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5186700000032

第32章 生活质量(2)

而精神健康则包含两个层次:即感性层次和理性层次。其中,感性层次包括心理、思想和道德,理性层次包括思想、意志和信仰。在精神健康中,道德和信仰分别居于两个层次的核心地位。对于感性层次的精神健康来说,道德高尚,心理才能平衡安静,感情才能丰富充实。而对于理性层次的精神健康来说,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无从谈起。然而,不可否认,经济的高度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内在的危害社会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因素,即所谓的社会紧张刺激或社会心理压力。这种刺激与压力至少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必然加快,需要紧张、迅速和高效率才能应付;

(2)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爆炸的剧增,要求知识更新加快,迫使人们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不断学习新的东西;

(3)竞争加剧,力争获得更高的成就,渴望事业的成功,以求超过别人,从而保存自己;

(4)城市化、工业化不仅使人口高度集中,加剧了居住和交通的拥挤,而且还使噪声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5)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大量增加,使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化,如何应付或适应变化了的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在上述种种社会紧张刺激和社会心理压力的影响下,就有可能形成各种有害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因素。所以,在保证人们生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应积极地调整心理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新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使生活质量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健康生活质量的历史变化

一、健康投资的历史变化

所谓健康投资,是指对恢复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有积极意义的资源消耗,其投资途径有:发展卫生事业、改变人类遗传因子、提高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改变某些影响人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造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等等。其中,经过卫生服务作用于接受对象的人体所消耗的卫生资源就是卫生健康投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健康投资主要就是指卫生健康投资。

宏观健康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与教育投资一样。它主要有两类:卫生事业经费和卫生基本建设投资。1952年~1985年间,中国的卫生事业经费投资从2.97亿元增长到70.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0%。这一增长率略低于教育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但卫生事业经费量的增长没有出现教育投资中的波动,而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却一直波动较大。如果结合人口增长因素来考察,中国人均卫生事业经费投资也有较大的增长,从1952年的0.52元增长到1985年的6.76元年平均率为8.1%。在1952年~1985年间,中国卫生基本建设投资由0.51亿元增长到18.11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在11.4%,快于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

由上可见,1952年~1985年间,中国健康总投资(包括卫生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趋于增长的,其中,1978年~1985年间的增长速度快于1952年~1978年间的增长速度。而在健康总投资中,卫生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快于卫生事业经费增长,但在绝对量方面,卫生事业经费占有较大比重。

二、健康水平指标的历史变化

健康水平指标是指平均预期寿命、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发病率和死因顺位等指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来考察健康生活质量的历史变化。

由于健康投资的增长,中国的卫生事业在建国以后有很大的发展。卫生机构由1949年的3670个增长到1957年的122954个,到1985年则为200866个,是1949年的近55倍;每万人口中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0.07个增长到1985年的1.92个;医院病床数由1949年的8万张增长到1985年的223万张;每万人口拥有医院病床数由1949年的1.48张增长到1985年的21.41张;卫生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49年的50.5万人增长到1985年的341.1万人,增长了5.75倍,其中,医生增加2.89倍,护师、护士增加18.42倍。健康投资的增长使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又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下降,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同时使死因顺位发生变化。

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死亡水平的重要指标,死亡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说明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在建国以后下降很快,由1949年的20‰下降为1957年的10.80‰,1965年下降到9.5‰,1975年继续下降到7.32‰,198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6.50‰。与此同时,平均预期寿命在建国后提高很快,1935年南京市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9.8岁,女性为38.2岁;1950年北京市区男性为53.9岁,女性为60.3岁;1957年统计11个省市70个市1个县126个乡镇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为57岁;1981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为67.9岁;其中男性为66.4岁,女性为69.4岁;1985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岁,女性为71岁;1990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为69.8岁,其中男性为67.7岁,女性为70.9岁。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意味着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相当快的,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速度。

从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来看,1944年~1949年中国婴儿死亡率高达203.60‰,1955年下降到107.64‰之后,婴儿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1970年为51.95‰,1975年为48.05‰,1982年为36.42‰,1987年为39.92‰。可见,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儿童健康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同样,孕产妇死亡率也有大幅度下降,从1950年的1500/10万人下降到1988年的50/10万人,目前,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已显著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再从发病情况来看,据卫生部1955年以来对中国主要省市进行调查的统计资料,建国4|D多年来,中国城乡住院病人前10位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病、呼吸系统病、外伤和中毒、妊娠病、分娩及产后病、传染病(肺结核除外)、恶性肿瘤、心脏病、泌尿系统病、良性肿瘤和眼病或脑血管病,它们占整个疾病的构成比,城市为78.94%,农村为81.27%。

分析死因顺位的变化,可以发现,1957年中国部分省市前三位死因依次是呼吸系统病、传染病和肺结核;而1975年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1985年则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的变化,说明人口死亡已由疾病死亡转向为自然死亡,这是健康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标志。

三、健康生活质量变化的原因

建国以来,中国健康生活质量有了飞速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是健康投资增加的结果,而中国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如果我们以平均预期寿命代表健康生活质量,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不难发现,中国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大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生活质量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到20世纪末,中国将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生活质量会有更大的提高,人民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为此,我们将在展望未来中国生活质量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目前生活质量的小康进程,从而提出尽快提高生活质量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对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之一,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5年9月,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对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和小康生活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未来中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将朝着这一战略目标前进。

一、小康的内涵与生活质量

小康的概念一经提出,就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康社会成为现代化中的一个特定阶段。

小康是相对温饱而言的,二者都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温饱表明尚处于贫困状态。小康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统一体,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也就是包括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居住条件、文化生活、健康水平、社会服务设施、社会福利、劳动环境以及社会秩序等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内容。换句话说,小康就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解决了温饱,在此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生活质量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和实质性提高的指标器,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有了经济发展的建设基础,才能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实在的提高。

小康水平和小康社会是紧密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小康水平着重反映社会个体成员的丰衣足食和安居乐业,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过上中国劳动人民所向往的殷实生活。对于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作了详尽地描绘:“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将发生由温饱上升到小康的阶段性变化,人民的健康水平、营养状况、平均寿命和识字率等生活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二、未来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

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到20世纪末,中国生活质量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未来中国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家庭平均收入的总体水平将达到目前城镇中等收入的平均水平。

在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总目标的基础上,到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910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将达到1800元,城乡平均的总体水平约相当于目前城镇中等收入家庭户的平均水平。2005年,城乡居民平均的实际消费水平达到1010兀,其中,农民的消费水平将达到750元,非农居民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860元。

2.消费结构将由生存型转向享受型和发展型。

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将不断趋于下降。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60%以下,达到小康水平。

3.衣食住行的质量明显提高。

到2005年,人们的衣着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与目前的水平相比,尽管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但衣着质量将有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的服装趋向于成衣化、高档化和时装化;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开始注重衣着的款式和质量。

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结构将有较大的改善。在食物结构中,虽仍以植物性食品为主,但粮食的消费量将有所下降,人均动物性食品将有较大的提高,肉类和奶类的消费量将分别达到25公斤和15公斤。到21世纪初,人均日摄取热量将提高到2650大卡,略高于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住房条件也将得到较大改善。到21世纪初,城镇居民基本实现一户有一套住房,人均居住面积将提高到8平方米~10平方米,取暖和卫生设施将趋于更加方便和舒适。同时,农民拥有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的比重将提高80%左右,拥有楼房的农民比重也将有较大的提高。

到2005年,城乡交通虽仍以公共交通为主,但其便利程度将有很大提高。城市居民每万人将拥有6.2辆公共车辆,小轿车将逐步进入高收入家庭,农村则基本上实现乡乡通汽车。

4.文化素质将有较大提高。

到2005年,要在全国普及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在城镇及经济比较发达农村基本普及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0%左右。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将15岁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8%左右,并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绝大多数城乡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将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提高到50人左右,使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接近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5.医疗保健事业将有较大发展。

医疗保健事业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使农村中有卫生机构的村占自然村的比重提高到90%以上,农村饮用清洁卫生水的人口比重提高到85%。同时,加强妇幼保健、卫生检疫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监测与防治。到2005年,全国的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0‰,平均预期寿命将提高到72岁。

6.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收入水平和家务劳动社会程度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增多,人们的文化娱乐性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城乡居民区将设有不同规模和不同水平的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广播电视将成为普及文化知识和文化娱乐的基本工具。到2005年,全国可以收听到中波广播和收看到电视的人口比均在85%以上,其中,电视机的普及率将达到95%。

7.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将有所改善。

在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控制环境污染的条件下,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会有所改善。到2005年,工业废气处理率将提高到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提高到40%,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也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权威和作用,提高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制意识,使社会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8.社会保障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为使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城镇应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救济和社区服务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各地应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逐步建立起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则给予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扶持。这样,到2005年,全国享受社会保障人数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将提高到35%~40%,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提高到8%~10%左右。

(李金梅张培荣路志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