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宝拾趣
5101800000008

第8章 寻踪“免死牌”(1)

一位农家子弟,因屡立战功而得赐传世宝物;一个平民家族,因“免死金牌”而远离牢狱,世袭荣华;王朝更替,战乱频仍,“金牌”几经周折,特权岿然不动;钱氏家族,世承祖训,虽几度迁徙,家风历久绵长……

导读:

钱镠,曾经的农家子弟,后来吴越国的开创者。他屡立战功为家族赢得“免死金牌”;他深明大义,为子孙留下“钱氏家训”。钱氏家族因“免死金牌”而得享尊荣,“免死金牌”因“钱氏家训”而世承荣耀,光彩熠熠。

寻踪“免死牌”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身世奇特的珍贵文物,这就是被世人称为“免死牌”的“钱氏铁券”。在中国,这种铁券最早出现于汉朝。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后,为表彰那些辅佐他统一天下的功臣,制作了一种金属的信物——铁券,并用红色的矿物颜料“丹砂”在铁券上写下诸如“免死”“免责”等文字,这就是所谓的“丹书铁券”。关于这段历史,在《汉书》上有明确记载:“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唐代以后,为了便于保存,铁券不再用丹砂书写而改用黄金填字。无论用什么材料书写,总之,各个朝代的铁券都写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等文字。纵观史书记载,中国历朝历代颁赐给功臣的铁券多不胜数,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大都遗失殆尽,只有这“钱氏铁券”被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它是现存的唯一一块免死牌。

这枚铁券是唐朝皇帝唐昭宗李晔赐给吴越王钱镠的免死金牌,算起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铁券上333字的铭文明确昭示:免除钱镠本人九次死罪和子孙三次死罪。若触犯国家法律,有关官员也不得过问。

那么钱镠是什么人呢?皇帝为什么要赐给他免死金牌呢?让我们穿越历史长河,一起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立战功,唐帝赐宝

钱 是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开创者。其实说起来,钱家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钱 也并非名门之后,他只不过是当时杭州临安一个农户家的孩子,而且,小时候还有过一段被弃的经历,说来颇有些传奇色彩。传说,钱出生那天夜里,钱家满室生辉,红光闪烁。其父钱宽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将钱 弃于井旁。钱 的祖母于心不忍,又将他抱回抚养,并给他起名叫“婆留”。直至发迹后,他才改叫与“留”同音的“ ”。

钱长大成人后,因家境贫困,以贩私盐为生,21岁时参军。他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先后败王郢,破黄巢,平刘汉宏,擒董昌,战功赫赫。唐昭宗十分欣赏钱 的机智和勇敢,尤其是在他平定董昌之乱后,对他更是大加褒奖,甚至赐给他免死铁券。按说,作为武将打胜仗、擒叛贼,本是分内的事,功不至赐予免死牌,然而,这个“擒董昌”的事件却有着它特殊的历史意义。

唐末的黄巢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却严重地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从此唐朝分崩离析,藩镇割据情势加剧,最终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藩镇的最高统治者,大多是唐末的节度使,他们辖地多则十几州,少则几州,掌管地方上的军事、民政、财政。这些节度使的权力大得可以与朝廷抗衡,唐中央政府根本无法控制他们。当时割据在浙北浙东地区的地方武装是义胜军节度使董昌,他于乾宁二年(895年)二月,在越州(绍兴)自称皇帝,国号“大越罗平”。钱 曾经是董昌麾下的一员骁将,董昌僭称尊号后,写信给他的部下——杭州刺史钱 ,要钱 接受自己的封赏,归顺自己的管辖,也就是让钱 与自己站在一边和朝廷抗衡。而钱镠不但没有接受董昌的“伪命”,还写信劝他“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陷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年富贵”。已经被权欲冲昏头脑的董昌哪肯听劝,于是钱 率军攻打越州擒拿董昌,董昌被俘后投水自尽。

到唐昭宗这一代,大唐王朝已是日薄西山,藩镇割据势力远远大于朝廷的势力,真正听朝廷指挥的藩镇实在少得可怜,昭宗已成了一个挂名的皇帝,何谈皇威?此时钱 的这一忠君之举就如同一针强心剂,使昭宗兴奋不已,他要把钱 作为忠君榜样树立起来。于是,乾宁四年(897年) 唐昭宗封钱 为镇海、镇东两节度使,并赐以免死铁券。券上刻有唐昭宗的诏书,诏书全文共333字,全部用黄金镶嵌。诏书中称许钱镠的话真有些“热情洋溢”,也的确发自昭宗肺腑。他称钱镠的功劳“虽钟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顾功” 。在铁券中,昭宗信誓旦旦地保证:哪怕长江、大河干涸到像带子那么宽,泰山、华山变得只有拳头一样大,我都会永记你的功绩,使你们钱氏一家世袭荣宠,永保富贵。今后如果你自身犯了大罪,可以免除九死;子孙犯罪,可以免除三死。若是犯了一般的罪行,有关部门不得追究。

从此钱镠控制了江浙地区,公元907年,钱镠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建立了吴越国。他“保境安民”,使江浙地区免于战火,杭州出现了一派繁华景象。

王朝更替,铁券安然

“居安思危,戒奢以简”的道理不但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也能保证家族兴旺荣耀。钱镠虽是武将出身,但他却深谙治国持家的道理。

钱镠心中十分明白,铁券免死是虚的,皇帝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大权才是真的。能得到皇帝颁发的免死金牌,享受到如此特权,是钱氏家族的福祉,这福祉可以来得如此出人意料,也可以去得让人始料不及。因此,钱镠在接受这个铁券时,感动得哭了起来,说道:“我才46岁,就受皇上如此厚赏,恩重难报啊!”并以此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谨当日慎一日,诫子诫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贾祸。”

钱氏子孙祖祖辈辈铭记祖先教诲,将“钱氏铁券”当作家族荣耀悉心保管,秘藏于王宫中,从不轻易示人。到了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河南开封称帝,改国号为“宋”,当时统治江浙一带的吴越国已传位至第五代王钱弘 。钱弘 依照宋王朝继续承认“钱氏铁券”的免死特权,历代皇帝都对钱氏后代封王赐爵,恩宠不衰。钱镠的遗言,对北宋王朝采取“保境安民”的国策,向北宋王朝俯首称臣。为了表明归顺的心意,钱弘 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三月,将台州城墙全部拆除,主动献纳国土,归顺北宋。在临海,也就是当时台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还保留着一段有着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墙。这段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墙,正是一千多年前钱弘 下令拆除城墙时侥幸留存下来的珍贵历史遗迹。城墙拆除,吴越国的版图边界从此消失,钱镠的后裔开始流落到全国各地。然而,“舍地”一举却保住了“钱氏铁券”的尊荣地位。

宋太宗看到钱王诚心归顺大宋,很是高兴,于是封他为南阳国王、邓王。钱弘 也迁宫于河南南阳居住。而且宋王朝,不论在北宋还是南宋时代,都承认“钱氏铁券”继续有效,历代皇帝都对钱氏后代封王赐爵,恩宠不衰。淳化元年(990年),宋太宗命杭州守臣将铁券送到汴京,太宗观赏后仍将其赐还给钱弘 之子钱惟 ,惟 死后交钱惟演,铁券遂收藏于京师昭化坊赐第(府第)。钱惟演死后,铁券交由其二子钱晦保管,继而又转给惟演之孙钱景臻。其间宋仁宗、宋神宗都曾专门观赏过铁券。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钱氏家族携带铁券举家南逃。南宋绍兴年间,钱景臻的儿子荣国公钱忱侍奉他的母亲秦鲁国大长公主(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宋英宗的妹妹)避于临海。公元1134年,宋高宗将临海城里的美德坊赐给了钱家作为宅第,钱氏家族从此在临海定居下来,发展成为台州的一个名门望族。自此铁券长留临海,成为临海钱氏的族宝,也成为当地泽及一方的宝物。

兴起于五代的钱氏家族,共出了五位吴越国王,他们的后代中还有五人出任台州刺史、台州郡守等职。东湖公园的创建者,台州的知州钱宣(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谨记祖训,是一位为民谋福的好官。台州府城的城墙原来在东湖的外面,因为临海所以经常发大水,而且城墙外面的军事防御系统得不到巩固。考虑到一方百姓的安危,钱宣就把城墙移到东湖的另一边去,东湖后来就成为当地士大夫和老百姓休闲的地方。铁券的特权之所以经历朝代的更替而岿然不动,也许正是钱氏后人从祖训中解读出许多仁爱和宽容,并勤政爱民的结果。钱氏家族的大门上世世代代都张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吴山越水曾报国,金书铁券永传家。在钱氏家训的教导下,钱家后人只为家族争光,不给家族抹黑,族宝“钱氏铁券”也就越发光彩熠熠。

躲战乱,铁券几经波折

然而,这样的平静被元代的战乱打破了。公元1276年,元兵攻破临海,钱氏后裔钱叔 背上铁券等传家宝南逃。兵荒马乱中,钱叔 落水而亡,从此铁券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