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庄春秋(高平作家丛书)
5115600000095

第95章 李金让贤(2)

郑产良瞄一眼范湖退出场地之后所站立的具体位置,然后把自己眼睛的视线投向现场,视线缓缓地绕完一圈,他一下子就瞄准了独自一人坐在离知青们坐的比较集中的位置还有一定距离的知青头。郑产良不慌不忙地缓步绕过场地上坐得比较集中的静坐知青们,把知青头亲切地拉起来,拉到场地的外面,一只手紧紧地握着知青头的一只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拍着知青头的肩膀进行自我介绍:“小同学,我是谁你可能不太知道。我的名字叫郑产良,是市、州核心小组副组长兼革委会副主任。你们要求解决的问题,州里已经清楚。我想和知青们见个面,向同学们首先说说我的几句心里话。你看成吗?”

知青头怀揣着恶意,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死死盯视住郑产良,他满不在乎地说:“无所谓,你只要想说就随你的便。你跟我来。”

知青头把郑产良带到场地前的一张桌子后,也不向知青们作什么介绍,甩甩手叹着气,没精打采地坐在了桌子后的一把椅子上。

郑产良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桌子后站稳身子,使劲喝了几大口范湖在知青们围坐场地外的水筒里接来的水,稳了稳神态,缓了缓心气,手托着桌面开始向知青们讲话:“同学们,我这样称呼你们,是因为你们刚刚离开学校的时间还不算太长,你们的身上还有学生的言谈和举止。我也是十几年前的一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惺惺相惜,是能够在思想上沟通的。我的家乡是山西太行山上一个偏僻小县的穷山村。我为了给自己争来个好前程,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云南文市这座边陲城市工作。我来这里有无私心呢?有。可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不能、也不好意思和同学们敞开讲。如果告诉了你们,有失我今天已经有的身份,也怕你们笑话我。我以私欲到文市,是文市的那些老革命前辈们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和引导了我,使我悬崖勒马,让我把那些卑鄙下流、无耻之极的私心抛弃了。我如果把这种私欲不一笔勾销,一直坚持下去,我将会撞到南墙上,将被碰得头破血流。只能愧对党,愧对国家,愧对人民,愧对文市那些托我以重望的老一代革命前辈。也愧对自己,我人将不人。今天,我为什么首先要向同学们讲这些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呢?因为我的不切实际的指导思想是极端错误甚至是很反动的,不向同学们说出来我有点骨鲠于喉,对不起大家,还是一吐为快吧。同学们,不管任何人,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只要用错误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只能碰壁。我的生活和工作实践告诉我,只有那些真心实意、真诚不移地为党为国为民干事业的人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才称得起一个真正的人。我要告诉同学们,我们市、州的李书记就是这样的人。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为什么不去向他学习呢?”

知青们都竖起耳朵一动不动,在鸦雀无声地听着。看来郑产良的掏心窝子话不是空洞的说教,正中知青们的下怀。

郑产良端起桌子上的水碗咕嘟咕嘟又喝了几大口,他接着说:“同学们,咱们国家现在提倡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到边疆扎根落户,我给大家说白了吧,这是城市里不好安排你们这些知识青年们的工作而暂行的一种安置途径。我认为,只要国家真正把经济工作搞好,到了国富民强的那一天,你们还会回到自己的城市去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的。现在,国家还很困难,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这要靠国家政策的到位,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去改变。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你们,也包括我。同学们,你们眼下确实要扪心自问地体谅党和国家暂时的难处和不能明讲的现实。你们既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了边疆,就要努力锻炼和考验自己,就应该在现在的形势下安下心来,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我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你们这些知识青年一定还会回到自己的城市里。因为我们的国家不会一直这么穷下去,你们要相信我的话。

如果三两年内你们回不了城,可以到文市去造我的反,拿我是问。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你们现在所采取的这种极端过激行为是很不恰当的。”

知青们听得热血沸腾,在郑产良又喝水的工夫,给他以热烈的鼓掌。

郑产良又说:“古语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俗话也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同学们,以我为鉴,目前,你们首先要在文市这座云南边陲的小城市安下心来做好你们应该做好的事情。这座小城市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它的安定和前途,你们在这里要有所学习,有所提高,有所建功立业,并且在建设它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身体也锻炼好。是人就不能苟苟蝇蝇地活,只会喘气、任事不做或不会做的人不是人,因为他已经没有了人的灵魂。同学们,我希望你们的眼窝子不要太浅,‘风物长于放眼量’吗,我相信你们都不会那么样的去生活。我今天的所有说法,不是对你们在做警示教育,而是大实话。同学们,我对我的话的评价对不对呢?你们都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人,我相信,你们会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同学们,你们的眼光不要短视,脑子里要逐步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可以十分负责任地和同学们讲,我估计在当前越来越好的形势下,你们回城的日子不会太久远了。我的话完了。”

知青们还没有听哪个领导跟自己讲过这么多不打一点折扣也入情入理还有根有据的大实话,他们都在激动得眼滚热泪,洗耳恭听着郑产良的话。虽然他们已经快有四十多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没有进一粒食,然而,当郑产良的话刚讲完,他们都激动地站起来,热情真挚地为郑产良鼓着掌。在知青们静坐的现场,欢呼声如巨雷轰响,响声连在一起,此起彼伏……

郑产良见自己的肺腑之言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多少有些兴奋。郑产良从桌子后面走出来,走到知青们中间,和一双双稚嫩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知青们站在原地等着郑产良来到自己的身边,郑产良一个不漏地握着在场所有知青们的手。郑产良的右手握住每一个知青的手,左手在每一个知青的手背上不住地轻轻拍拍,向一个个知青们说着暖暖的勉励话。知青们为自己不明真相的不明智之举感到汗颜,露出了一张张羞涩和天真的脸庞……

郑产良与知青们一个一个地都见过面之后,重新回到了他刚才讲话的桌子后面。郑产良高亢地说:“同学们,目前,你们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我郑产良在文市的家门随时都为你们敞开着,今后,你们中间谁如果有个什么难办的大事小情,一定要到我家去找我反映情况。我现在虽然对有些事情还排不了什么忧,解不了什么难,但是,在我的家里,咱们坐在一起说说知心话,我会尽力地给同学们排解排解心理上的一些苦闷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知青们再一次为郑产良的真诚所感动,给予他的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回到文市的当天黑夜,郑产良立即把他到苗县说服知青们不再静坐绝食,已经都回到各自寨子里的始末缘由原原本本地向李金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李金大喜过望:“小郑,你还有点孤胆做事的魄力哩。俗话说,扬手不打笑脸人。人嘛,就怕以心换心,心换心动真情。再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出于公心,以情感人,终会得到解决。不过,事前你小子不和我打个招呼,贸贸然然地去做这么一件棘手的事情,你的做法不大对头,以后千万要注意。”

其实,李金在处理问题上的作风和郑产良是一样的,只要认为事情十拿九稳,凭自己的能力有把握做成功,也从不向他的上级打招呼。李金这样说郑产良非常牵强,也十分言不由衷,心里面多的是默许和称赞。

文市橡胶厂是一家国有企业。工人们提出把作业场所的健康补贴入工资系列每个月随工资一起发放和领取。他们的想法倒也不出格,七八元钱的健康补助正好一级工资,并且也不增加厂里和国家的额外支出。出于国家许多年过去了没给公职人员涨过工资的实际情况,出于每个工人迫切涨工资的热望,出于对职工生活的关心,厂子里的领导托高碟到市里向郑产良反映工人们的要求。

听高碟说得头头是道,郑产良也没多过过脑子,满口答应了橡胶厂职工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