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5115700000065

第65章 确立国民经济基础——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和改造(1)

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几乎控制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对其没收和改造,建立了新中国经济秩序的基础,但也遗留下许多问题……

收官僚资本,并把它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建国初期党在经济战线上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对于彻底改革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及在我国顺利地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27年,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地主买办阶级的支持下背叛革命,建立了南京反革命政权。这个政权,不仅在政治上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残酷镇压人民,而且在经济上对广大劳动人民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实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蒋介石在他统治中匡的20多年中,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卖国内战、发行公债、苛捐杂税、专卖垄断、商业投机、通货臆胀,以及其它种种巧取豪夺的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控制了全国的金融、商业、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乃至文化事业,形成了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防立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日战争胜利后,辅介石反动政权又劫收了敌占区的日伪财产和德意法西斯的投资,使官僚资本空前膨胀,拥有100亿到200亿美元的巨大财产,达到了它发展的顶点。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垄断资本。到解放前夕,官僚资本约占中国全部工业资本的2/3和全部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共有工矿企业291个,掌握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发电量的67%,水泥产量的45%,有色金属和石油产量的100%。官僚资本不仅控制了重工业生产,而且控制了轻工业生产,仅“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即有64个纺织厂,其纺锭占全国纺锭总数的38%,布机占全国机械化织布机总数的60%。官僚资本还垄断了全国的金融、铁路,公路、航空和44%的轮船吨位。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是在帝国主义一手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买办性。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定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航空协定》以及成渝、粤汉、川滇等铁路的修建、贷款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公布了《新公司法》,允许美国投资蒋管区一切轻重工业部门。美帝国主义依靠所取得的特权,通过大量的投资、援助、贷款和商品倾销,控制了蒋介石政府的财政、经济、政治和军事,把中国变为它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殖民地,严重地打击了中国民族资本,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还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和高利贷者,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他们依靠自己掌握的政治权力,勾结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在农村进行土地兼并、高利盘剥,通过苛捐杂税和高的惊人的地租、利率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使广大农民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和衰落。

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最腐朽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它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勾结在一起,成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旧中国贫穷落后,经济不能发展,政治不能进步的根本原因所在。

鉴于官僚资本在蒋介石当权20年中的急剧发展,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一种反动的社会力量,是蒋介石反革命政权的经济基础,毛泽东在1945年5月《论联合政府》中即提出了“取缔官僚资本”的要求。1947年10月,我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正式地明确地提出了“没收官僚资本”的口号。12月,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把没收以蒋介石、宋子文、孑L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与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列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在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立即把官僚资本收归为人民所有。到。1949年底,全国共计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2858个,拥有职工129万人,其中包括发电厂138个,采煤、采油企业120个,铁锰矿15个,有色金属矿83个,炼钢厂19个,金属加工厂505个,化学加工厂107个,造纸厂48个,纺织厂241个,食品企业844个。另外还有“四行两局一库”系统和国民党省市地方系统的银行2400多家,十几个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以及国民党政府所属全部交通运输企业。这些企业包括了官僚资本的最主要部分;没收了它,标志着没收官僚资本任务的基本完成。

1951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又针对在某些私营企业中还隐藏着一些官僚资本股产的情况,制定和公布了对私营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和没收私营企业中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及反革命分子股份及财产的指示。上述文件规定,凡是国民党政府及其国家经济机关、前敌国政府及其侨民和国民党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在私营企业或公私合营企业中的股份及财产均归人民政府所有,对隐藏在民族资本企业中的官僚资本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查和处理。至此,没收官僚资本的任务得到圆满和彻底的完成。这是中国人民几十年来流血奋斗的一大成果,是建国初期党在经济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为了保证对官僚资本接收的完整和顺利,党中央在解放战争后期十分注意对官僚资本企业的接管工作。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于1949年上半年先后发出了《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关于接收江南城市给华东局的指示》、《关于接收平津企业经验介绍》等文件,详尽地规定了有关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方针和政策。

在这些文件中,党中央指出在接管新解放的城市时要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机构和它所拥有的企业机构、生产机构严格加以区分。“对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机构,如国民党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及其各级政府,是应该彻底加以破坏的,而不能加以利用,我们必须重新建立新的机构来进行统治,在旧的政权机关服务的人员只能在经过改造后个别加以任用,而不能不经改造全套加以任用,否则就要犯严重的错误。但是对于旧的统治阶级所组织的企业机构、生产机构,在打倒旧的主人换成新的主人以后,则不应加以破坏,而应加以保持,然后依照革命阶级科学准备的水平逐步加以改良。”这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组织系统和管理机构是资本主义生产长期发展的结果,既有适应高度剥削的一个方面,也有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一个方面,即不仅有不合理的一个方面,也有合理的一个方面。尤其是我们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工作是在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社会秩序尚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又缺乏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的破坏。因此,党中央规定对官僚资本企业的接收应采取“不要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先行恢复生产,尔后逐步进行改革。陈毅同志在上海领导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时把中央的政策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维持生产,保证供应,原封不动,稳步前进”的方针,并把整个接管工作分为接收、管理和改造三个阶段。

“不要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就是要求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时“应采取自上而下按照系统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办法”,“严格注意到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机构”,以保证其技术组织和生产系统的完整。“对于接管来的企业原有人员(包括厂长、局长、监工、工程师及其它职员),除个别破坏分子必须逮捕处分外,应一律留用,并令其继续担负原来的职务”,负责保护企业资财和生产的恢复与进行。“对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接收初期军管会所派军事代表的职责是,“保证上级命令的实行;保障生产的进行或恢复;防止破坏或怠工,清查反动分子;防止盗窃、贪污及浪费;对职工进行政治教育与宣传”,“监督原来的人员去管理生产”,等等,而“不直接去管理生产”。至于“某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逃跑,或原有负责人劣迹昭着,非撤换不可者,亦应从本企业中选拔适当的人员代理。除非是无法提拔,或我们派去的人完全是该企业的内行,能够无困难地接管该企业时,才任命他们直接负责该企业的管理。”“对于企业中的各种组织及制度,亦应照旧保持”,“旧的实际工资标准和等级及实行多年的奖励制度、劳动保险制度亦应照旧,不得取消和任意改行。”更不轻易在工人中提出增薪加资减少工时的口号,也不忙于进行改善生活的斗争。党中央指出,“在战争刚刚结束从事恢复时期,能够维持生产不减工时,能够维持原有工资水平就是好事。”党中央还禁止把接收过来的官僚资本企业的物资当做战利品加以没收分配或大吃大喝,更不允许随意加以破坏。

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时,党采取了十分谨慎和稳步前进的政策,“不要打烂旧机构”和“维持原职原薪原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时一切都保持原样,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革。中央指出,在接收这些企业时“对国民党、三青团、特务机关等反革命组织,应公开宣布解散,成员限期登记,不许有任何破坏活动”。对“继续进行破坏分子,则无论已否登记,都要依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罚和治罪。”对深为工人所痛恨强烈要求废除的厂警卫科、厂警,以及侮辱工人人格的搜身制等则必须加以改革和废除。没有这些改革和斗争,对官僚资本企业的接收工作也不可能顺利完成,生产的恢复和进行也将得不到确实的保证。

为了保证对官僚资本企业接收得完整和顺利,党中央还指出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地发动和依靠工人群众。“在接收企业阶段,一方面应责成该企业各原有机关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另一方面可以分别召集该企业各部门工人会议或工人代表会议,宜传政策,发动工人群众配合。如果仅有自上而下按系统的接收,而无自下而上工人职员的审查和检举相结合是接收不好的。”遵照中央的指示,各地在接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时都十分注意发动和依靠广大工人群众,负责接收的清点委员会都吸收工人代表参加,由他们和接收人员共同审查清点企业的物资财产:同时还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发动广大工人群众予以配合,检举揭发隐瞒破坏行为。由于党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时充分信任、发动和依靠工人群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上海中纺六厂工人参加清点时提出,“自己当家,参加清点;人人有权,提供意见;样样要查,件件要点;认真负责,追根究底;就事论事,不讲情面;找出缺点,力求改进。”在他们的协助下查出了不少遗漏的器材、物资,保证了接收和清点工作的顺利完成,上海海关在接收工作中由于充分发动和依靠海关职工,使清点接管工作不到三天就顺利完成,完整地接管了全部财产和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