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5184700000003

第3章 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1)

平凉市委党校程黎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甘肃省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养殖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推广全膜旱作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三是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省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四是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虽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列因素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难度系数大。从我省农业总体现状来看,仍然还处在粗放型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产品养殖过程中,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不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粗深加工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由于投入不足,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基础设施落后、装备水平低、科技发展迟缓,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不健全等因素的约束,农业发展的难度系数大。

(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发展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强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加上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致使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培育新农民。然而,根据我省农调队对农民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抽查的1060位农民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8%,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仅占1.6%,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学习意识。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这样知识结构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不能很好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没有创新,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村级集级经济相对薄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得以实施。这些都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因素,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对加快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得到了国家涉农部门和有关方面的肯定。甘肃省的政府财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具体的省情决定了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地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和努力。

(一)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因地制宜,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随着我省现代农业进程的加快,土地集约化经营将成必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越来越少,技能要求将越来越高。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应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以人为本谋划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制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使农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以我省的平凉市为例,平凉市在农村主导产业开发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平凉金果、平凉红牛、梯田人等为品牌的果产业、牛产业、劳务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引导先富起来的、掌握了一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农民积极从事二、三产业,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路径。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村庄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要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二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广开资金渠道,采取向上级争取、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能人大户捐助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四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机制是确保工作落实的关键,要通过机制创新,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资源,用机制来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充实各级领导小组力量,配齐办公室工作人员,强化指导和协调。加强督促和考核,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二是不断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渠道,注重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投入和受益的主体。尽快健全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式和管理办法,确保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对一些重要目标任务,能量化的尽量量化,用新农村建设的考核结果来衡量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研究李龙江1党存红2甘肃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农业省份,“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个学科。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必须全方位提升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一、甘肃农民培养的现状

甘肃省在地域上位于祖国中心地带,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20多年来,甘肃人均年纯收入一直居于全国各省市区的末位。在全省86个县级行政区中,有41个国家扶贫县和8个省级扶贫县,“老”、“少”、“边”、“穷”贫困类型俱全,其中尤以革命老区和中部干旱地区贫困问题最为突出,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消除贫困的难度极大。而农村人口与素质是制约其脱贫致富步伐的主要“瓶颈”。

1.甘肃农民数量及分布特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匮乏。依据甘肃省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共有2512.1191万人,城镇有603.1884万人,农村有1908.930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24.01%和75.99%,农村人口比重很大,城镇化水平偏低。在年龄结构方面,全省农村人口15岁以下有560.6364万人,15-64岁有1251.6054万人,65岁及以上有96.6889万人,分别占农村总人口的29.37%、65.57%、5.07%。全省适龄劳动力占的比重较大。2005年正式公布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31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1.4%。根据全面统计,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050.49万人,其中有760.75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72.42%;有87.67万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仅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35%;有202.07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9.24%。可以看出,全省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是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的3倍之多,一、二、三产业分布比例为1:0.12:0.27,结构分布明显不合理。这表明,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二、三产业在甘肃省的发展明显滞后,要把这些数量巨大的农民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