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5087600000022

第22章 行为心理常识(1)

逆向思维

关于逆向思维,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你在做选择题时,如果不知道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是否会把那些能够肯定是错误的答案找出来,而后将其一一排除掉,剩下的就一定是正确的。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不仅在做题的时候表现出其独特魅力,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它都可以大显身手。

有一所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智力竞赛。当又一年的智力竞赛拉开帷幕时,前来报名参加比赛的学生比往年多了很多,竞争更加激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淘汰,6名“最聪明”的学生被选了出来进入决赛。众人拭目以待。

6名参加决赛的选手被带进了教学楼的第一层,校长指指6间教室,又指指大门,对他们说道:“现在你们将被分别关在这6间教室里,门外有人把守。你们要想办法只说一句话就让门外的警卫把你放出来,不过必须遵循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不得硬闯出门;第二,即便被放出来,也不能让警卫跟着你。”

6名选手各自走进一间教室,都忙着思考用怎样的一句话才能让警卫放自己走出大门。然而,时间一秒秒地流逝,不觉间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却始终不见房间中的选手有什么动静。又过了一会儿,有个选手透过房门的玻璃窗,很惭愧地低声对警卫说:“警卫叔叔,这比赛实在太难了,我想弃权了,请您让我出去吧。”警卫听后,把房门打开,让他出来了。看着这个临阵脱逃的选手沮丧地走出了大门,警卫惋惜地摇摇头。

众人也感到惋惜,不过,一走出大门,那个选手沮丧的表情一下子不见了,他随即又转身走回大厅,来到校长跟前说:“您看,我办到了!”校长高兴地说:“孩子,你是这次竞赛的胜出者!”

是否应该为孩子的胜利鼓掌呢?跳出常规,尝试逆向思维,学会以退为进,胜利竟来得如此轻松。

“逆向思维”始终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它与成败有着很大的关联。

一位中国人移民到了美国,因官司缠身而对其律师说:“我们是否应该找个时间把法官约出来坐坐,或者给他送点礼?”律师一听,忙阻止道:“万万不可,如果你向法官送礼,你的官司必败无疑!”中国人对此表示不解,律师解释说:“你送礼不正说明你理亏吗?”

过了几天,律师打电话给他的当事人说:“先生,我们的官司打赢了。”那位中国人平静地说:“哦,我早就知道了。”律师奇怪地问:“哦?但是,结果才刚刚出来呀!”中国人说:“是的,因为我给法官送礼了。”那位律师吃惊地说:“怎么可能呢?”那位中国人说:“我的确给法官送礼了,不过,我在邮寄单上写的是对方的名字。”

像这种独辟蹊径的思维模式,你是否也很推崇呢?是的,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寻求突破,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逆向思维,能够使我们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而无法自拔时,不妨停下来,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呢!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由于人们受到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束缚,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通俗地说,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的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这次这样解决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会不由自主地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它容易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是人们创新的一大阻碍。

同时,思维定势还具有明显的个体性,是人通过不断学习得到的知识和反复实践累积的经验而形成的个体独有的认识、认知客观世界的规律。

那么,思维定势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从天花板上悬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离得很远,人站在中间,如果不移动是没有办法同时将两根绳子都抓在手里的,不过他在离绳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滑轮。

然后,他将实验参与者分为两组,并告诉其中一组,不要忽视滑轮的作用;对另外一组,他则什么都没有说。而所有实验参与者的任务都是在两根绳子中间选一处站定不动,然后将两根绳子系在一起。

结果,被告知不可忽视滑轮的那组实验参与者大都想到了将滑轮系到一根绳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荡起来,然后抓住另一根绳子的末端,接着,待滑轮荡到他面前时抓住另一根绳子,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然而,什么也没有被告知道的另一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滑轮的作用,没有成功完成任务。

在实验中,迈克尔对部分参加实验者的指向性的暗示,形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要利用滑轮,从而使他们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另外一组由于缺乏这种思维定势,使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才不容易成功解决问题。这可以说是思维定势帮助人们解决了问题。具体地说,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给人以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避免陷入盲目之中;

2.思维定势具有常规性,能够使我们快速而正确地解决大多数问题;

3.思维定势具有程序化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规范化地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省去了人解决问题时的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它束缚着人的思维,使之不够灵活、不够开放,不利于人们创造力的发挥。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智商测试的成绩都在160左右,属于人们所说的“天才”,他自己也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

有一次,阿西莫夫遇到一位熟识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来回答一道题吧,看看你到底有多聪明。”

阿西莫夫点点头表示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聋哑人,走进一家五金商店,想买几根钉子。他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起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向售货员比划着。售货员立刻拉出一把锤子给他,他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立刻明白聋哑人需要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离开商店,一位盲人又走了进来想买一把剪刀,你猜盲人会怎样做呢?”

“盲人自然会这样做。”阿西莫夫边顺口说着,边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听完后,大笑道:“哈哈,盲人想买剪刀,自然是开口说‘我想买一把剪刀’,他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手势。”

阿西莫夫笑了笑,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输得心悦诚服。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说:“在考你之前,我就算准了你会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实际上,修理工说,受教育多了才不聪明,并不是指知识越多人越笨,而是指人的知识和经验越多了,头脑中的思维定势就越多,这种思维定势会使人的思维僵化呆板。

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荒无人迹的河边只停着一只小船,而这只小船只能承载一个人。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很多人一定都在冥思苦想,那两个人到底怎样过河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分别在河的两岸。如果从两个人在同一边的思维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反之,如果我们能够突破它,正确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人的思维定势强调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然而,当事物发生某些变化,旧的方法不起作用的时候,思维定势使我们忽略了由变化而引起的差异性的存在,阻碍了我们解决问题。这时,唯有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对思维定势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当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被我们接受后就形成新的思维定势。接着,新一轮的创造活动又将从突破这个模式开始。

因此,我们对思维定势的态度不能是全盘肯定,也不能是全部否定,我们要持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让思维定势沿着“形成—突破—形成”的循环过程发展,由此不断地螺旋式上升,而我们的思维能力就能提高、发展,再提高、再发展……这样,“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必将推动着我们一次次取得成就,帮助我们登上一个个人生的巅峰。

两头快中间慢定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做一项工作时,往往是在刚刚开始做和即将完成时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心情愉快几乎无疲劳之感,但是,在中间的一段时间里,操作速度会明显变慢,且疲劳之感异常强烈。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工程心理学家在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后,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把工作进程划分为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预知工作行将结束时的完工突击阶段。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我们就以“朝九晚五”的工作进程来说明这个理论。

在开工阶段,我们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早晨来到工作地点即将开始工作时会感到精力充沛。这时,我们的感知、思维和操作能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在经过较短时间的工作环境适应后,工作效率会稳步上升,直至中午12点左右,这段时间,工作效率将达到全天的最高水平。另外,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一阶段工作效率高,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外,还可能是由于我们主观意识上的这种想法:“任务是不会减少的,与其到下班时赶着完成,还不如趁着一开始精力充沛时就多干一些。”因此,也会在一开始工作时就干劲十足。这就是工作进程为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量的递增,我们的操作便进入了工作进程的第二阶段,即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由于经过了前一阶段的体能和脑力消耗,疲劳感日益加重,意志紧张也开始逐渐减弱,这时,工作能力便会开始走下坡了,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工作效率上不去,也同样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差错率也就越大,从而导致操作中不得不时常中途停止,这又进一步导致了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的下降。

这个阶段中,虽然有吃午饭的间歇,但是这种短暂的休息并不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这是因为吃饭时间太短,并且吃饭时大量的血液参与消化过程,使肌肉和大脑的供血相应减少,更影响了体力和脑力活动水平。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低下,差不多要持续到下午3点左右。

等这一段时间过后,也就是从下午3点左右开始,便进入了工作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工作效率开始逐渐回升,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这是因为出现了短时间的掩盖疲劳效应,因为我们意识到即将迎来下班的时间,我们马上就会结束这一天的疲劳和束缚了,因此身心受到鼓舞,心情开始兴奋。这种兴奋掩盖和抑制了工作上的疲劳,因此,工作效率便出现了一天中的第二次上升。

这个阶段之所以效率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抓紧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因为这已经是完成任务的最后阶段了,今天完不成,就得推到明天了。这时的我们就好比是长跑运动员,虽然快要筋疲力尽了,但是由于终点就在眼前,所以会拼尽全力完成最后的冲刺,因此,速度就会加快。

两头快中间慢定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中国古语常说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比喻生活的松紧与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因为人体不是永动机,没有谁能够持续保持高昂的状态,要想使工作更有效率,就得保证精力充沛,因此,在工作或学习时,都不能搞疲劳战术,而应适当地放松自己的大脑,适当给身体的各个零件一个松弛的机会,因为会松弛才会紧张。我们所要注意的就是要弄清楚自身什么时候是精力充沛的,什么时候会感到疲乏。当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时,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时机尽量多地做事。而一旦感到疲劳、思维迟缓时,就干脆停下来去休息调理,休息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从而使人能够以最高的效率投入到下一个阶段。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休息方式,那就是午休。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有每天午睡的习惯。现在的许多公司也都会把中午休息的时间定得稍微长一些,目的就是使员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为下午更投入地进行工作而养精蓄锐。

蔡戈尼效应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非常爱睡懒觉的作曲家,他总是睡到日上三竿头还不起床。妻子每天早晨都要叫他起床吃早餐,但是却怎么都叫不起来。妻子想每天这样总不是办法,为了改变作曲家的这种习惯,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早晨起床后,作曲家的妻子就坐在钢琴前开始弹奏,弹完一组乐曲的头三个和弦后,曲子便戛然而止。赖床不起的作曲家听到这里,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了,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期待着妻子继续弹奏下去,但是钢琴那边再也没有动静了。忍无可忍的作曲家再也无法在床上躺着了,他迅速起床走到钢琴前坐下,从妻子之前停下的地方开始弹起,一直弹完最后一个和弦。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你正在读一本情节离奇、引人入胜的小说,可是身边的电话铃响了,你不得不接。而接完电话后,却又照旧捧起书来。写信的时候,如果正写到一半时却发现钢笔没有了墨水,这时你是否会随手拿起旁边的一支笔继续写下去呢?也不管这笔是钢笔还是圆珠笔,是蓝色墨水还是黑色墨水,因为写在兴头上时当然会等不及再去找墨色相同或种类相同的笔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心理学上的“蔡戈尼效应”。这个名词源于心理学家蔡戈尼的一个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蔡戈尼找来两组被试者,让这两组被试者同时做相同的数学题,这些数学题并无太大的难度。实验过程中,第一组被试者被确保顺利地完成了演算;而第二组被试者在演算到一半时被突然下令终止。然后,两组被试者都被带到蔡戈尼跟前,蔡戈尼让他们分别回忆各自演算的题目。实验结果显示,第二组被试者明显要比第一组被试者记得清晰。

蔡戈尼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因为那种对未能完成任务的不舒服感觉深刻地存留在了第二组被试者的记忆中,因此久难忘却。而对于那些已经完成任务的第一组人而言,他们对任务的“完成欲”已经得到了满足,因此,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