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5088400000006

第6章 寻找那些幸福的好妈妈

当母亲真好,让妈妈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优缺点,还有很多的潜能。

好妈妈的幸福

苏有朋继在微博上发起“你与父母仅有的相处时光”话题之后,在母亲节前夕又发起“幸福瞬间照片接力”活动,希望通过网络的庞大力量,征集网友与父母、亲人的温馨合影,苏有朋以身作则发了与母亲一起的幸福旧照,希望能由此话题引起终日忙于奔波的人群对已渐渐年老的父母的关注与关爱。

那些幸福的瞬间即便没有照片留下,也会一直徜徉在每个母亲和孩子的内心里。有位妈妈说:当妈妈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瞬间都让妈妈感动,在这个世界上,女儿是唯一真正需要依赖妈妈的人,无法分离得就像另一个自己。当母亲真好,让妈妈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优缺点,还有很多的潜能。

没关系,我还是一样的喜欢你!

在陪孩子一块读书的妈妈那里,幸福的味道是美妙的!

有一天,妈妈忙着闺女上床去睡觉,无意中碰着了她的脸,她赶紧查看,忙不迭地道歉,小女儿却悠悠地、柔柔地道:“没关系,我还是一样的喜欢你!”

瞬间,妈妈整个人都酥了,感动得热泪盈眶……

忽然这位妈妈又觉得哪不对劲儿: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于是向小女儿问道:“这是哪本书里的话来着?”

女儿说:“《月亮,生日快乐》。”妈妈恍然大悟,转而庆幸,这本书没白买!

我的爱有世界那么大

“记得去年冬天,我带着不到2岁半的女儿去逛超市。刚出小区门口,对面的大风扑了过来,女儿顺势趴在我的肩膀上,突然用柔柔的声音对我说:我爱你,这爱像风那么强劲。虽然声音不大,但我没想到表述出这样一句有力量的话语来。引得刚好经过身边的行人回望,我当时根本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累,只有一股幸福的暖流瞬间流遍全身。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亲子阅读带给我的惊喜。

《我的爱有世界那么大》——我爱你,我的爱有世界那么大。我爱你,这爱深得跟海差不多。我爱你,这爱像太阳一样亮。我爱你,我知道,你也爱我!我爱你,这爱蓝盈盈像天空。我爱你,这爱像日子般长久。我爱你,这爱高得像山岗。我是多么多么地爱你!我爱你,这爱像风那么强劲。我爱你,这爱像露水般滋润。我爱你,这爱仿佛遥远的星星。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

一个故事一个爱

每天晚上睡前讲故事是女儿和我的一个习惯,平时下班回来感觉一身疲惫,一躺到床上就想睡了,可女儿说什么也不肯,就是要讲了才睡,更累的是她要我讲的故事都得是我编出来的。不过有一天我感冒得厉害,早早地就躺在了床上休息,女儿和外婆在楼下玩好了上来睡觉,竟然让我想象不到的乖,不但没有让我给她讲故事,而且还说:“妈妈生病了我来给妈妈讲故事。”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讲着那不完整的故事,我欣慰,女儿懂得关心妈妈了。那以后,女儿和我之间就有了约定,平时妈妈讲故事给她听,妈妈生病时宝宝讲故事给妈妈听。

孤独、走廊与黑黑的故事

同样是《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这本书,一百个孩子读它,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结果。看看这位妈妈的经历:

最近自己忙着“种菜偷菜”的,把大牛给忽视了!今天,大牛郑重其事地对我讲:“妈妈,别玩电脑了,我好孤独!”

哈哈!把我给乐的,这小家伙居然用了“孤独”这个词,太有意思了!?

“孤独”一词源于一个故事和一本图画书《孤独的小树》。

他居然会拿来用,而且用得恰如其分,说明我家大牛已经理解了“孤独”的含义。

我立刻放下了爱不释手的游戏,陪孩子玩了起来。

过了一会他又要看书,自己拿了小凳子放在书架前,小脚踩上去,努力的伸手去够。好不容易拿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当他看到“走廊”一词,兴奋地说:“那本书里有走廊”,说完又踩到小凳子上寻找那本有“走廊”一词的书。在这里,《一个黑黑的故事》。从第一页开始,儿子就自己在读:

从前,有个荒野,有猫头鹰(自己加的,画面中有,文字没有)

我连忙更正,被他拒绝,妈妈你别说啊!

荒野上有片树林,树林里有个房子,房子的正面有个门,门后面有个厅,厅里面有楼梯,楼梯上面是走廊。(他高兴地说:“妈妈走廊在这里!”我高兴地说:“看见了!”)

走廊的尽头是帘子,帘子后面有个橱柜,橱柜里有个角落,角落里有个盒子,盒子里有个老鼠。

全部复述下来了,内容基本都正确。之前都是我讲给他听,偶尔填空式的问问。

今天可是宝贝自己在读书。太棒了!

让人温暖的云朵面包

有些经典图画书会让宝宝反复的看很久。每个时期读它,感觉都会不同。

一位妈妈再次给女儿讲《云朵面包》时,发现她竟然不用看图画,就能背下故事内容了。换成她给妈妈讲书啦!这让妈妈感到很惊喜!

这是一本关于家的图画书,温馨而又动人,既能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又能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爱的绘本。

下雨天的早晨,一片阴霾,两个穿着黄雨衣的孩子,让阴天变得可爱。于是奇迹发生了,挂在树上的云朵被孩子摘回了家。浪漫的妈妈把云朵揉进面团里,做成了云朵面包。吃了云朵面包的“我们”,竟然飞了起来。

面包带着我们飞向被塞在车上,挤成沙丁鱼似的爸爸,爸爸也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了,像只大鸟,最幸运的是,云朵面包让爸爸今天刚好没有迟到。

天仍然下着雨,生活还是依旧,但因为有了云朵面包,因为有了童话的神奇,心情却明媚得飞了起来。雨停了,云朵被阳光染成了粉色,孩子们吃着好吃的云朵面包。有童话,有诗意,一切皆有可能……

在阅读过程中,女儿会在满是公交车的街道,找到爸爸所在的位置。每当读到最后,兄弟俩坐在屋顶上吃云朵面包时,女儿都会露出馋嘴的样子。现在女儿每天晚上都会对爸爸说:“爸爸上班辛苦了。”

这本书让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生活所带来的温馨。而亲情这个主题,将带给孩子一生的感动。这就是幸福的来源。周国平在《论幸福》一文中说: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和上帝差不多,只存在于相信它的人心中。幸福还喜欢捉迷藏。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们前去寻找它。

胜过好老师的妈妈们

爱阅读的孩子成绩好——尹建莉手中的神奇魔杖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仿佛在不经意间畅销全中国。其中尹建莉老师提到了一根“魔杖”,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魔杖”是什么,尹建莉老师说:就是课外阅读。

她描述到: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缺乏阅读的坏处是什么?他说:“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几位苦恼的家长来找尹建莉老师,说他们的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学习也很努力,可就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如人意。每当这种时候,尹老师总会问一下孩子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出所料,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可能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却能做到后来者居上,到真正想学的时候,潜力就不可阻挡了。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它真的像一根魔杖,越来越显示出神奇的作用。

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他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力羸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竞争面前,他更多地体会着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

如果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那就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3岁前就让孩子爱上阅读——袁爱玲成功家教的秘密

4岁就能轻轻松松地阅读书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会有读书欲,而且进入小学后,也会以读书为乐。读书与学习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越是喜欢读书的孩子,其学习能力越强。

袁爱玲教授的女儿4岁时就已完全过了阅读关,5岁入小学。女儿读了小学后,见同学们背生词表吃力的样子,回来问妈妈:“我是怎么学会认字的呢?好像一点儿也不痛苦。嗯,就像不知道自己怎么学会说话的一样。”袁爱玲笑道:“你那时候小,是无意识地学,所以快乐;现在小学生背生字,是有意识地学,要靠意志去努力,学习就成了刻苦的事儿。”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读书的小孩是幸福的。他们有热情,具备适应性,比其他孩子更快乐。虽然不是说孩子从小读书就可以成为天才,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上了小学才开始读书的孩子,在学习知识上是不幸的,他们感到难以应付。所以,想要培育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尽早地让孩子读书。但我们要强调,不是因为孩子聪明才让他尽早读书——这种传统想法耽搁了许多孩子——而是从小就读书,才能使孩子更早地具备阅读能力,而具备了阅读能力的孩子才会变得优秀。

袁爱玲教授的女儿拿到小学课本的一周,就把整本书读完了。她拍拍书,疑惑地对妈妈说:“书这么薄,为什么要学一学期呀?”作业根本不用带回家,三下五除二,在学校里就写完了。

在女儿的小学时代,整天苦恼的是没人跟她玩。打电话叫了张三来家里,才玩一会儿,家长找来了,说作业没完成。又打电话叫来李四,结果家长也找上门来要孩子回家写作业。

虽然是玩过小学的,但女儿成绩优秀,还读了大量课外书,最终以全校第二名、全天河区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华南师大附中,后来又被编入奥林匹克班。

袁爱玲教授觉得,在5岁前培育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尤其是对阅读的热爱,后来几乎完全放手不用再管了,孩子就像鼓满风帆的船,能够乘风破浪,一日千里了。

袁爱玲教授说:“进行早期教育,要注重早早地让孩子认字并培育她的读书兴趣,此后好像再没有做什么大的努力了。”她说:“除了早期教育比较重视外,真的没再为孩子做什么。早期教育抓好了,父母几乎可以放手不管孩子了。你想想,孩子爱上了读书,还愁成绩不好吗?她读了那么多书,理解能力自然好,不管是人际交往的技巧,还是做人的道理,她都能从书上学到。”

再忙也能教出好孩子——彤彤一家的阅读经

彤彤妈在她的《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一书中说:课外阅读是促使孩子学习飞跃的“魔杖”,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一旦孩子进入了课外阅读这条轻轨,迷人的好风景就一路扑面而来了。阅读使孩子变得“睿智博学”、“文采奕奕”,一手轻松好文章让人刮目相看。

彤彤妈的女儿在作文比赛中经常获奖,别人都以为她家孩子报了什么辅导班。其实,这一切得益于彤彤酷爱读书的习惯。有一位爸爸对彤彤妈说:我们家里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什么课外书,平时我们不太看书,孩子作业多也顾不上看别的书。

而彤彤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她的父母都是嗜书如命的人,家里最骄傲的财富就是那两千多册书籍。父母也经常带她去书店和图书馆,每当彤彤写完作业,她都会津津有味地读起那些课外书。全家人都爱读书,电视竟成了家里利用率最低的电器了。

让孩子喜欢读书,并且引导孩子读好书,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在彤彤小的时候,彤彤妈在孩子边玩的时候边给孩子朗读故事,并不会强求孩子做什么。渐渐得孩子就开始跟在妈妈身边一起读书了。在上小学的时候,彤彤的识字量越来越大,可以自己看书了。由此延展到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上。孩子常常是书不离手,在书里,彤彤体验到了故事的快乐、有趣的科学和做人的道理。

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看“闲书”会耽误学习。对此,彤彤妈从来不认为阅读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由于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现在她已经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爱的神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

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200名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名已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名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迟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爱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