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5115700000058

第58章 千秋功过——刘少奇天津之行(1)

刘少奇赴天津考察,中心问题是解决经济困难,恢复生产。当时他发表了许多重要谈话,其中刘少奇是否说过“剥削有理”?这话又有什么背景?毛泽东当时又是什么态度?

刘少奇来天津的目的十分明确,中心是解决经济问题,恢复生产,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进行。4月11日下午,他听取了黄克诚、黄敬等天津市主要党政负责人的汇报。黄克诚首先汇报了天津的接收工作。当黄克诚讲到不少来自农村的干部,不适应城市工作,出了许多笑话时,刘少奇严肃地说:“要教育我们的干部,尽快适应环境,学会管理城市,否则就误事了。”黄克诚就天津接收工作的经验教训谈了自己的意见,刘少奇表示赞同。刘少奇说:“我们接收城市只是工作的开始,今后的任务是如何管理好城市,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发展起来,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人民政权才能巩固。”接着黄敬就当时天津经济所面临的贸易、复工、复业、劳资关系、工人失业问题,作了详细全面的汇报。刘少奇十分关心这些问题。当黄敬汇报到城乡贸易有些渠道不通,出现工业品调不下去,农产品收购不上来的情况时,刘少奇很敏锐地感到这是个影响复工复业的大问题,他说:“我们对城乡关系不要单纯恢复旧的,而要有所改进。”他建议多想办法打通渠道,并提出应把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的权利给工厂一部分。他当即责成黄敬负责解决这个问题。黄敬向刘少奇汇报在私营企业复工复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工厂劳资关系紧张,资方财产被冻结或分掉,而我们的干部多是站在工人一边。再加上工人要求资本家增加工资,分红利等,使得工厂在资金、人员管理上出现问题,维持生产有困难。刘少奇立即表示“这不行,这是‘左’的。”“这是自杀政策,将来总有一天要垮台的。”“根据今天中国情况,劳资双方不能斗争太激烈,劳资双方今后还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问题。今天工作组乱解决问题,等于农村乱打乱杀,同样的违反政策,而且乱的很快,我们要抓紧纠正。”刘少奇对黄克诚、黄敬等人说:“咱们做个紧急问题处理决定,一切党的基层领导到工会去,可以成立一个劳动局,军管会可就处理劳资纠纷问题制定几条办法,并说明资本家如不满意,有意见的可到军管会去提出意见,以便尽快纠正。”这天,听了黄克诚、黄敬的汇报后,刘少奇办公室的灯光亮了通宵……

刘少奇的会客室里,几乎每天都挤满了来汇报的干部。从4月12日至5月初,他先后听取了黄火青关于天津私营企业问题的汇报,军管会内贸(包括工商、粮食问题的汇报)、外贸(包括海关工作汇报)、工业、金融(包括银行工作汇报)、交通、电讯等接管处的汇报,以及市委文教部、总工会等方方面面的汇报。在听取汇报中,刘少奇发表了许多意见,帮助基层干部出主意想办法,指导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听取工商局和金融管理处关于平抑物价和打击投机倒把的请示时,刘少奇对他们提出的由政府设立纱布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的想法明确地给予支持。刘少奇更关心天津的对外贸易工作,他认为天津的对外贸易不仅对天津而且对整个华北经济都会有影响。4月15日,在听取关于外贸进出口及海关工作的汇报时,刘少奇很形象地把掌握进出口贸易权比喻成一把钥匙,他说:“只要把钥匙拿到自己手里,开关如意,中国工业就有了大保障。”他强调要建立独立自主的关税与对外贸易政策,免除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要多出口,少进口,不应出口的要限制出口,必须进口的要进口,中国能制造的则不许进入,以免妨碍天津的生产,挤垮我们自己。刘少奇说对外贸易工作也要公私兼顾,要组织对外贸易委员会,让资本家参加,一些贸易可允许私人做一部分。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对外贸易第一是出口,第二是哪些东西出口。第一是国家出口,国家不成则第二是私人出口,私人不成时外商办,不过要计算成本,适当加税或加超额利润税。”他还指出,要搞好外汇问题,招待好中外海员,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刘少奇同志用经济的观点解决经济问题,既形象又具体,使在坐的同志们听了很受启发,连连点头表示赞成。

刘少奇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听取群众的反映,进行实地考察。4月11日上午,他来到刚刚从国民党手中接收的中纺一厂视察,厂军代表张振华陪同刘少奇察看了生产情况,刘少奇提出了不少问题,如:机器是否全部开动了,原料供应、每日产量以及产品的销售等。张振华都作了回答。刘少奇还走进车间,慰问了正在生产的工人。随后听取了张振华关于工厂情况的汇报。张振华提到工人与职员有些矛盾,刘少奇便请他召集部分职员和工人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刘少奇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向职工们解释了党的城市政策,指出了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及为什么职员也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问题。要求职员与工人、接管干部与工人与职员要相互谅解,团结协作,共同目标是发展生产。他语重心长地说:天津解放了,现在还有大半个中国未解放,天津的工人阶级有责任,把生产搞上去,支援大军南下,为解放全中国做贡献。刘少奇那和蔼可亲的面容,简单明了的语言,使与会的工人、职员感到非常亲切,受到了教育和鼓舞。

刘少奇还挤时间参观工厂和企业。如天津自行车厂、天津电灯泡厂、天津造纸厂、东亚企业公司、仁立毛呢厂、永利制碱厂、新港码头等。4月21日,刘少奇一行到东亚企业公司。这个公司创建于1932年,有4个分厂:毛线厂、麻厂、药厂在天津,一个毛纺分厂在香港,有千余职工,在天津纺织界颇有影响。经理宋棐卿顾虑重重,害怕被斗争。解放后工厂虽已开工生产,但他没有发展生产的打算。4月19日,在全市工商界座谈会上,刘少奇听了他的发言,觉得他在经营管理上很有一套,对他说:“你现在才只办一个厂子,将来你可以办两个、三个……办八个厂子;到社会主义的时候,国家下个命令,你就把工厂交给国家,或者由国家收买你的,国家一时没有钱发公债也行,然后,国家把这八个工厂还是交给你办,你还是经理,不过是国家工厂的经理,因为你能干,再加给你八个厂子,一共16个厂子交给你办,薪水不减你的,还要给你增加,可是你得要办好啊!你干不干呢?”宋棐卿说:“那当然干!”刘少奇的这番话,着实震动了宋棐卿。现在刘少奇又来厂参观,他高兴极了。厂职工代表会得知刘少奇到厂参观,立即抓住机会,请刘少奇给全厂职工讲话。刘少奇怕耽误了生产,答应只召集职工代表和部分职员开了个座谈会。会上,刘少奇说明了剥削与被剥削不是资本家和工人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而资本主义的剥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其进步性的。坐在一旁的宋棐卿听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慨万端地说:“这回我可明白了。”刘少奇的讲话也深深教育了职员和工人,许多职员把这短短1小时的讲话称为“胜读十年书”。1个姓孙的工程师,曾留学美国,对中国前途很悲观,这次听了刘少奇的讲话,思想大大转变,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的光明和幸福。”刘少奇视察该厂后,宋棐卿给刘少奇写了封信,表明自己决心扩大生产,并做出了具体计划。5月3日,刘少奇回信予以鼓励,希望他本着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继续努力。《天津日报》把这封信公布后,全市工商界人士都极为振奋。刘少奇深入工厂企业和广大职工对话,直接地了解情况,宣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使已经开工的企业继续扩大生产,使一些尚未开工的企业加快开工生产的准备。

刘少奇认为把党的城市工作方针政策贯彻到广大党员、干部、工人群众中去,澄清他们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是解决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

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要保证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天津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关键是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4月18日在天津市委会上,刘少奇谈了自己对天津工作的初步意见,这是他来天津视察工作一周后作的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发言。刘少奇讲了1个多小时,干部们所得非常认真,还不停地做着笔记。刘少奇说“当前任务是如何改造、管理与发展这一城市。管理改造是为了发展。因此,主要工作是在生产方面。”他针对干部存在的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斗争对象,而对工人的过高要求不加制止、不加教育引导的错误做法提出批评。他说:“如果把自由资产阶级当作斗争对象,那就犯路线的错误,天津干部在思想上还不清楚这一点。对工人我们是要有领导的,现在工人阶级中有部分工人有意见,认为首先要反对工头和小资本家,或把自由资产阶级当成主要的斗争对象,这是错误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教育工人群众。当然我们不是主张资本家第一,工人第二,农民第三。”“过去在宣传中把资本家放在第一位,工人放在第二位,那是错误的。现在我们的报纸,在宣传上对自由资产阶级连第四位也没有,重点不是团结而是打击,这也是不妥当的。”他的一席话,使同志们茅塞顿开,张张严肃的脸上有些舒展了。天津解放后,在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党员干部、工人群众中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他们认为夺取了政权,拿枪的敌人又消失了,资产阶级当然成了革命的对象。在还要不要搞统一战线上搞不清楚。怕犯右的错误,结果出现了简单排挤私人资本主义的“左”的倾向,影响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了让更广大的干部、党员明确党的方针政策。4月24日、5月6日刘少奇又分别在扩大干部会议上讲话。他在每次讲话中都强调要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即“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人民,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跟我们合作的自由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以便和帝国主义、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斗争,一步步的战胜敌人,同时开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步的学会管理城市。”他告诉同志们这是一切城市工作,也是为了管好天津工作的总路线。……为了实现党的总路线,应按毛主席说的,从四面八方努力,“四面八方”照顾到,实现发展生产。他向干部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四面八方”,怎样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刘少奇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话,使干部们深受启发。刘少奇反复做干部的思想工作,并在4月27日专门解答了干部讨论中提出的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劳资两利问题、工资问题、参加工会条件、市区机构关系、脚行乞丐如何处理、工人住房、工程师待遇、工厂账目公开以及妇女解放等40余个问题,对天津的当前工作提出了建议,作了指示,刘少奇的讲话对全市各级干部影响极大,使大家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

刘少奇在天津视察期间,认真了解工人思想、生活情况,并帮助解决工人群众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中作最关切的是解决工人失业问题。他一面指示市委、市政府搞社会救济、开展以工代赈、组织失业工人劳动,解决吃饭问题:一面做劳资双方的工作,促成工厂尽快开工。刘少奇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观点,重视工人阶级的作用,关心工人阶级的成长。他在对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反复强调要注意在政治上关心工人的成长,在他们中间发展党员,培养提拔干部,要通过工会组织把工人组织起来,要派最好的干部到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