲们哈哈大笑,赢得阵阵掌声。很多乡亲都是为了“刘巧儿”来的。20世纪50年代的《刘巧儿》是一部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均堪称经典的作品。一位乡亲说:“我看过原来的《刘巧儿》,就是冲着这名儿来的,我家里还有活儿没干完,一到时间我放下活儿就赶过来看戏了。”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行。为了配合宣传贯彻共和国第一部婚姻大法。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对评剧《刘巧儿》进行了改编,由何孝充执笔,尹林导演,拍成了电影《刘巧儿》在全国上演。刘巧儿成为当时青年男女的偶像。封芝琴成为庆阳市以艺术化后的形象走上银幕的第一人。

在电影《刘巧儿》中,主角刘巧儿,仍由新凤霞扮演,基本保持了评剧《刘巧儿》的情节。新凤霞成功塑造了“刘巧儿”这一银幕艺术形象。她集中体现了陕甘宁边区民主制度下的新一代农村女性的美德和性格特点,歌颂了婚姻自主,妇女解放,阐释和深化了反对封建、鞭挞落后习俗的主题。影片情节生动曲折,戏剧冲突尖锐激烈,一经映出就赢得了社会好评,特别受到农村观众的喜爱。

当电影《刘巧儿》在华池县露天剧场放映时,被县城和四乡八村蜂拥而来的乡亲们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为二十多年前发生在本地的故事走上银幕感到无比亲切和自豪。场内外出现了热烈场面。人们的欢笑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知情的人们面对银幕,面对他们曾熟悉而又陌生的“刘巧儿”,面部的表情是复杂而多样的,他们有的热泪盈眶,泪痕满面,有的兴奋不己,有的面容深沉……,尤其是朱家的人愤愤不平,至今他们的后代仍难释怀。

看完电影的人们议论纷纷,对真实的故事和电影中虚构的情节热烈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话题一引出,知情的人无不自豪地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老年人说,中年人说,年轻人听。他们满怀深情地回忆着陕甘宁边区的光辉历史,怀念马青天马锡五。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他们所知道的“刘巧儿”和二十年前的张家大院。然而,难以令人置信的是封芝琴在23年后才看到电影《刘巧儿》。

电影《刘巧儿》在银幕上出现后,大批新闻记者、社会各界人士及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不畏条件艰苦,山区路途遥远,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封芝琴的家乡,看望、拜访敢于反封建的“女英雄”刘巧儿。同时给封芝琴的书信如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飘来,有的向封芝琴表示问候和祝福,有的向封芝琴吐露自己在婚姻问题上的难处和苦衷,有的则向封芝琴求教,共同研讨婚姻、家庭和人生真谛……

两个“巧儿”喜相逢

地处偏僻山区的革命老区庆阳专区华池县,20世纪50年代初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封芝琴和当地农村的其他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并不知道自己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事迹已经搬上共和国戏剧舞台,“刘巧儿”己名扬华夏,新凤霞也因为成功塑造舞台上的刘巧儿誉满神州。直到1955年秋天,已担任国家最高法院副院长的老专员马锡五,从北京到庆阳检查工作,在庆阳县城特别约见封芝琴时高兴地说:“你的事在北京上了戏了,名气可大了。”后来她听说这个故事又被搬上银幕,知道这个塑造自己形象的人叫新凤霞。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在以后的日子里,封芝琴只是听说新凤霞的戏演得多么好,多么传奇。但她和她的全家一直没有亲眼看过舞台上自己的形象,只是在“戏匣匣”里听到过《刘巧儿》的评剧唱段,唱腔优美,十分动听。这“戏匣匣”就是入户的小广播喇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广播非常普及,城镇街头,农家的屋檐下都挂着小喇叭,广播是那个时代最现代化的传媒。评剧《刘巧儿》也就是那个时候,伴随着无线电波,伴随着广播节目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传到了陇东高原的每个村落,传到了封芝琴的耳朵里,人们经常能听到新凤霞演唱的《刘巧儿》选段,如“采桑叶”、“我爱他”、“报春花”等著名唱段。

上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

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都选他做劳模,

人人都把他夸呀。

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头放不下呀,

因此上我偷偷地爱上他呀。

……

因为唱的自己,封芝琴分外觉得激动亲切,悦耳,动听,总也听不够,她渴望着有一天能见到这位舞台姐妹新凤霞该是多么好呀!

她同千百万戏迷、影迷们一样,为这位德艺双馨,丰姿绰约的艺术家所倾倒。她更强烈地希望和这位姐妹坐在一起,手拉手说上一阵知心话。可是京城千里,路途遥远,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谈何容易。她只能在心底深处埋下深深的思念和向望。

1980年9月,《中国农民报》社记者郑秀满回到北京后,把生活中的“巧儿”——封芝琴的情况和“文革”中的遭遇如实告诉了新凤霞,并转达了封芝琴的亲切问候和十分想见她的愿望。新凤霞当即给封芝琴写信问候,她在来信中写道:“听郑秀满讲了你的情况,我很同情,虽然我们两个没有见面,但很亲近。我从1949年演出《刘巧儿》,就对你是熟悉的,我因受‘四人帮’的迫害,得了病,至今不能上台演戏。听说你在‘文革’中也受到了株连,我深表同情,我身体好一些一定看望你。”新凤霞当时身体左部偏瘫,多次给封芝琴写信并寄来照片,曾三次托人到华池看望封芝琴。她从内心深处感激封芝琴为她提供的这个可贵的舞台人物原型,也盼望能有机会见到封芝琴本人。封芝琴当时身体很硬朗,丈夫张柏也健在,她们的一男二女已成家立业,她期望见到新凤霞的心情更为迫切,经常对人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机会能见上新凤霞”。两个“巧儿”都有一个夙愿,就是相互见上一面,诉诉衷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庆阳地区广大农村也同全国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封芝琴家里的生活也走出了困境。这给一直关心着封芝琴,关心着两个“巧儿”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机遇。当时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为了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轮播节目,需要物色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人物,便筛选到封芝琴的头上。于是有了两个“巧儿”相会的创意。该台驻庆阳记者站记者巩世锋,庆阳地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甘肃电视台特邀记者乔旺堂承担采访任务,获得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经费支持和联系,促成了新凤霞和封芝琴两个“巧儿”京城相会,使她们三十多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那是1986年3月初的一天,封芝琴接到华池县的通知,让她做好准备,近期将赴北京拜会饰演“刘巧儿”的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封芝琴听到这一消息简直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是听错了,来人不会和她开玩笑吧。带着迟疑的目光和怀疑的口吻再次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去北京看望新凤霞?当她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心里默默地念叨:三十多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她紧紧握住前来通知的同志的双手不愿松开,问什么时候走?都和谁去?随即和老伴张柏忙着准备进京的事。村里的人听到这一消息,无不奔走相告。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充分显示了封芝琴对张柏的深厚真情。当时县上经费紧张,原打算只让封芝琴一人进京。封芝琴再三申明,机会难得,张柏也非常想念新凤霞、吴祖光两口子;再说,她和张柏同去,一路上有丈夫陪着也方便,在封芝琴的坚持下,县上终于同意他俩都去,真让他们高兴极了。春节刚过不久,初春的陇东仍然天寒地冻,可封芝琴和张柏的心情激奋不已,早已飞到北京。3月4日,华池县的领导慕元忠一行高兴地来到封芝琴家,召开了座谈会,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们代表陇东老区人民向新凤霞和吴祖光问好,一路注意身体。随即把他们两口送到西峰。3月7日,这对六十开外的陇东农民夫妻挎着沉甸甸的土特产包袱,在巩世锋、乔旺堂和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员董克昌陪同下,一行五人,从西峰乘汽车到西安,再从西安坐火车,一路顺利地到达北京。到北京的第3天,刘巧儿一行敲响了住在朝阳区北京体育馆东路八楼七号新凤霞的家门。新凤霞一眼就认出来人是谁,原来是生活中的“赵柱儿”和“刘巧儿”夫妇看她来了。

舞台上的刘巧儿和生活中的“刘巧儿”终于见面了。57岁的新凤霞虽然行动不便,但格外精神。61岁的封芝琴,经过几天长途跋涉,没有丝毫倦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她如愿以偿总算见到了日思夜想、心仪已久的新凤霞。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新凤霞已残疾瘫痪坐在轮椅上,不能行走,禁不住泪水直往下淌,心里很不是滋味。姐妹俩手拉着手,久久不愿放开,回忆着过去桩桩往事,诉说着“文革”期间的不公正的遭遇,倾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

两个“巧儿”喜相逢,千言万语诉不尽。姐妹俩都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想当年一曲“巧儿我……”不绝于耳,今天见面,知心的话儿拉不够。封芝琴首先向新凤霞转达了老区人民的衷心祝愿,倾诉了她的过去和现在,一家人已摆脱了贫穷。新凤霞连声称好。她接着封芝琴的话茬说:“如今苦日子过去啦,我和你一样,现在也好啦,虽然不能演戏了,但还能写回忆录,教学生画画。我们家里平时很热闹,来请我说戏的人不断,我也不寂寞,生活很幸福。”谈话中新凤霞和封芝琴对当前农村仍然存在的包办买卖婚姻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不过他们坚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广大农村青年男女一定能够打碎套在自己身上的封建残余枷锁,建立起真正的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新型婚姻关系。

不善言谈的封芝琴显得有些矜持,她以乡里人特有的表达心意的方式,把从家乡带给新凤霞的大枣、小米、黄花、木耳、瓜子等土特产和一针一线织成的刺绣、鞋垫一样一样拿出来,对新凤霞说:“这大枣是给您补补身子的,小米、黄花给您尝个鲜。”手捧礼物,新凤霞激动万分。她拿出了特意托天津“泥人张”的后代制作的一个精美如生的“刘巧儿”泥塑。这尊泥塑艺术作品,高30厘米,上身着浅绿大对襟上衣,下身着深绿裤子,腰着花色围裙,脚穿绣花鞋,面部青春秀丽,长发辫,两耳环,挽的羊肚毛巾,双手捧于胸前,坐于土墩,造型栩栩如生。送给封芝琴时说:“这是你十七八岁的形象,留你作永久纪念吧!”并说:“你是生活中的刘巧儿,由于当年你和张柏反对包办买卖婚姻,作出了这样一件轰动边区的事情,我才演出了舞台上的‘刘巧儿’;50年代《刘巧儿》在宣传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中轰动了全国,这个功劳应当给予你们夫妇。”封芝琴不好意思地说:“是你演得好,我哪有那么强,那么俊。”

封芝琴和张柏在北京参观游览十多天,受到了首都有关人士的热情接待。

“相见时难别亦难”。封芝琴要离京回乡了,她和新凤霞带着恋恋不舍的深情互相告别,封芝琴衷心祝愿新凤霞早日康复,她说:“陇东的姐妹们都盼望着舞台的‘巧儿’能回家乡走走。”新凤霞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去看看你们,并再三拜托封芝琴转达她对陇东老区姐妹们的问候和良好祝愿。她俩相约,早日在古老宽广的陇东黄土高原再次相聚。

两个“巧儿”在北京相逢的消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电视台相继播出,《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陇东报》等报纸刊登和转载后,两个“巧儿”,再次在神州大地上引起关注。

陪同封芝琴进京的新闻工作者巩世锋、乔旺堂,录下了她们姐妹俩人的欢声笑语,摄取了不少难忘的镜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

两个“巧儿”再相逢

1994年除夕,夜幕刚刚降临陇东大地,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千家万户的门前便挂起了大红灯笼。张灯之后一家老小便围坐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联欢晚会。突然,一组熟悉的镜头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这就是舞台上的“刘巧儿”新凤霞坐在轮椅上和生活中的原型封芝琴手拉着手,向亿万电视观众拜年的画面,这也是封芝琴第二次在北京和新凤霞相见的场面。

这一年农历腊月,全国妇联和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组织百名健康老人游京城活动,封芝琴作为甘肃省唯一的一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庆阳地区老龄委主任张志斌陪她到兰州,受到甘肃省副省长张学忠的接见。省上陪同封芝琴去北京的有甘肃著名演艺人员夏仙云女士和省电视台记者张巨安。一行4人坐火车到北京,在北京火车站,国家妇联组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这次活动接待规格很高,服务热情,照顾非常周到。每人发了一套白色的衣服,一顶帽子,一双白手套,一条黑围巾,衣服背面、帽子上统一印着“百名老人游京城”活动的标志。她们这次进京主要是参观游览,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天安门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