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闲话香港电影
5089600000001

第1章 香港电影与民生(1)

1.民以食为天——香港电影中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即使你表现得再超凡脱俗都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新天龙八部》中鹤发童颜的李秋水也会为糟糕的伙食而大发雷霆。的确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大享受,吃不好当然会影响心情,让你无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天有眼》中的吴兴国便说过:“香港还从来没有饿死过一个人!”既然香港人这么在乎吃,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香港电影中的饮食文化吧。

一、美食篇:

香港面积虽小,但大小餐厅差不多超过9000家,而不同区又拥有独特的饮食特色。无论你想吃的是中国菜、亚洲菜、西菜抑或是国际菜,准不会令你失望。在电影中常出现的往往是西餐厅、海鲜楼、茶楼、茶餐厅和街头小吃。一般来说,都市白领喜剧中男士请女士吃饭,都喜欢去格调高雅一点的西餐厅,这样才能体现出浪漫温馨的氛围。而黑帮片中江湖中人摆婚宴、寿筵或者其他喜宴的时候,都喜欢到中国式的酒楼(多为海鲜楼),大家热热闹闹坐满几十桌,更能体现出中国人的喜庆传统。在这种场合下,鲍鱼和鱼翅可不能少,否则菜就掉了档次,“先拿碗鱼翅漱漱口”也成了许多道上兄弟的口头禅。

上茶楼吃点心,香港人称之为“饮茶”,是一种颇具市民特色的饮食方式。“饮茶”不光是喝茶,还有虾饺、烧卖、肠粉、叉烧包、蒸排骨等具有广东特色的小吃,品种繁多,让你目不暇接。茶楼也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龙凤茶楼》便是以茶楼作为主要的叙事空间,聚焦了形形色色的江湖恩怨;而《辣手神探》开场的一幕也是茶楼火拼,吴宇森把两三分钟的枪战、爆破和血肉横飞的过程用一个长镜头交给观众,极具视觉震撼力。除了茶楼外,还有茶餐厅,这个茶餐厅可是100%的香港发明,中西特色兼收并蓄——速度快、配搭多变、价钱实惠,更适合草根阶层享用。在影片中这里也经常聚集了古惑仔和小太妹,不时发生各种规模的争斗,将原本吃饭的地方演变为战场。

街头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在香港这种大都市里更是少不了。鱼蛋、牛杂、云吞面、烤香肠、豉油王鸡腿、花生酱薄饼,各种小食的香味在街上飘散,很少人可以抵挡得住这股诱惑。不光是平民老百姓,有的时候富贵人家的子女也会过来享受这样的人间美味,特别是影片中白马王子灰姑娘或者富家千金穷小子的故事,那些从小在家锦衣玉食的金龙玉凤们都会被自己的草根伴侣带到街头小吃摊前体验民生乐趣。也有人将摆街摊视为一种耻辱,比如说《旺角卡门》中的张学友,就非常不情愿地串起了鱼蛋,在他躁动的心中这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在街头。更有人看不起摆街摊的,将卖鱼蛋的女孩称作为“鱼蛋妹”,同“北妹”、“骨妹”一起构成了香港女性市民最底层的代名词。

其实香港人最喜欢的就是喝汤了。家庭主妇自然担当了煲汤这个重任,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最后每人再上一碗靓汤,靓汤中融化了女主人几个小时的心血,让大家喝得其乐融融,多么和睦温馨的场面啊!很多时候女人到男人单位或者医院里去看望男人(最近的例子便是《男儿本色》中余文乐的女朋友),也喜欢拎一钵煲好的靓汤去,然后男人还把这钵靓汤分给同事喝,这都是香港电影中常见的场景。

香港人还喜欢消夜,因为他们的夜生活比较丰富,玩到深夜一两点钟简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简直就是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开工。像《性工作者十日谈》中的那些舞小姐,吃消夜其实也就跟吃平常人的三餐一样,只是不知道这到底是她们的第二餐还是第三餐。香港人消夜的时候还经常吃火锅,最有趣的便是《有情饮水饱》中的梁朝伟了,仅仅请大家吃一顿火锅,花了不过区区几千港币而已,就把他心疼成那样,在大家都欢庆干杯的时候一个人愁眉苦脸,哪里像是一个拥有上亿美元资产的大投资家。

二、厨艺篇:

光吃美食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知道那是怎么做的,但电影毕竟不是厨艺节目,所以不会像刘仪伟老师在《天天饮食》中那样将作菜的过程剖析得那么细致。但看了《食神》之后,你还是会对学习厨艺产生极大的兴趣,梦想自己有一天能用“降龙十八炒”、“打狗铲”和深厚的内力做出豪华奢侈的“佛跳墙”和催人泪下的“黯然销魂饭”。将各路武功绝学融入到最后的厨艺比拼中,以至于这部电影更像是一场比武大会。2007年初,善于模仿的王晶也推出了一部《美女食神》,一头一尾的两场厨艺大赛完全就是《食神》的翻版,但“美女+美食”的绝佳组合还是可以让人垂涎三尺的。

同样能够刺激感官的还有《满汉全席》,普普通通的做菜过程到了熊欣欣这样的武学高手手中,也就变成了一场功夫秀了。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影片最后所端上来的一道道满汉全席中的美味佳肴,造型无比精心别致,实实在在地成就了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另外像《铁猴子》中的甄子丹和于荣光,也各自露了一手炒菜和刀削面的绝活,两大武林高手做起菜来同样不含糊。

可惜的是《魔幻厨房》打着做菜的招牌,实则讲述的却是男女之间的感情,里面的厨艺展示反倒成了附带的东西。而最令人佩服的是《大事件》中的任贤齐和尤勇,外面包围了几百个荷枪实弹的警察,他们反倒有闲情在屋里比拼起厨艺来。临危不惧,实乃大将之风也!

三、大吃篇:

看了前面的那么多美食,自然是口水直滴,下面的任务便是吃了。能吃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大吃特吃就显得不太正常了。说起这个来,大家一定会想到《合约男女》中的郑秀文,一个为情所困的女人,化悲痛为食量,拼命地用各种美食来填充自己日益增大的胃,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吃成了一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为世人所嘲讽。所以这样折磨自己肯定是不可取的,食物到了她嘴里也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成了一个发泄的工具。杜琪峰将这种理念延续到《我左眼见到鬼》中的那个好吃鬼身上,让她继续胡吃海喝,结果还连累了无辜的凡人。

大吃特吃的时候最难看的便是她的吃相了,也许平时的她还是个淑女装扮,穿着高跟鞋,走着时装步,但吃起大龙虾,啃起大螃蟹的时候就丝毫没有淑女风范了。狼吞虎咽,双手并用,贪婪地“摧残”着眼前的那些美味。还是学学人家Maggie Q吧,任凭同桌的那群饮食男女吃得多么狂乱,她都一如既往地轻弹自己纤细的兰花指,优雅地拨弄着眼前那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螃蟹葬身于这样的美女腹中,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当然真正吃得多又吃得健康的还是《杀手之王》中的李连杰,虽然他能在一眨眼的功夫消灭掉十几笼叉烧包,但还是点了满满一桌子菜,这是练武之人所需,“吃一顿可以抵得上三天”,这顿吃得饱接下来的三天都可以不进食,多么经济划算啊。

四、浪费篇:

“糟蹋粮食”,别看《七剑》中的“风火连城”平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但此时却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现代都市人真的是太糟蹋粮食了,他们太在乎口味,在乎自己的心情,完全不顾农民伯伯们的辛勤劳动。很多电影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满满一桌菜,根本没动几筷子,甚至动都没动,就因为某个突然事件的发生而被白白浪费了。比如说《龙在边缘》中的古天乐和万绮雯吧,本来两人是准备动筷子吃饭的,然而瞬间爆发的情欲很快便压过了并不十分强烈的食欲,让他们视满桌食物为无物,只顾着亲热起来。等到尹天照进来打断他们的时候,万绮雯又说道:“我去洗碗了!”其实他们根本还没吃什么呢!

最“触目惊心”的一幕莫过于《呖咕呖咕对对碰》中的聚餐了,就是一个代表了男对女感情的鸡腿,在众人的筷子中间传来传去,结果谁也没吃到,还导致每个人都拿着一盘菜往地下泼,真是对粮食的极大浪费,也许是香港人生活太优越了,根本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

要想制止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还得由《英雄本色2》中的周润发亲自出马,用枪指着你的头逼着你将粮食一粒粒地捡起来,然后乖乖地吞下去,因为“饭也是有感情的”,不能让它们“伤心落泪”。

五、餐桌对峙篇:

很多时候,吃饭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要解决的却是餐桌上众人间的种种矛盾。在贺岁片的结尾,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饭,任何矛盾也都解决了,黄百鸣的《家有喜事》和《大富之家》都遵循了这个套路,而1991年香港群星为华东水灾筹款的《豪门夜宴》也让尖锐的家庭矛盾在热热闹闹的街头大排挡聚餐中化为云烟。在这里,电影再次成了逃避现实的工具,被装扮为一场聚集了众多明星的狂欢盛宴。

但往往许多矛盾是无法通过吃饭喝酒来解决的,说是和解宴,到了最后说不定越谈越僵,彻底决裂,《英雄好汉》中周润发和万梓良便是如此,即使旁边有个高级督察当和事佬都不行。而《古惑女决战江湖》中,和解宴更是成了一场鸿门宴,女服务生送上来的不是一锅美食,而是一锅强酸。对方根本没有诚意来和解,就是想置你于死地,遇上这样阴险毒辣的对手,真的需要多加提防。

“最后的晚餐”原本指的是达芬奇的名画,表达了对基督耶稣的同情和对叛徒犹大的愤怒,由于其中的深刻内涵,自然成为许多艺术媒介长期引用的对象。而在《枪火》当中,这个最后的晚餐就是为吕颂贤送行的,虽然他为保护老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犯下了勾引大嫂这样一条“杀无赦”之罪,被社团派此前同为老大“保镖”的黄秋生追杀。五个“保镖”虽然相处时间甚短,但却在一次次的生死经历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那个小餐馆进行的最后晚餐中,尽管社团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餐桌上发生的一切,但他们还是用自己的机智骗过了社团,救了这位犯了“大罪”的小弟。杜琪峰用非常冷峻的镜头语言表现了这顿饭,每个人都吃得表情凝重,仿佛只食其物,不知其味。因为他们明白,即使吕颂贤没死,在今后的岁月里,像这样大家一起吃饭的机会也不会再有了,所以这也是兄弟情深的最后体现。

好了,说了这么多,自己的肚子也饿了,哪天如果有钱杀到香港去,非得按照蔡澜先生的美食地图尝遍港岛美食,大吃特吃不浪费,顺便学点厨艺回来,只是希望别碰到两帮黑道人马在餐厅里针锋相对。

2.住在香港——香港电影中的住宿

香港人多地狭,房价之高居世界大城市前列。“现在一般家庭住50—80平方米,价格在150—350万港元。基本上都在银行借款,分10—25年还。1997年后,香港经济大滑坡,恒指从18000多点跌到6500多点,房价也下跌了70%,很多原来600万元的房子(70平米左右)跌到180万元(每平米25000左右)。这两年香港经济好转,房价又升了40%,一些房子又要300多万了。”其实对于我们这些经常看香港电影的影迷来说,香港房价实在是高得离谱,简直让我们望而兴叹。下面就让我们在电影中感受一下香港的住宿文化吧。

一、贫民屋村:

“几十年以来,港府为穷人盖了很多楼房,正因为有这种公共屋村,所以像香港网络红人巴士阿叔这样每月只有1600元综合援助的穷人,不至于流落街头,他在元朗有一间33平方的小屋。目前香港共有一百六十七个租住公营屋村及一百五十个居屋屋苑分布港九、新界各地,住户人数相当于本港一半人口。至九十年代初,香港政府更致力发展新市镇,兴建一些设施完善的公营房屋,令市民的居住环境更趋舒适。目前香港己有九个新市镇,包括沙田、东涌和马鞍山等。”

香港电影是最草根的电影,草根到经常会出现贫民住宿的地方,像深水涉就被称为“香港的贫民区”。极具草根精神的《古惑仔》系列中,陈浩南便与兄弟们都住在“屋村”,也就是由几座超级大居民楼组成的几十个超级大四合院所拼凑出来的,这些供不起楼的贫穷老百姓,只有在这破旧的地方凑合着住了。《只手遮天》那一集中还出现了陈浩南在屋村被东星上百人持刀追杀的场面,然后牧师一声令下,比对方多出几倍的村民全都围了上来,这阵势,连平时飞扬跋扈的乌鸦都不得不低头。所以说,住贫民区也有住贫民区的好处,老街坊老邻居们显然靠得更拢,来往更密切,也更有人情味,不像那些住在高楼大厦的都市白领,人际关系疏离,上上下下的电梯是他们唯一可以交流的空间,但出了电梯后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有如陌路人一般,所以有人做了一年的隔壁邻居说不到三句话也不是稀奇的事。

陈果也在他的“香港三部曲”中向我们展示了香港灯红酒绿背后更为真实的一面,《香港制造》便借着两个在公共屋村成长的男女边缘青少年,反映出他们犹如被囚禁般的生活,以暴力对寻不到出路作为他们的发泄。占香港人口一半的屋村人,诞生了这愤怒的一代。而《细路祥》中出现的也是密密层层的旧楼,不过不是屋村那种。祥仔的父母在香港一条普通街道旁开有一家小餐馆,8岁的他每天穿越窄而曲的深巷,给各种各样的人送快餐,送快餐的过程中还在贫民窟中偶遇了偷渡而来的大陆妹阿芬。小姑娘和她全家都住在更为阴暗潮湿的破旧房子里,以帮人洗碗为生,不愧为香港社会中最底层的群体。

《香港有个好莱坞》中再次用大量画面展现了香港最后一个旧式屋村——大磡村的恶劣环境:潮湿粗砺的路面、拥挤狭窄的小巷、破败不堪的棚屋、五花八门的广告、纵横交错的电线……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过着有气无力、苟延残喘的生活。大磡村对面的好莱坞大厦,则象征着另一种文明,与破败的屋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影片的最后,大磡村终于被拆除了,香港贫民的旧式屋村时代也走到了尽头,但政府公屋的供应还是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数量。香港政府对于基层民众利益的关注,在丰富公共资源和各类公屋新的建设等方面所给予的土地政策支撑,正是香港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和稳定之源。

二、富人豪宅:

穷人住屋村,而香港的有钱人大多都住香港岛,港岛半山区、跑马地、港岛南区的浅水湾、石澳都是富人居住的地方,很多高级楼宇、豪宅、别墅都集中在这里,其中“深水湾豪宅”是我们在电影中最常听到的名词。深水湾位于香港南区南岸中部,是香港的一个游泳海滩,位于浅水湾之西北,南朗山以东,除了泳滩外附近亦有不少高尚住宅,不少香港富豪例如李嘉诚、嘉道理家族皆居住在深水湾。其中李嘉诚住的房子,仍是1962年结婚前购置的深水湾独立洋房,四十多年一如既往,这位香港第一富豪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铺张奢华。而也许正是因为李嘉诚的存在,“深水湾豪宅”的名头才比“浅水湾豪宅”叫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