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5185200000044

第44章 附录1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文件(6)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好头、起好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抗击非典、促进发展的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确定这样一个主题,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在青年学生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夺取抗击非典和发展经济双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内容

今年要紧紧围绕抗击非典和促进经济建设两个重点,广泛动员青年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编排演出文艺节目等方式,组织青年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一分子向干部群众宣讲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他们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开展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法律援助、支教扫盲等实践服务活动,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抗击非典斗争的生动实践,通过文艺演出、发放资料、举办报告会等方式,大力弘扬抗击非典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

3.为抗击非典办实事。通过赠送防治非典的书籍材料,宣传防治非典知识,为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及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的斗争。

4.革除社会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结合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参与以清除卫生死角为重点的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帮助农民革除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人畜混居、厕所脏乱臭及烧荒等生活陋习,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活动组织方式

1.重点组队。要组织大学生赴省内重点地区开展“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优势,深入基层开展防治非典的有关工作。为加大服务力度,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国将组织100支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100支防治非典实践服务团,各地特别是非疫区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组织一定规模的实践服务团队,在本省区内开展活动。

2.就近就便。今年的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省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大学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远程服务。暑假期间留校或家在城镇的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近年来高校和地方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借助电话、互联网等手段。了解需求,开展远程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当前,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是帮助青年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宝贵教材。各地各高校要抓住有利契机,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立党政牵头,宣传、文明办、教育、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措施,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各方面要密切配合,发挥优势,加强协调,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2.大胆创新。今年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抗击非典的特殊形势下进行的。就近就便、远程“三下乡”服务等方式都是针对非典疫情的特殊实际进行的尝试。要确保今年的“三下乡”工作取得实效,把非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要求各地认真研究新情况,大胆探索新方式,努力解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在活动的载体、途径、方法、领域等方面探索创新,把学生自愿参加与统一要求、组织选派与市场选择、暑期下乡与平时下乡、组队下乡与分散下乡、点上服务与面上服务、“做贡献”与“长才干”紧密结合起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把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3.完善机制。科学的工作机制是活动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特别是今年面对非典疫情的实际,更要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既要确保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为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和抗击非典做出新的贡献,又要确保参与活动师生和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实施项目化运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求,根据需求设立项目,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开展活动,确保各项服务扎实有效。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体系,设立学分,把组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进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记录范畴。要规范管理,对活动的范围、方式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严肃纪律,严格管理。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4.加强宣传。各级宣传部门要把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级团学组织要积极协助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各高校要通过校内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要注意总结经验,通过“实践归来话成就”主题活动,交流体会收获,挖掘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

请各地将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时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活动结束后将进行总结表彰。

(十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点)

2004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意见》分九个部分: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七、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八、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九、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同时强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