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5087000000027

第27章 人际交往,巧用心理效应(1)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如果可以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无疑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事半功倍。

晕轮效应——不要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经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这种效应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一样,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因此,晕轮效应也被称为光环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当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开始交往时,通常会由最初的印象决定对彼此的总体看法,而无法准确看出对方的真实品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例如,当你认识到某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缺点时,就会认为这个人其他方面也都不好,在你心目中,这个人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相反,如果当你认识到这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优点时,就会认为这个人其他方面也都是好的,这个人无形之中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更多优秀的品质。

后来,心理学家狄恩为了证明晕轮效应,设计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参加实验的人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包括衣着、长相都很好,有的则一般,有的还很差;其次,让参加实验的人对其评分,并用与魅力无关的词语来对这些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那些照片中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比其他人要高,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理想化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而照片上的无魅力者则各项评分都较低,被赋予的评价也多是贬义的。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诸多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俄国大文豪普希金当年对号称“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一见钟情,并认为娜坦丽容貌惊人,必然也有高尚的品格,于是他不顾劝阻,和娜坦丽结婚。但娜坦丽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她对普希金写的华美诗篇毫无兴趣。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出席一些豪华的宴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晕轮效应无疑让普希金吃尽了苦头。

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定式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晕轮效应。在与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对对方的认知和评价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晕轮效应所影响。晕轮效应在有些时候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比如你若待人诚恳,那么即便你某些方面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相对信任,因为你的诚恳影响了对方对你其他方面的看法。同样,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误区。

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遮掩性

在初次交往时,大部分人很难完全抓住人和事的本质,因为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已经成了我们的思维习惯。这样一来,我们可能会由此盲目地误推出其他特征。比如,恋爱中所说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方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理想中的要求,就觉得对方的其他方面包括思想、情操、性格等都与自己的期望是一致的,觉得对方样样都是好的。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对一个人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事,举不胜举。因此,遮掩性是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

2.表面性

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由于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觉、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所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停留于一些外在特征上。这就会把一些并无内在联系的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以外在形式掩盖了人或事物的内部实质,是晕轮效应最容易产生的阶段。简单地把不同品质和外表贸然地联系到一起,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化的。

3.弥散性

《韩非子说难篇》中讲过一个故事。弥子瑕年轻的时候在卫灵公面前很得宠,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就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探望。按照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是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的。但卫灵公知道后却夸奖弥子瑕孝顺母亲。还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品尝,卫灵公又夸他有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也由不喜爱弥子瑕的外貌而延伸到不喜爱他的其他品质了,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现在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晕轮效应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对方一旦对你有了成见,就会发生“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情况,你的好处也会受到牵连成为坏处,这也是晕轮效应弥散性的体现。

在认识了晕轮效应的三个弊端之后,我们就要掌握一些技巧来尽量避免晕轮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使其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清醒、理智地注意“投射倾向”

“投射倾向”就是说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反映着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对他人产生的知觉往往无形中包含着自己的东西。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不能清醒、理智地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出现晕轮效应,产生各种偏见。比如,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看待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为人十分善良;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的方面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成“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身猜疑心就重。

2.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我们常常说要赢得第一印象,因为如果双方的第一印象好,就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特点。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初次接触获得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虚假性,而第一印象一旦在双方脑海中形成,以后交往中所产生的其他信息也只是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成为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因此,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不要让第一印象给自己和对方造成困扰。

3.不要定格于“刻板印象”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就和“唯利是图”挂钩,但这些往往并不是事实。这就是刻板印象,人们按照预想将人分为不同类型,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人心各不相同,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偏见而来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认识到人个性的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假象,避免产生晕轮效应。

4.不要一味“以貌取人”

一项心理实验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以貌取人”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因此,我们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如果想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就必须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次的东西。

5.力求避免“循环证实”

如果你对一个人存在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不自觉中就会表现在行为举止和态度上,时间一久,对方必定有所察觉,从而对你产生戒备之心。而对方的这种情绪也会流露出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怀疑是正确的。如此循环证实,双方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因此,当与陌生人交往时,要客观地看待对方,丢掉曾经的成见,理智地检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了晕轮效应的影响。

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感觉和评价。晕轮效应常常会掩盖人的本质,使人在交往中产生种种误解。特别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要掌握交往对象的全面信息,不要凭借主观印象轻易开始或结束一段交往,丧失对方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机遇。

投射效应——与人交往莫以己度人

上一篇中我们讲到,避免晕轮效应的第一个技巧就是注意“投射倾向”,在这里,我们不妨细谈一下“投射倾向”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会按照自己的心理特征不自觉地去猜测,认为对方也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征。例如,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就认为别人也一定会喜欢;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以为在别人眼中自己也是很出色、很优秀的……这种行为往往会让我们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做出错误的估计。这样妄自揣度、强加感情给对方,只会影响双方的交往进程。

“投射倾向”即投射效应,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其实质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进行衡量,认为别人的行为是违反常规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是在嫉妒自己。

心理学家罗斯为证实投射效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向参加实验的80名大学生用同样的方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其中有48名大学生同意背着这块大牌子在校园内走动,而且他们认为大部分学生也会愿意这样做;拒绝背着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实验表明,无论是愿意背着牌子走动的学生还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学生,都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学生的身上。

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总是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形成一种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对双方的正常交往产生影响。

投射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物。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物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二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生硬地纳入自己既定的概念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物,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时,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人与人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推测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如果投射效应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得过于严重,其中一方总是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思想转嫁到对方身上,那么既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更不用说有一段好的交往,并将交往深化发展下去了。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不但要从心理上正确对待别人的投射,而且还要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

投射是双向的,当你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在内心评价你。当对方觉得你很优秀或者对自己有威胁时,会不自觉地将他自己具有而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那些性格和态度等投射到你的身上,即认为你有这种性格或恶念。其实,这是对方的一种防御心理。只要能够消除他这种防御心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尽量多理解别人

当我们的缺点给自己造成了困扰,或者遭遇了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感觉到不安、沮丧,这时如果你得知周围的某个人和你有一样的缺点,或者同样遭遇了不愉快的事情,你的心态马上就会得到好转。所以,有时候人们习惯把自己的缺点转移到别人身上,自己的不安与内疚才会在无意识中得到减轻,自己的尊严与安全感也得到了维护。因此,当我们遇到别人错误的投射时,要试着去理解对方。

2.学会放低姿态

当人们在遇到与自己各方面条件相仿的对象时(如年龄、性别、学历等),就会在无意识中产生一种“试比高低”的冲动和欲望。因此,当遇到和自己条件相似的陌生人时,一旦发现他产生了和你比高低的意图,要放低自己的姿态,适当地去赞美他,让对方的心态逐渐平和下来。但需要注意的是,放低姿态不等于丢掉自尊,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3.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在肯尼迪古迪的《怎样让人们变成黄金》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停下来,用数秒钟的时间比较一下,你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事情和关心他人的事情的,然后你就会理解,别人也和你一样。而你一旦掌握了这个诀窍,就会像罗斯福和林肯一样,拥有了做任何事的坚实基础。换言之,和别人相处的关系怎样,完全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替别人着想了。”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目标各不相同,如果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就会理解对方的思想和做法,并且赢得对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