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
5091100000026

第26章 乡村琐事(3)

第二天城里上了报,说起这次下乡宣传,把做戏、演讲、慰劳访问、并代出征军人家属写信,各样事情都用宣传口吻很热烈的叙述到了,却不曾提及把个小县长忙得什么样子,花了多少钱。王老太太失鸡事小,自然更不会提起。

大家都说“下乡宣传”,这件事自然很好。可是宣传并不止是靠“热情”,需要知识似乎比热情多一些。想教育乡下人,或者还得先跟乡下人学学,多明白一点乡下是什么,与城里有多少不同地方。我眼看到一个私人服务团下乡,就中还有一个小亲戚,很热心的随同这个组织下乡,担任写信工作,写了上面那类信。并且向我说,那次下乡很有“趣味”。我还看到县长,看到那老太太。心中实在很觉得悲哀。我们一切行为若背后推动的是热忱,希望的是效果,乡村有些什么,的确应当多知道些,值得多知道些。这里所写虽只是西南省分一小县中情形,说不定还可作许多下乡的朋友参考!

刘季附记

本篇发表于1940年6月24日香港《大公报·文艺》第867期。署名刘季。据《大公报·文艺》编入。

笨人

什么人笨一点,我们总常常觉得这人很可笑,而且有点轻视他。对他的笨打算,笨行为,必用常识去判断,因为在常识上不可能,所以觉得可笑,可轻视。这是有常识的人一种好处,但也是错处。正因为常识有时是靠不住的。常识最容易限制一个人的远大思想,拒绝对于某种远大理想的认识。原因是常识不离习惯,凡稍稍悖于习惯的事,由常识来判别,总不免对习惯有此偏袒。可是社会上的事情有许多地方照例合乎当时习惯却又不大合乎永远真理且与人类公道心,博爱心,进取改良计划,也有冲突。所以在另外一个故事上,我称赞过常识,在这个故事上却想赞美一个常识不多的笨人所作所为。这笨人的笨事,我们如今要学它时,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可是有点笨而诚实的精神,可以相信,若用到另外一方面去,用得其法,一定会有些成就。

有个国家,国中人民都很富贵快乐。正因为富贵快乐,人民也很会享乐,日子过得极好。那时有个贫穷乡下人,从他住的小乡村来到这一国的都城里,正值过节日期,城中住户有骑象的,骑马的,坐车的,坐轿子的,都洗过澡,全身收拾的香香的,换上新作衣服,到处游玩。大街上,树荫下,公园里,无处不可以见到,这乡下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笨人,看见别的人这种豪华愉快,不免羡慕,心想:“我也应当这样玩玩乐乐,活下来才有意思。”因羡生爱,于是逢人便问:“这些人为什么原因那么幸福?”

那人说:“乡下人,你不知道吗?”

乡下人说:“我不知道。”

那人就告他说:“这些人都是祖父父亲爱国守法,道德良好,本人又很正经,作事负责认真,保管财产也极得法,所以如此幸福。”

乡下人就想:“这些人也是一双手,两只脚,肩膊上托一个头,鼻子一被冷风吹就冻得红红的,眼睛里有沙子时得揉个半天,一切和我全差不多!我此后一定要努力,勤快作工,发一点财。享受享受。”于是回转家中。

回到家里向他的妻室说:“我要出远门去找工做,好发财。”

妇人原是有点常识的女子,觉得这个想头有点古怪,因此说:“一个人想做工还不容易?何必到远处找。怎么不在附近村子里做做事,帮王财主担担水,帮李员外打打油,得闲时,还可以照顾妻儿子女。”

乡下人说:“不成不成,没办法,我想作好人发财,我得远远的走。”

妇人思量:“这胡涂人不知心理有什么胡涂想头。”于是又说:

“你要去你只管去,我不留你,望你路上凡事保重小心。”

乡下人说:“一切我都知道,你可放心。望你耐烦照管孩子,发了财我必回来。”

于是这乡下人就带了一点简单行李,冒冒失失离开了他的家中人,走到一个海口边商埠。用很笨的话语,很认真的向人去打听发财方法,这种情形自然得到不少的嘲笑,可是他全不以为意。他以为只要自己是个好人,又肯向人诚心请教,当然可以得到发财的机会。

这商埠既在海岸边,自然有许多从各处来的船舶,大大小小,停在码头旁边。船身油漆了各种颜色花纹,桅子上还挂了各种旗帜,各种灯,各种风帆。船里运载各种各样的货,颜色,形体,气味,自然都希奇古怪。还有漂海的旅行家,弄船的水手,船长,这些人穿的衣服,走路的姿势,说笑的神气,各有各的不同。乡下人一心只想做好人发财,就在这码头上徘徊。一见可问的人,总不放过机会,老老实实的向着那陌生人说:

“大爷,我想作个好人,爱国,守法,尊重道德,作事负责,认真,保管财产也极得法,因此发点财。你能不能告我往那里去就可成功?”

听过他这种笨话的人,都笑笑走开,不大理会。

这乡下人虽到处失败,可从不灰心。总以为其所以无人理会,不出两个理由:一是他说的话人不明白,二是他的好意人不了解。在码头上淋雨、吹风、挨饿,一切磨难全不在意。一心只想找机会,等待机会。

事有凑巧,天下有这种笨人,也就有另外一种好事的人。有一天,这乡下人在一只殷朱色海船边看人上货,只见一些皮肤黧黑毛手毛脚的大汉子,上上下下搬运货物,有个水手下船时,被一捆货物压得脊梁弯弯的,十分费力,下不了船,他就赶忙去帮助那人。帮过忙后,不让人说个谢字,即走开了。码头上原有一个毛胡子大汉,站在那里眺望风景,就走过乡下人身边来问:“你是从那里来的,是不是想作水手?”

那笨乡下人说:“我不想作水手,我要发财。”

“入海发财,需要勇气,还要本钱!你有多少资本?”

乡下人说:“我为人很好,不用本钱也可发财。”

毛胡子觉得这话说得诚拙可笑,便问他:“为什么要发财,打量如何发财。”

笨乡下人就照从前向别人说的一样:“想作好人,爱国守法,作事认真,保管财产得法,因此发财。发财后再回家去,家中还有妻儿子女!”

毛胡子原来是个贩运海货的大商人,也就是这船船长。见乡下人笨得诚实,就带他上船去,作点小事(这只船过不久自然就出海了)。这乡下人真如所说笨得诚实,不管什么事,凡是他责任上的,都做得很好。不在自己责任内,但当时需要他帮忙的,也无有不竭力帮忙。总之一切都照他所信仰的作好人努力,吃点苦头满不在乎。

那时节航海船舶,大都是凭海上风力吹送到各处去。每船上虽都有一具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可是只能定取方向,知道这只船在什么方向,离最近的海岸有多远,离最近的海岛有多远,一切都只能估计出个大略。掌舵的船长想把船驾驶到所要到的地方去,作来实在困难。一只船还是只好凭风各处口岸漂去,货物也就随处口岸买,随地卖。

乡下人在船上久了点,积了点钱,也就把钱办些货物,别人凭常识自由办货,他的方法却是听船长吩咐,要他买什么就买什么。他的方法虽笨,他的失败倒少。就因为船长经验丰富,一切都看得远。如此辗转各处口岸,一年以后,乡下人居然就有两千银子的货物了。

后来有一天,这船又靠了一个口岸,大船吃水深,不能近岸,与岸上人交易得用小驳船起货。当大家把货物运上岸时,同行的人比较有常识,担心驳船漏水,损毁货物,便把乡下人的货物装在舱底,自己货物装在船面。且说:“照规矩应当如此。”因为是船上的规矩,乡下人自然毫无异议。可是这驳船临行时,却忽大雨如注。凡装在舱面的财货,无不被雨水淋个透湿。乡下人所有的东西,倒好好的摆在舱底里。到第二只小驳船上货时,有常识的人看看天气还不大妥当,以为一定雨还要落,又提出一种新规矩,用先到先上后到后上为理由,把自己货物装在舱底层,乡下人货物放在舱面,乡下人依然不争先后。料不到船中忽然起火,上面的货物居然又能赶快移开,舱底的货物虽不曾烧尽,却已被救火的把水乱浇,损失不少。

大家都以为这笨人福气好,可是依然常常嘲笑他,或用吃力事情磨折他。他为的是要作好人,一本正经,凡派到他头上的职务,总不推辞。虽吃苦,人倒快乐高兴。因为每作好一件事,都可以使他感觉完成这一件事就是更接近幸福一步。信心的虔诚,增加他许多活力和勇敢。

一个正直诚实的人,照例在众人中常受排挤陷害,这人因正直诚实得来的好处,就照例不免为人羡妒生掠夺心。有一次,这只海船被大风吹了七天,风平息后,看见一个陌生的荒岛,船长察看海图,这岛竟不明白。远远的只见岛上有一股烟火,有鼓声和角声。船长想冒险上岸去探看一番,一船人都因为财富不少,极想回国,不肯停留。且根据常识推测,不上海图的荒岛,必常有食人生番居住,当前所见的烟火,说不定就是烧人祭天的火,鼓声角声,说不定就是举行吃人烧人仪式时的鼓角!因此全不愿意离船。船长虽是一船之长,可以命令这些人,可是既为一船之长,凡冒险事也就得奋勇当先。如今上岸既近于冒险,就决定个人前去。

不过小船得用两人管理,方能在近岸时不被海浪打翻。因此表示希望有一个人乐意和他冒险上岸。乡下人以为这桩荣誉轮不到自己头上先还不作声。看看并无别人出头答应,他才答应同去。等到两人离开大船乘坐小艇向荒岛前去时,大船上人以为两人一上荒岛,必被生番烧吃。纵无生番,也必饿死。因此私下约定谋分两人财富,恰好海风已生,就拉起三幅大帆,抛下两人,拔锚向海上驶去了。这些有常识的人,把这只大船驾走,此后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他们对于这两个人上岸以后的遭遇,可证明完全错误了。

原来两个人所上的海岛,正是全世界最著名富庶,同时又是航海者最不容易得到的一个海岛。岛上住民文化程度极高,出产多不胜举,有象牙和珍珠,以及种种珍贵香料与染料,又出金子,岛上破地里到处都可发现整块的金子。又出各色宝石,黄玉和红玉,蛋白石和金银石,因为遍地都有,岛上孩子都拿它当棋子玩。此外有好声音毛羽的雀鸟,多至几百种。颜色艳丽香味宜人的花,多至几百种。味道好,多吃也不伤人的果子,更多不胜数。

两人到了岛上发现种种后,赶忙回到海边去知会大船上人,料不到这些人却早驾了大船跑了。船长无可奈何,只好和这个乡下人,住在这个海岛上作客,指导土人,砍伐树木,造就了一只容三千石的双桅船,直到一年以后船作好后,才和这个诚实同伴,满载了一船宝货、肉食、蔬果,以及三十桶新鲜井泉,向海上出发,终于回到家乡。

至于回到家乡后,如何处置他的所有财富,那因为这个笨人住的地方,离得我们太远,年代又相去太久,可说不明白了。

这故事虽是个很远很古的故事,可是说到笨而诚实的人,有了“信仰”,即可产生“勇气”,得到“幸福”的真理,却到现在还是一样,毫不改变。所不同的只是信仰用处和幸福的观念。这故事是两千年前印度人说佛经时引作戒律说明用的。当时人注意个人财富,所以得到个人财富即是莫大幸福。现在人应当注意全社会的进步,如果认为秩序与清洁,即可表示进步,那可爱的笨人,就必然是爱秩序与清洁的。若注重的是人类的进步,人类的进步是秩序清洁以外还能用知识有所发明,征服自然,或与自然偕作,增进人类体力健康与精神崇高,爱和平而不畏牺牲,求人类自由平等,那可爱的笨人,毫无可疑,为这些事努力,也必然和那乡下人一样,持久不懈,永不灰心。

(为小龙作据僧祇律卷三第四戒故

事改作见碛砂庄三○六册四九页)

本篇发表于1943年7月15日《新文学》第1卷第1期。署名沈从文。据《新文学》编入。

乡居

女用人张嫂把楼下新租一间书房收拾清洁后,因为扩大了贮藏杂物面积,于是即景生情,记起今天街子应买的东西,向主妇建议说:“太太,你记着:买麦子,绳子,洗锅用的刷子。下半天炭不贵,两挑还放得下。我们还要个坛子,好腌盐蛋,……”

主妇一面理书一面回答:“是的,是的,多了间房子,地方宽多了,得了钱,要买的一样一样买。……你脚好点了?小心些……脚不好就不用上街。”

“这间房又大又清爽,先生朋友来好住!”

“是的,是的,有了公共汽车,方便得多,他们才肯下乡来玩!”

城郊公共汽车通行后,乡下和城市的距离似乎缩短了些,因此乡下住处,一到礼拜天,照例就有些不速之客来临。或因为听说桃园有桃花。呈贡出水果,抱了点希望来看看的。到时才知道桃树并不多,除城门口老妇人摆的小摊子上,苍蝇争逐抛掷中,间或可发现些失去了固有色香的酸泡梨,足代表当前本地风光,此外水果也看不到。来得不是时候,自然不免失望,也有年青女孩子,生命中正富于抒情诗气分,因为忆及女诗人冰心写的文章,说起这个地方如何景物如画,从住处窗口望出去,一列山一片水更如何秀美神奇,不注意“诗人笔下只是一天花雨”,就怂恿她的朋友,带了她到这里来,预备一面吃水果,一面看风景,一面且唱唱歌,消磨这么一个假日的。可是到了地,才知道,既无从去冰心女士住过的房子窗口看看海,也不容易找个有诗意的松树林唱唱歌。在小城中打了两转,询问当地八景的名称去处,必毫无结果。出小城时说不定偶然从路坎边悬挂的蓆包上,还听到些古旧风俗传说,自然更加扫兴。也有听说呈贡赶街子人多热闹,想趁热闹看看人,看看市集时货物交换,无数旧法币如何在这大群乡下人手中转来转去,因此形成的生活式样,以及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的。这种朋友趁街子天来到这里后,龙翔寺下每个人群集中部分都去观观光,且就城乡市场物价比较上,挑选了些值得带回城去的日用品,在人丛中挤出一身大汗后,再回到我住处的杨家大院,歇歇憩,洗个脸。喝杯清茶,回复了神知清明,会带着微笑说:“你们这个地方赶街子好热闹!”表示所要看的,业已亲眼看到,还不算落空。我们认为这种朋友方能欣赏呈贡,为的是看过了热闹后,随即还可领略乡村中固有的静寂。他会从我住处晒满大麦的院坪中,放风车的廊下一角,发现那只笋壳色大母鸡生蛋后咯咯叫唤着飞上风车的行为,起始惊讶到闹中有静的景色,把昔人说的“日长如小年”一句诗,给证实了。且见到七十岁房东老太太,抱着麦束在太阳下工作,相貌慈祥行为勤俭处,会感到在静中生命的庄严与素朴,如何与环境相调和,如何与诗相近。

唯有这种朋友,我们方好意思留他在乡下多住一天,经验一下诗人笔下涉及的景物,和笔下从不涉及的人事。因为在当地景物和人事上,原来都可以发现一种诗。对于这两件事抱的希望都不多的朋友,很可能反而得到些意外发现。

事情真凑巧,刚把房子收拾好,住昆明的X太太就来了。当X太太和我们从万人拥挤的场坪中,带了一篮鸡蛋和几斤鲜鱼,回转家里来时,一面洗手一面就和我家主妇说:

“三姐,好热闹,好热闹,冰心说的八景,这也应当是一景,她怎么不说及!”

主妇正预备把那几尾活鱼带下厨房去处理。笑着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