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穷书生的山贼路
5129500000001

第1章 书生与山贼(上)

一路乡试而来,从小村小县终于来到了偌大的开封府,高子安可是忙活了一把。

众人的嘱咐他可不敢忘了。

临走一碗茶,一口酒,身上的盘缠与行囊,一身的锦绣皆是兄弟们拿命“干活”所得。您要是问这兄弟是谁?嘿嘿!道上的兄弟!那不是别人,就是开封府隔壁县的木云山上的一伙山贼。

若说高子安此刻见了这开封府的花红柳绿后,心中没那一丝留恋,那是假的。

可他站在这友朋客栈的门前,愣是足足站了一个时辰之久,却也是没能踏出去半步。甚至还倒退了小半步。

客栈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头一次见了这繁华热闹的景象,这山里待久了还真是让高子安眼界小了不少。也罢!

高子安终于是迈进了门槛,差点没摔着。引得热情的店小二是扑棱一笑,见着了客人正盯着自己,下一秒又是一个正经问道:“客观,您是打尖还是住店?”高子安没能听明白,还在想着,这开封府的门槛都要比那小地方高了许多呢!店小二又重复了一遍。“住店!要住最好的!”一句话倒是让店小二乐开了花,来了位小财主!

“客观!您算是来对了地方!咱友朋客栈可不是一般人能住得!”

“是吗?”高子安笑了,心想,自己确实早就不是一般人了。

“您看看,您瞧瞧。”店小二边说边指着,“这哪一位不是有头有脸的主儿?”

刚说到这,迎面走来一位衣着光鲜的女子,走路好看极了。两人,不!是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了过去。

“哎!这人谁啊?”

“哎呦!您别开玩笑了!娇云姑娘在这开封府谁不认识?这许多人住进友朋客栈,还不是为了看看她。”

“她干啥的?”

店小二转身,投来了鄙夷的目光。也罢!高子安头一次来到这里,就不要怪罪他不认识这倾国倾城的容颜了。

“小二!来壶好茶,送到姐姐房间!”娇云身边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对这小二说道。

小二是屁颠屁颠走了,高子安依旧在目送佳人。下一刻就见着娇云轻回头,颔首一笑,羡煞众人。

这惊鸿一刻算是结束了,高子安终于没能住进这友朋客栈。但看一眼这住店的价格,高子安这才想起来,哪一间他都住不进,一句话——没钱。

他也就看一看,自己的盘缠早让一伙山贼给劫了。劫了也罢!还让那贼头子啐了一口,道:“又是个穷书生!老子仗义,给你留个铜板!”高子安气打一处来,胸中燃起熊熊烈火,只差冲上去拼个你死我活。可他不敢,不是不敢,是不能!双拳难敌四手,只怪当初学艺不精,文香也没能在自己身边,要是死在这野外了还没个人收尸,那可是罪过!

他这团火,不仅要烧了这伙山贼,还要烧了那逃走的车夫!自己本是坐着马车,无奈刚见了这伙贼人从山上闪过,车夫却是卸了马,自个儿往回溜了。

见着高子安愤愤地望着自己,贼头子不满意了,一把钢刀明晃晃架在了高子安手上,高子安心中一紧,单听一声:“小子!老子也是讲道义的!这枚铜板你且收好了,到了那友朋客栈便是!”

说完,众人一溜烟便离去。这伙山贼打劫的速度倒是让高子安一惊,高子安至始至终没能说上一句话,整个过程就结束了。高子安一阵委屈,别了许久的闷气爆发了,对这老天爷一顿大骂。无奈啊!终究只是个书生,连个骂人的方向都不对!“骂天老爷有啥用?就该骂他个****的!”高子安突然想起了沐云山的话语来。

“对!就该骂他个****的山贼!”高子安很快反应过来,自己也不过是个山贼,还是个书生。高子安随手将这手中的铜板一掷。

一声轻响,呀哈!咕噜一声!高子安转身,好歹也是一个铜板,到了那人烟处也能压压惊,填填肚子,便又弯腰捡起铜板。毕竟有句话叫做“好汉不吃眼前亏!”

本想着已经到了开封府境内,没想到此地比穷山恶水还要“野蛮”,读书人都不放过。

高子安蹲下身子,欲哭无泪,摇头望望天,骄阳似火,不禁让他想起那伙仗义的山贼。

高子安第一次遇见山贼是五年前的一个夜晚。

大旱让县里的人们苦不堪言,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是常有的事,可大旱弄得上面的人日子也不好过了。不好过并不是愁吃愁喝,而是生意受损,租子不好收,道上的生意又被一伙儿贼人骚扰。

大财主李老爷也开始叫嚷着“不好过!不好过!”

偏在这个时候,李老爷要庆寿,又要忙着给不知道是第几任的小妾来盖个大宅子。哎,不知哪家又要倒霉了。这县上不怕别的,就怕他李老爷找小妾。平日里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可他要干的事那也是没人能反抗的。

李老爷有个儿子李言,虽说是个纨绔子弟,却也是个有才之人。可惜了,平日里皆是做些下流之事。若是哪天不见了人影,定是那烟花美人处。李言与他爹素来谈不拢,其中缘由皆是高子安。

当年,李言骑马在大道上疾驰,无所忌讳,可不巧偏偏撞到了高子安的老母亲,老人家身子骨弱,一下给躺了整个以后的日子。高子安气不过,趁着年轻气盛,半夜摸进李家大院,月黑风高夜,生生断了李言右手小指。

虽说高子安给打了个半死,可事后李老爷将这李言批了一顿,还资助高子安读书。做善事上瘾了?不知这唱得是哪一出?老爷子看重那破名声也不至于如此地步!父子俩没能走到一块儿!

可这一次,李言主动将盖宅子的活儿揽在了自己身上。李老爷子见着儿子如此殷勤,倒认为自己没白做善事,乐乐呵呵将活儿交给了李言,自个儿陪着小妾出去散心,这一去便是数月之久。

李言头一个月算是过足了管事儿的瘾,府上来往的青倌红馆是纷纷扰扰看花了眼。眼见着老爷子要回来了,这宅子连个地皮都没能选上。李言开始急了,带着一帮青衣狗腿子走出了府门。

老爷子有了新小妾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城里城外的村民早已是战战兢兢,就怕李家盯上了自家的地儿。

一路上,李言是左看右看,眼神却是一个没能落在地皮上,倒是瞄着大街小巷的美女。突然,他想起了高子安,许久没有找麻烦了,手痒痒了。

高子安自从李老爷资助自己读书以后,对李老爷是从头到脚的膜拜。读书确实有神奇的功用,高子安当年砍人的倔劲早已是消散无踪,如今变作是彻头彻尾的书生气。细胳膊细腿,手无缚鸡之力。而李言这些年却是相反,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加之家大业大,不知迷死了多少烟花女子。

城外郊区,一片细柳丛中。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走过一条小道,李言来到了高家的土墙茅草屋房前,许久不见这低矮的房屋,李言觉着这高家的屋子又矮了一截。

手执纸扇,使了个眼色,一个下人先开了口,隔着门帘,毫不客气地喊了几声:“高子安?高子安?”

几声之后,无人回应。李言轻收纸扇,低头拨开门帘,刚探进去个头,却见着一个俊俏女子,一袭红衣,甚是好看,至少不似那些烟花之地的俗花。李言也算是“赏花”无数,见了这女子亦是心头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