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5184700000013

第13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政治终结(1)

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姚万禄

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6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开始受到重视。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的社会建设理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果,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不断推进社会历史的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本质上既不是道德性的社会理想观念,也不是革命的理论,而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基础上的社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社会。它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譹訛(P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强调社会矛盾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正确的方法是“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譺訛社会就是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

和谐社会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构建一种平和、团结、有序竞争的利益表达机制,不断化解各种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首次提出社会建设理论,把社会矛盾的解决置于社会建设之中,把和谐社会的构建置于克服矛盾的过程中。同时强调,社会矛盾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上,要通过建设法治政府,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来实现。

二、影响我国政治的两种不同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针对当时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指出,无产阶级改变命运的途径就在于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归根结底是要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其本质上是社会革命理论。其要点有三: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连的产物。这“一定历史阶段”是指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上还相对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从有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临时的政治形式。譻訛(p332-333)后来,恩格斯又强调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同以往一切阶级斗争根本不同的特点在于:“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阶级划分,从而摆脱阶级斗争,就不能争得自身的解放。”譼訛(p248)即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目标是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使整个社会得到解放。

马、恩认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只有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社会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阶级对立消失,阶级消亡,社会关系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⑤。

对于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毛泽东曾有过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的著名论断,强调用阶级斗争方式解决阶级矛盾,也强调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阶级斗争理论曾指导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但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理论,其政治使命已经终结,以非对抗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成为现实的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将社会阶级、阶层矛盾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统一起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的终结,也是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作为革命理论的终结。对于前者,是基于科学分析,对极左错误理论的终结,对于后者,则是基于现实选择,对我党革命使命的终结。这种双重终结,从现实上看,彻底完成了党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到社会建设的执政党的政治转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成果有巨大的政治推动作用。

三、现实对阶级斗争理论的终结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同时,强调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解决,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纳入法治化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譾訛这些矛盾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没有导致社会矛盾以对抗的形式存在和解决,也不表示新的阶级斗争的社会基础形成。在马克思那里,阶级斗争理论是革命的理论,阶级斗争是手段;和谐社会理论是建设的理论,和谐社会是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政治指向,就是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避免以社会阶级对抗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秩序。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政治建构和理论实践来看,党中央在现实的政策取向和实施上,致力于消除极左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消极影响,致力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政治整合,以逐步消除对抗性矛盾的社会基础。在现实的政治关系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解决,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的关系的调整。(一)在国家政治关系中,坚持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政策,通过废止《农业税条例》、撤并乡镇、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改变了以高压手段提取乡村资源的政策,改善了国家、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二)在地区政治关系中,中央逐年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的规模,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公共财政,缓解了各级政府间财力纵向不平衡,地方政府间财力横向不平衡的问题,较好的解决了西部发展过程中交通、通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问题,加快西部社会建设。从而改善了由区域间经济差距产生的政治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在社群政治关系中,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实施覆盖城乡社会的义务教育;城市建立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贫困人口的救助制度,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了弱势群体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能力。调整分配关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采取措施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尽快达到小康或超过小康水平,较好的化解了因收入分配差距引发的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四)在党群政治关系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按照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要求,推动民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建设,政府与社会各阶层、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善,民主政治、法治政治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诉求。

我国政治关系调整的成就说明,阶级斗争理论在现代缺乏社会基础。用非对抗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政治关系、通过社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注释:

譹訛叶德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譺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10)譻訛马克思.《致魏徳迈》[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