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女孩一早醒来对妈妈说:“我梦到一个大怪物,它要吃了我,我害怕极了!”。妈妈当时就想到了一本书《走开,绿色的大怪物》。这就是一本帮助孩子驱散恐惧的绘本。
这本书的文字很简单,没有什么文字。打开每一页,绿色大怪物都会有一个与形状和色彩有关的变化:黄色大眼睛、绿色鼻子、血盆大口、鲨鱼般的牙齿。巨大的绿色怪物就这样出现了,然后又走开。
小女孩捧着它,很快就被封面上的镭射效果所吸引。于是母女两个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开始读出来。开始阅读时,怪物的每一次变化,都会让那个小女孩惊奇不已。她等不及妈妈读完字,就准备翻下一页来看。没一会就读完了,小女孩却让妈妈再读几遍。睡觉前,妈妈问她:“你还害怕大怪物吗?”女儿笑着说:“不害怕啦!我说可以时,它才能回来呢!”
一本好的图画书就把小女孩的恐惧全都赶跑了。而且,是由她自己赶走的。正如书评里讲到的“一方面,怪物因为形体特征的怪异而引起孩子的恐惧;另一方面,怪物又因为是新奇有趣的事物而让孩子试图亲近。这很像我们听鬼故事的心理,既害怕,又想听。”
读绘本是解决情绪问题的非常好的办法。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孩子换个角度,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他害怕的东西,他(她)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再比如《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
从前,有一片黑黑、黑黑的荒野。
荒野上,有一片黑黑、黑黑的树林。
树林里,有一座黑黑、黑黑的房子。
房子的正面,有一扇黑黑、黑黑的门。
门后面,有一个黑黑、黑黑的厅。
厅里面,有一段黑黑、黑黑的楼梯。
楼梯上面,有一条黑黑、黑黑的走廊。
走廊的尽头,有一块黑黑、黑黑的帘子。
帘子后面,有一个黑黑、黑黑的房间。
房间里面,有一个黑黑、黑黑的橱柜。
橱柜里,有一个黑黑、黑黑的角落。
角落里,有一个黑黑、黑黑的盒子。
盒子里,有……
到底是什么?在这种氛围下,孩子再一次体会到了恐惧的情绪。在谜底揭晓的一瞬间发现,盒子里居然是一只小老鼠!本来一路上提心吊胆、神经绷得紧紧的孩子,在看到这个结尾后会长长地舒上一口气,然后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笑过之后,孩子心里就种下了这样的想法:原来看似恐惧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啊!这个时候,不妨给孩子更多的引导:告诉他们,害怕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也会害怕。不过,看起来害怕的东西,有可能也就是只小小的老鼠而已。说不定你在害怕它的同时,它更害怕你呢!
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思维是教育的基础。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更看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比如,有的孩子会不断地把沙子舀进小桶里,往下压实,再倒出来。还有的孩子喜欢把手中的娃娃举得尽可能高,然后再把娃娃从垂直的高度往地板上坠下来。在持续两个多月里,他会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动作。在这段期间,手里有其他的玩具时,他也会这样做。这种反复出现的各式各样的行为模式到底反映了幼儿什么样的认知兴趣?体现了幼儿在理解周围世界上做着如何的努力呢?
研究者们总结出多种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的行为模式,每一类幼儿行为的背后都有与之相关的幼儿认知内涵。这项研究就是要寻找幼儿自发思维与行为的共性与发展顺序。比如上面提到的幼儿,为什么会不断地把沙子舀到小桶里,压实了,再倒掉?这种行为就是覆盖和容纳这一模式的反映,表现了幼儿对空间概念的兴趣和理解。幼儿把某一样东西放进一个容器里,或把一件东西塞进另一个物体里,很多的行为都表达了幼儿对类似的概念或对这种行为的能力感兴趣。那个把玩具娃娃举高用坠下的孩子,其实是在探究物体的高度,体验与之相关的下坠的感觉,正如孩子们在淘气城里面经常玩的“蹦蹦床”时所体验到的,这就是动态垂直模式的表现形式。这些行为模式可以转换成我们比较熟悉的语言概念,如上、下、动、静、里、外、显、隐、大、小、来、去等。幼儿的认知过程就融合在包涵这些概念的活动中。
当我们与孩子同在的时候,我们不仅会看见孩子眼中的世界,同时也会见到孩子内心的世界。
阅读解码,理解儿童的心灵
有一本图画书《等一会儿,聪聪》,它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却与现实很相类的故事。大人们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做什么、想什么都不重要。故事里的孩子一次次呼唤自己的爸爸妈妈,得到的回答总是“等一会儿,聪聪。”结果聪聪不仅被怪兽吃掉,而且怪兽还看了聪聪的图书,玩了聪聪的玩具,吃掉了聪聪的晚餐、睡到了聪聪的床上,到这时候妈妈还很认真地对怪兽说:聪聪,晚安。这样的情感疏忽不能不说是一种伤害,而这样的情感疏忽在大人看来似乎很平常。
当孩子的情感长期处于一种疏忽状态,他们就不再理解成人的世界。同样,我们在理解孩子的内心时也会茫然无措。而育儿中有太多的密码需要我们去了解。
一个四岁的男孩正在复述他最喜欢的故事《晚餐时分》。在故事里各种动物依次出场,并吞掉前面另一个动物。它们是:苍蝇、青蛙、老鹰、猩猩、老虎、鳄鱼和鲨鱼。小男孩边复述故事边模仿动物的叫声:“我要吃了你,拿你当我的晚餐。”后来,小男孩借助于一套动物玩具,把这个故事又表演了一遍。他把动物从小到大排列好,从小兔子开始到大象时结束,并未给每个动物配上台词。最后他告诉老师:“他们必须吃掉比自己小的动物,否者就进不到里面了。”
这是一个含有包裹行为模式的故事,即许多事物被包在里面的概念。相关联的是大小、合适、内部等表现内容。故事里每一个概念或段落的重复有助于形成幼儿的排序思维,重复和模式化的故事文本有助于幼儿预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并让他们有兴趣创编新故事。
在上文曾提到过《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这本书,充分表现了插图和凝练的语言魅力。这也是一个跟“内部”有关的故事。在文字中猫并不受关注,但是它却是每页插图中都会出现的主角,有时这个主角黑猫隐藏在黑黑的场景中很难被发现到,但幼儿的敏锐的观察力却很少把它漏掉。而书中那些令人着迷的重复与期望,是每个阅读者都熟悉并乐于接受的。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在听过这个故事许多遍以后,自己做了本书。她把4张纸用订书钉钉在一起,在每张纸上画了一个圆形。然后由成人帮助她在书上的每页写下她要表达的词语:黑色的书一作者——黑房子——黑老鼠——黑猫——结束。
这个例子说明那些被某个故事和想法深深吸引住的幼儿,当他们的已有观念与新的概念相匹配时,这些概念就会进一步扩展。幼儿需要的是素材和信息,而成人需要的是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并支持他们的努力与兴趣。
研究者在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索了极其丰富的概念。它们包括容积、空间顺序、大小、形状、高度、角度、周长、数、分类、时间、对应、位置、估算、转换、加法、长度、平衡、距离、对称、物质的性质、原因、结果、功能关系、旋转、颜色、磁力、重力、弧线、速度、变化及自然科学等。对幼儿来说,探索性游戏是其科学兴趣的源泉。孩子在成长时期,他们在玩沙子、戏水、搭积木或阅读等活动时经常表现出一种能解释自己的观察并验证自己想法的能力。
比如当父母为孩子榨果汁时,孩子可能会发现电动榨汁机非常好玩。机器转的越来越快,而大的东西会越来越小。通过对旋转、大与小的变化的观察,会进一步发展孩子对原因、结果、功能依赖等关系的探究。与旋转认知有关系的活动还有观察车轮、拧水龙头、拧螺丝及陪孩子走圈等。在这个过程中,有经验的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互动关系,并对幼儿的活动给与密切的关注,幼儿对待事物的兴趣与注意时间才会持久下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给与持续的关注与协助,这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父母应尽量做一个陪伴者、协助者和观察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解读出那些曾被我们自己遗忘的儿童的心灵。
同样,当人们把潜在的教育内容以不同的主题及其组合,用儿童文学(包括绘本)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可以使幼儿看到、听到、触摸到、感觉到、猜测到、游戏到……幼儿的早期阅读与他们的认知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父母如果多了解一些幼儿的行为模式与认知发展的关联,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儿童,陪伴孩子阅读是极其有益的。那些陪孩子看书、读书给孩子听的父母所发现的秘密大多源于此。
打翻饮料瓶的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一次吃饭的时候,科学家的女儿不小心把饮料瓶子打翻了,饮料洒在了桌子上。这时,他和太太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就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继续吃饭。女儿从容利落地把饮料瓶扶起来,把桌子和地板擦干净。过后,女儿感激地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在我犯错误的时候,你们并没有批评我,也没有大惊小怪,你们给了我成长的空间。”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好的回应:我们相信你能够处理好。
第二个版本:一次,科学家到朋友家去做客。吃饭的时候,朋友家一个七岁小男孩不小心把饮料瓶打翻了,朋友夫妇刚要发作,科学家立刻把他自己的饮料瓶也打翻了,朋友看了他这个动作明白了,没有再去指责孩子。小男孩很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自己把饮料弄干净。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了小男孩一个很好的回应:让孩子知道,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会有失误、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个版本:在这位科学家小时候的一天,他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瓶牛奶,结果没拿稳,牛奶瓶打在厨房的地上,摔碎了。妈妈听到了声音,来到厨房,见瓶子摔碎在地上,牛奶流了一地,说了一句:“你从来没有玩过牛奶瓶摔倒厨房地上是什么样子的吧?不过你要注意安全,手不要被玻璃划破,玩一会吧。”
过了一会,妈妈对他说:“你可以选择用抹布、用海绵或用拖把来把地板打扫干净,你自己决定吧!”于是他就选择了一样工具把地板擦干净了。之后,妈妈说:“看来,是你的小手拿不住这个瓶子,来,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练习用你的小手拿瓶子,试试怎么样拿得稳。”母亲的回应把它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游戏和让孩子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