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女人心理全攻略
5086400000018

第18章 守护家庭,守护生命中的幸福(3)

婆婆曾经也是媳妇,媳妇最终也可能会熬成婆婆,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都同为女人,并且共同爱着同一个男人,为了共同爱着的这个男人,为了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彼此宽容一些呢?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呢?

不少婆婆容易患一种“儿媳妇恐惧症”,症状是想到儿子结婚后有一种自己被遗弃的感觉。所以,你如果爱你丈夫,就要试着去爱他的母亲,毕竟你身边这个好男人是她培养的。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爱情的世界里容不下第三个人。但婚姻不是,婚姻的房子里不仅住着你与自己的老公,而且还住着两个大家庭十几口甚至几十口的人。这一点是需要女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明白的道理。

结婚前,觉得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可以什么也不顾地爱得死去活来,爱得轰轰烈烈。但结婚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你一旦完全接受了这个人,也必须接受他的家庭。

刚刚结婚的女人要学会宽容,学着忍让。不能再像小孩子那般的任性,那般的猖狂。

婚姻就像一个橘子,我们想要的、想吃的仅仅是那金灿灿的橘瓣,但是橘皮和橘瓣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售的,无论你愿意与否,它们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选择结婚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你不单单是和你喜欢的人结婚,还要与你爱着的人的背景联姻。你不仅要爱你喜欢的人,还要爱与他有关联的人。因为你爱的人不只属于你,他还属于他的父母和朋友。婚姻的质量不是由婚前的爱情指数决定的,它往往取决于你与他家人相处的态度。因此,选择了婚姻的女人,如果你爱那个男人,就务必学着去接纳他的家人,学着包容忍让。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包括他的家人和朋友……

情绪梳理原则:为孩子包扎心灵的伤口

心理学家指出,当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的时候,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恢复正常并愉悦起来,然后再启发式地帮助孩子梳理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风雨中茁壮成长。

当人的身体受伤之后,为了让它顺利愈合,我们都会将伤口做包扎处理。然而,心理上那种无形的伤口呢?与身体上的伤口相比,心灵的伤口带给人的创伤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需要我们“包扎”,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还不具备自我疗伤的能力,即使一些很小的伤害和打击也能够给孩子造成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为孩子“包扎”心灵的伤口。

那么,父母们应该怎样为孩子包扎伤口呢?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母亲晚上去学校接儿子,发现儿子一直耷拉着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于是,母亲弯下腰轻轻地问:“儿子,妈妈感觉你好像不高兴,对吗?”儿子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那我们去街心花园玩一会儿、散散心,好吗?”儿子马上眼睛一亮,答应了。

在街心公园,母亲陪着儿子玩滑梯和跷跷板。渐渐地,儿子忘记了不快乐,高兴了起来。这时,母亲才问他不开心的原因。原来儿子的数学作业做错了,10道题错了2道,被老师批评了。

母亲听完,拿出纸和笔画了一座小山,并且在半山腰上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5”;然后下方又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6”;然后在半山腰的上方一点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4”。接着,母亲指着半山腰对儿子说:“你看,两个月前你在这里,你做了10道题错了5道。”接着又指着上面那条线对儿子说,“前几天,你做10道错了4道,今天你只错了2道。那么你应该在哪里呢?”

儿子用手指了指“4”那条线上面的位置。母亲接着笑着问道:“那明天呢?”

儿子高兴地抢过母亲手中的笔,在山尖处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0”,说:“我明白了!明天我就会全做对了.”

母亲抱起儿子亲了一口,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与大多数母亲父母不一样,这位母亲并没有在发现孩子不高兴时,立刻着急地询问孩子原因,更没有因内心的焦急而横加指责孩子,而是先想办法让孩子的情绪好起来、解决他的情绪问题,然后才进行询问。相反,如果母亲一看到孩子不高兴,就一味地追问孩子:“你到底怎么了?快说啊!你想急死我吗?”又或者直接指责说:“肯定又是你不乖,被老师批评了,是不是?”如果孩子再一急,哭起来,母亲很有可能接着指责道:“哭什么哭,不许哭!”……这样的做法,虽然也是处于焦急、担忧,但等同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房间里有4扇门,其中有3扇是锁着的,被试者只有找到唯一的那个能打开的门才能出去。在被试者寻找出口的过程中,他们会遭遇一些阻碍,比如被冷水泼、被强光照射、被大声呵斥等。结果,大多数被试者被吓得乱作一团,到处乱跑,不断地去试那些已经试过的门,迟迟找不到出口。

的确,当人的情绪处于不良状态时,其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低于平常水平。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

当你碰上了一些令人不安或出乎意料的事,你是不是也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呢?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有这些感受,这时家长的着急、追问、斥责、命令等都只会让孩子更加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家长想让孩子说出事情的缘由,并且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事情,就必须首先接纳孩子的错误、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好起来。

这正是父母们为孩子包扎心灵伤口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同情、真诚、爱等都是能够让孩子感到被理解、有温暖以及得到支持的方法,值得家长们参考。

此外,当家长们完成伤口包扎后,进一步的梳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够帮助孩子理清受伤的原因,找到避免再次受伤的方法以及塑造健全的心理。

梳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家长们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获得信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各种提问方式,引发孩子思考,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自己去找到解决方法。就像上面的那位母亲一样,通过梳理问题,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培养起孩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禁果效应:把握子女的成长规律

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是被禁止的,反而更加让人关注,使更多的人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越是禁止得严,违禁者也会更加积极地违反。

生活中,有的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不让孩子读闲书,禁止孩子早恋,反对孩子玩网络游戏、聊天,不准孩子逛酒吧、参加舞会等。结果越是禁止得厉害,孩子反而把每一项禁令都触犯个遍,这些都是禁果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很多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孩子变得不好调教了,甚至专门和家长“对着干”。这就是孩子正常的“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孩子开始长大的标志,想要独立的思想越来越明显。想要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大人了,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做是成人,于是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家长来说,也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这是每个孩子正常的生理周期反应。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的。

一个孩子临近考试时决心要努力复习,期末考试打一个翻身仗。他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感觉很疲劳,就决定小小地放纵一下,先看一集电视剧再温习功课。但是,看电视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心里总是不踏实,想着自己还有一些功课没有做完,于是,决心不看电视回到自己房间看书去,就在他快要走进自己房门的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瞬间,已经快要达到顶点的学习热情突然被浇灭,这个孩子撅着嘴小声嘟囔着:“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习了。”

为了感觉自己是有主见的,为了显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话形成抵触和对抗。你让他做的他偏不爱做,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人就是这样,压迫越大,反抗越大。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知道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见的世面越来越广,随之不知道的东西就会增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父母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他们想要强迫自己的父母同意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的孩子,属于“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表看法,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后,家长对待孩子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当然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孩子的毛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的批评是正确的,也会使孩子感到丢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损害,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们的逆反心理。其实,如果能够“反弹琵琶”地运用禁果效应,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洵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都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也不喜欢读书。苏洵多次晓之以理,却没有什么成效。最后,苏洵想了一个办法:

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神秘兮兮地躲进房里读书。孩子好奇地想看看父亲究竟在干什么,可孩子们一来,他就立即将书“藏”起来。孩子们好奇极了,于是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让父亲这么神秘。

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苏轼和苏辙开始研究起书来,并渐渐地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踏上了成才之路。

苏洵“反弹琵琶”地利用禁果效应,来教育孩子,这才将孩子们引导上正轨。试想,如果他当时采用“棍棒”来禁止孩子们,结果恐怕就是完全相反了。生活中,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我们对孩子、学生、下属的教育,都可以借鉴一下苏洵的方式。

从“禁果效应”的消极方面来看,我们还要注意避免陷入“越禁越难禁”的恶性循环。比如性、早恋等,与其禁止它们,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将性和早恋的问题明白地讲解给孩子知道,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瓦拉赫效应: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然而,他成长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几经波折。

一开始,他选择学习文学,结果老师给他的评语是:“……难于造就的文学之才。”然后,他又改学油画,可惜无论他怎样努力,他的油画成绩永远是倒数第一……瓦拉赫做了许多不同的尝试,除了他的化学老师,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他如此“笨拙”,根本无望成才。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严谨踏实,具备很好的实验素质,并将瓦拉赫引上了化学研究之路。

从此,“文学白痴”、“艺术的朽木”变成了化学领域“前程远大”的高才生,并且最终于1910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经营自己的长处才能使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只会使人生贬值,这就是“瓦拉赫效应”。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是有强有弱,在一方面弱势,并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低能,只要能够找到孩子智能的最佳点,并予以经营,就一定能使孩子获得成功。

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数学、逻辑、语言、音乐、空间思维、运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如何实现理想和对待人生中的恐惧与障碍7个方面的能力。这7种能力,每一种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一种能力都能够推动个人去成功。这些智能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优势及不同的优势组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智能的千差万别。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智能卓越,所以他成了科学家;高尔基语言能力非比寻常,所以他成了文学巨匠;凡·高空间思维能力卓著,所以他成了大名鼎鼎的画家……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善于经营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相反,要想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爱因斯坦不能成为画家,高尔基不是科学家,而凡·高也不是文学家。

了解瓦拉赫效应,能够使母亲们免于陷入教育孩子的误区之中。

由于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升学考试压力的存在,许多母亲都会单纯用考试来区分孩子的智力高低,甚至预言孩子未来的成就和贡献。因此,一旦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母亲们就惊恐万分,动辄对孩子严词批评。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每个孩子的智能优势不同,有的孩子在数学和语言方面具有天赋,学习成绩自然就好;而有的孩子在这两方面智能有所欠缺,即使非常努力却仍然表现平平。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在数学和语言方面没有天赋的孩子并不等于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天赋,并不等于未来一定就一无所成。

每一个母亲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不能将分数当做一切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分析孩子表现优秀或表现不佳的原因,从而找到孩子潜能的最佳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这样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一旦通过你的引导,孩子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取得了成绩,就会信心大增,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而且这还会带动孩子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积极性。

生活中,许多母亲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制子女学什么。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扼杀孩子的学习潜能,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因此,做母亲的要想孩子成才,就首先要放手让孩子去接触他喜欢的东西,给他机会找到自己的优势方向。这样,家长们就再也不用为怎样才能让孩子前途光明而发愁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