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利息,就是金融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按谨慎原则要求核算各项业务时,必须持稳健和谨慎的态度,因此。企业与银行都应当在会计核算中尽量采用稳健经营方式,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主要内容是:
(1)实行贷款利息备付金制度。即根据企业贷款金额按一定比例预扣贷款利息并留存于该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内。预留比例依企业信用程度而定、对诚信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预留一个月乃至一个季度的贷款到期利息,作为付息准备金。
(2)对银行利息收入的确认,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以银行收到企业贷款利息作为营业收入的确认时间。
(3)提高呆账准备金提取比例,简化使用手续。目前,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比例财政部规定最高为贷款余额的1%,这对于银行已经存在的坏账损失只是杯水车薪,而且银行自,身还没有冲销坏账损失的自主权,财政和总行应赋于省级分行核算坏账的自主权,同时,银行对逾期3年以上的贷款作为呆账处理,及时核销,不对呆账继续收息或者加罚息,从而杜绝银行虚增利息收入、虚增利润现象发生。
4.增强信用法制观念,强化企业还息意识
要加强《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金融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进一步了解欠息的危害,增强信用观念,增强还贷付息意识。要完善企业信用降级制度,不能让那些信用观念差的企业和个人从中捞到好处。政府部门不能轻易开挂账停息的口子,应把还本付息情况纳入重合同、守信用的检查范围,银行应重视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依法经营和管理业务,依法维护银行收息权。
5.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建立清收贷款利息和管理机制
挂账利息和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所致,因此,各级银行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1)严把贷款投放关,从源头上堵住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对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详细了解,评估论证,确定贷与不贷、贷款数量和贷款方式,把资金投放给那些市场前景好,重合同、守信用的优良企业。
(2)加强贷款程序管理。贷款要按正确的操作规程办理,银行要做到受理贷款资料全面,等级评定符合实际,贷前调查清晰,贷款审批严格,订立合同合法,贷后勤于检查,贷款到期及时催收。加强贷款程序管理能使贷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得到早期预测和控制,防止发生新的风险。
(3)完善制度管理。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贷款管理责任制,实行风险预测,预警制度。一是贯彻谁放谁收的原则,并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保证信贷资金安全运营。二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贷款风险监测制度,建立贷款风险指标数据系统,贷款管理档案和风险管理台账,对信贷工作情况和企业贷款情况实施检查、监测、报告检查结果。监测数据系统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定期,定量分析,预测出存量贷款风险情况,及时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范防和消除措施。
(4)实施依法管理。依据《担保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审查提纲和审查表,对担保抵押物进行严格的法律审查,确保合法有效。同时在贷款的各个环节上建立符合法律规范的操作程序,增强依法治贷,依法办贷,依法收贷的意识和能力,从法律上堵住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5)明确责任管理。实行信贷风险责任制,确立银行账号负责人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明确负责人的贷款决策权,管理权和应承担的风险管理责任,从而有效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运营。
(6)推行岗位责任制,银行在实施审贷分离制度时,可以结合实际设置调查岗、审查岗、决策岗、检查岗、盘活岗,实行分离运作,各负其责、互相制约。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贷款损失时按不同的责任范围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6.完善贷款的三查制度
特别是贷后检查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银行信贷资金在企业生产和流通中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对一些大的贷款项目坚持集体评估制度,增加放款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要把及时清收贷款作为信贷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信贷部门责任目标定期考核,信贷员要对拖欠银行利息的企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有关的问题,信贷部门对贷款可以实行包放、包收、包利息的管理办法,将利息清收纳人信贷员的责任考核目标,与工资、奖金等挂起钩来,切实调动起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性,使贷款收息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7.坚持依法收贷,依法清息,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使企业拖欠银行的利息得以收回
对经多次催收无效的贷款,要在贷款保证期间,抵押期间和诉讼时效内,依法起诉,如果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等生效后,仍不能收回时,要及时申请法院予以强制执行。为减少信贷资金损失,针对不同欠贷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可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查封贷款企业连带责任保证人的存款账户和财产,保证诉讼案件的顺畅执行。
8.开展应收利息专项稽查,提高银行的收息率
各级稽核部门要加大对应收利息的稽核力度、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加强会计监督,让企业欠息问题真正引起银行领导的高度重视,督促信贷部门既重视放贷、又重视收贷收息,使银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9.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其一,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①建立信贷资产监控指标体系,含贷款风险度、呆账贷款率、呆滞贷款率、到期贷款收回率等c据此加强对有问题贷款监测考核,确保质量。②加强市场研究,开展风险预测。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市场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分析。③信贷计划由信息部门对信贷资产风险情况实行按季监测,分别反映动态。
其二,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一是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贷款运行机制,实行严格的期限管理。二是合理界定贷款的风险度:企业风险决定贷款风险,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测算出贷款企业的风险度,界定企业风险,从而界定贷款风险。三是实行经营行信贷风险度管理。依据地方发展及银行内部因素——管理水平、信贷人员素质、存量资产质量,测算经营的风险度。在此基础上依照贷款风险度,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
其三,建立信贷风险监督机制。一方面是实行体制制约制度:①实行部门制约、以贷款全过程的审、贷、查三个环节分为相对独立的各个部门负责,即调查评估部门,不参与贷款的审查决策,审查决策部门不直接与客户接触,检查监测部门不介入贷款过程。②实行程序制约,不允许逆程序运作,以保证贷款的科学管理。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稽核地位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对资产风险防范的监督权威,加强常规稽核,严格监督各类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其四,建立信贷风险制约机制。就是要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即根据负债期限的长短安排贷款发放的期限,不能“短存长用”。银行必须合理安排资产和负债的对应结构,注意中长期贷款和长期负债的对应关系,防止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占压资金,提高到期贷款收回率,增强银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保持资金营运的平衡和稳定性。
其五,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①建立企业积累和风险机制,要监督企业补充资本金,建立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从企业留利或按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专户储存。②进一步完善呆账准备金制度,弥补贷款出现的坏账损失。
其六,推行信贷员驻厂制度,确保贷款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甘肃审计》,1998.12期。
《甘肃金融》,1999.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