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5185400000014

第14章 西部大开发中保安族经济的发展与对策(2)

第一,保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重视和关心保安族的繁荣与发展,在各个方面都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使保安族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自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相比,都已经相对落后了。因此有的保安人说,民族平等的政策就目前保安族的发展而言,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平等方面,经济方面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观点虽然带有某种片面性,但至少说明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缓慢,保安族人民有着发展本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所以,加快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思考。

第二,在近20年来,国家对保安族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专项投资和实质性的优惠政策照顾。很显然,对保安族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离开国家的扶持与照顾,不可能使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目前,甘河滩地区有大片荒滩需要治理,而根据国家三田建设补助标准仅30元的力度来看,是不可能完成数千亩荒滩治理工作的。据估计,治理此荒滩每亩需300元左右的费用,如果由国家投资进行治理,可增加4000亩左右的粮田和经济林地。保安三庄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群众吃水困难的情况,尤以大墩、梅坡为突出,农业灌溉更因为水源和水利设施问题面临严重困难。从短期看,维修建于1955年的大墩渠需资金40多万元,可基本解决群众吃水与灌溉问题,但从长远看,兴建崔家峡水库势在必行,这一项目已经列入积石山县“十五”规划当中,县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勘察与设计,但此项工程需大量资金,仅靠积石山县政府及保安族群众,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保安族本身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加上国家对保安族没有特殊的照顾政策,保安族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危机。一个显著的标志是,近年来保安族学生能够考入本科的几乎为零,考入专科的也很少,考人中专的相对较多,但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却又上不起。去年高李村考了2位大专生,但家庭困难,只能贷款上学。甘河滩有一家考取了两位中专生,但家里经济困难,只能供养1人上学。同时,学生毕业后,又面临着就业门路窄、就业困难的现实。这种情况年复一年的延续,致使保安族缺乏人才,必将对保安族的长远发展形成很大影响。有人指出:解放初期,国家对保安族照顾很大,保送了一批学生进入高校,有的甚至进了清华大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到保安族地区参加工作,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每年为新疆西藏专门培养很多人才,而对保安族却没有专门培养,这至少说明有关部门对保安族的发展还重视不够。一些在积石山工作了数十年的保安族老同志说,保安人很聪明,但不培养就出不了人才。保安族中学、梅坡学校都建于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国家对保安族非常重视,对在校学生连衣服都发。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保安族由于先天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和其他民族、其他地区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现已严重落后了。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而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与帮助。

第三,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积石山县与大河家镇的综合发展。积石山县的发展必须打“保安牌”,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积石山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除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外,工业及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要加快积石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打“保安牌”就是特色之一。要充分利用保安族作为甘肃省的特有民族,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开发等特色经济。

而作为保安族相对集中的大河家镇,打好“保安牌”,是促进大河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大河家镇位于黄河上游甘青两省六县交界处,北与青海民和、化隆隔河相望,西与青海循化县毗邻,东北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南靠临夏市。此镇在历史上曾是战略要地,隋炀帝大业三年,曾在大河家设积石镇,唐代在大河家设临津渡,均为当时通往西域的要塞。大河家集镇建设始于民国时期,后经过不断发展,不仅成为积石山县商贸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成为保安、东乡、撒拉、藏、土、回、汉等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心。改革开放以后,大河家镇抓住机遇,突出民族特色,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保安腰刀、建材、皮革制品、食品加工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保安腰刀等产品先后在上交会、广交会、兰交会上频频亮相,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大河家撤乡建镇,其社会经济发展上了新的台阶。大河家镇作为全国100个首批农村小城镇试点集镇之一,成为甘肃省50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境内有丰富的旅游、水利、土地、草场资源。现已成立镇旅游服务中心,崔家峡、大墩峡、红土洼、石佛寺、临津古渡、积石雄关、禹王宫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及独特的保安族风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总之,大河家镇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保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基础性的保障,同时,进一步发展保安族社会经济,是大河家镇快速发展的龙头和突破口。有人说,保安族就是大河家镇的“品牌”,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应该是这样。

第四,“积石山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讨论稿)中提出: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以上,大河家等乡镇率先向小康目标迈进。大河家镇200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争取用3至5年时间把大河家建成全县瓜果蔬菜基地、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和旅游服务信息开发中心,建成全省一流的农村小集镇。这些计划和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级部门的努力,更取决于大河家镇各族人民,包括保安族人民的艰苦创业。根据目前大河家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要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难度是比较大的。保安族地区目前属于基本解决温饱,尚没有稳定解决温饱,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许多脱贫户由于积累有限,再加上没有能够提供稳定经济收入的门路,返贫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各级政府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本上寻求发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