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记
5169500000027

第27章 等你白了头(18)

等待,是一件挺让人焦虑的事情,越是重大的事情,等待越会让人痛苦。

憔悴不堪,度日如年,这样的等待还能让人在等待中突发疾病,甚至丧心病狂。

所以,请尊重那些等待中的人,也请尊重那些‘轻微’的约定,别让‘被等待’失去了那个人那颗心。除非你在故意折磨他。

等待中的感受是痛苦的(或是幸福的),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的事情。这样的感受,伍子胥也避免不了,甚至因为他的这次等待,也让他成为了一个千古奇谈。

天空昏暗,让人觉得压抑不安,坐在木椅上闭目沉思的伍子胥根本就静不下心。此时他的心中仿佛压着一块千斤巨石,让他无法安宁。

“公子的相貌高大雄伟,容易被人认出来。我有位慷慨的朋友与你长得非常相似。他叫皇甫讷,居住在二十里外的龙洞山。假如他可以装扮你,你则可以装扮成一个普通的百姓,或许这样你就可以趁机出关了。”——这是那老者为伍子胥出关所设计的计策。

这个计策虽然简单,但的确不错,而且风险也并不大。首先,那个‘伍子胥’先行,那些守关的将士应该可以抓住‘伍子胥’;那时,他们自然就会放松警惕,而且那些出关的群众也会凑过来看热闹;如此,那个真正的伍子胥就可以趁机逃离了。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有许多,而且这样的计策都能屡屡见效。

这个计策的风险并不大,那个被抓的‘伍子胥’也没有什么危险。因为他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真的伍子胥,而且之后,那老者还会出来作证,还会出示一个他们两人打算去出游的关文。

第二天,那老者一大早就拄着一根木杖离开了小岘山中的那间木屋。同时,在他离开的时候,他还将木屋前面的那间草屋的大门给锁住了。他说这是为了防止其他人突然来找他的时候会发现了伍子胥。

伍子胥相信那个老者,他也敬佩那老者的心思慎密,他也感动那老者言出必行后的尽力而为。

天空寂静,此刻的伍子胥唯有静静等待,他也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虽然这个计划很完美,但是世间的事情常常会出现一些诡异的变化来,但是此刻他也唯有静静等待,然后之后的事只能见机行事了。

“东皋公,您在家里吗?”可是突然,草屋外突然出现的一阵敲门的叫喊声,犹如一道惊天霹雳,猛的击向了伍子胥。

伍子胥猛的睁大了眼睛,他从木椅中站了起来,他呼吸沉重,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长剑,悄无声息的一步一步走在了木屋的门边。

“将军叫我们来请东皋公给将军治病,可是他不在家,这他马的怎么办啊?”敲门声停息,可是草屋外依然有人在交谈。

“嗯,奶奶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把文书留下吧——还是将军有先见之明,让我们写了一份文书。”草屋外,另一个人说道。

“他马的,那我们先把文书留下吧,我们再去找其他的老医师。”之前那个人仿佛有些无奈的说道。

伍子胥静静的站在木屋内的大门边,他死死的看着门缝外的一举一动,他手中握着的长剑随时都可能发动一场疯狂的进攻……后来,直到草屋外恢复了平静,伍子胥才突然发觉自己刚才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老者、东皋公、将军、看病……这些事情连在一起虽然并不奇怪,可是这对伍子胥这个楚国第一大通缉犯而言,他的心潮立刻一石击起了千层浪。

是否应该即刻离开?还是应该继续留下等待?那个龙洞山的人是否真的愿意帮忙,他是否值得相信?那些官兵会不会再来,他们会不会突然发现我们?之前有没有人看见我们,有没有人告密?……人心叵测,那个老者是否真正的值得相信?

求生的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生命处在越危急的时刻,生命的本能就会越发的变得强烈,甚至有时,理智在它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因为经历了太多的逃亡,伍子胥心中压抑了太多的深仇大恨,之前还能压制心中的焦虑静静的坐在木椅中闭目沉思,可是此时的伍子胥已变得狂躁不安了。

假如此时的伍子胥选择一脚踢破草屋的大门,然后匆匆离开,那么他的情绪肯定会好很多——可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继续等待。

继续等待又发生了很多‘战争’。开始伍子胥打算带着公子胜在木屋顶躲藏着等待,可是他又发觉那样子容易被人意外间看到;接着,他又打算在小竹园中躲避,可是在竹林中依然无法将他们隐藏;接着他想从草屋中跳出去,然后躲藏在外面的树林中,可是这样伍子胥觉得更不安全……焦虑会产生各种凌乱的想法,会让人变得更加狂躁不安!

假如伍子胥没有那么强烈的仇恨,那么伍子胥也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求生欲、望,那么他在等待中也不会变得如此狂躁不安、忧虑重重。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对伍子胥而言那是度日如年、痛不欲生,他想狂舞长剑,他想大声怒吼……可是这些他都不能,他只能压抑的坐在木椅上闭目煎熬!

“唉,终于到家了!”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可是草屋外的一道声音突然出现后,伍子胥仿佛从恶梦中惊醒,他从木椅中一跃而起,长剑出鞘……悄无声息的,他躲藏在了木屋门边上,他的眼睛一直瞪着木缝外的一举一动。

“怎么有封文书……呵呵,看样子,今天有好几个人等待的都很辛苦了!”那老者打开草屋外的木门,接着他和一个儒雅的魁梧书生走进了草屋,接着老者又关上了草屋的木门,穿过了竹园小道,接着他们在那间木屋前停了下来。

伍子胥轻轻的将手一按,他手中的长剑入鞘,隐入灰衣大袍中。接着他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微笑着打开了那间木屋的木门。

“老先生,你们辛苦了!”伍子胥看着那老者鞠躬行礼道。

这时的伍子胥才突然发现,此时天空中的夜幕已降临,可是漆黑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又一颗闪亮的星辰,一轮弯弯的月儿静静的挂在天边——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在木屋中坐了一天!

“你,你……你是伍子胥!?”当那老者看见伍子胥时,他突然后退了两步,他的脸上露出了非常诧异的表情。

看到那老者看见自己后突然出现的诧异表情,伍子胥突然也变得非常讶惊,他不知道事情是不是出现了什么不祥的变化,还是……伍子胥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接着,伍子胥将目光瞪住了那魁梧书生。

“唉,辛苦你了!”突然,那老者看着伍子胥摇头叹息了一声,“这一天,想必你是非常痛苦的,非常难熬的啊!”

“您,您……老先生,到底发,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难道……”伍子胥在那老者的眼中看到了同情与惋惜,但伍子胥并不知道,老者为何事而如此——他最担心的事情是那老者突然说不愿意帮助自己了!

“进屋在说吧,进屋在说吧!”那老者摇了摇头,他看着伍子胥平静的说道。

进屋后,伍子胥就明白了一切!

老者点了一盏灯火,接着,他将一些清水倒在了一个木盘中,之后,他双手将木盘递在了伍子胥面前:“你自己看看你这一天的变化吧!”

伍子胥疑惑的双手接过了木盘,接着他眨了眨眼睛,发现木盘的清水中,有一个须发皆白的人,可是它的容貌非常像自己……

伍子胥非常恐慌,有些不敢相信,他抬头看了看那个老者,可是那个老者看着他却点了点头。

“为什么?为什么?”顿时伍子胥心中非常悲愤,“大仇未报,一事无成,却早已须发皆白了!”伍子胥心中在剧烈的咆哮着。

没有人不害怕苍老,因为它代表了疾病与死亡,这也是为什么伍子胥如此悲愤的原因。

可是伍子胥并没有气急败坏,他也没有大声怒吼,也没有疯狂的摔碎那个木盘,他只是紧紧的咬了咬牙,然后轻轻叹息一声,就将那个木盘轻轻放下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相倚……它如此,或许可以更好的帮你逃离楚国这最后一个难关!”那老者拍了拍伍子胥的肩膀,微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