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何以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注水,是茶壶在上,而茶杯在下?”
住持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只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画画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索良久,终于恍然大悟。惟有不卑不亢地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虚心接受真理,才能把持人生正确的航道,如此一来,才能事事无碍。
如果只是慈悲地对待一切人、一切的有情生命,甚而扩展到一切的存在,还需要担心别人会算计、陷害、打击你?慈悲把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温暖、柔软,把我们融会到一个整体性里,一个没有私欲的整体性里。佛陀不仅仅看到一个无限的整体,而且他用的是一种观照的方式,他没有任何判断,对于一切的众生,在他眼里,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都是存在,而凡是存在,都是一体,众生平等。
佛法在世间会变幻出不同的相貌,但其内在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这是区别佛法与世间法、佛法与外道的标准。
一个觉悟了的人,一切问题、一切问号统统消失、统统不见了;一个拥有安详的人,每一秒钟都散发着他生命的光辉构成他生命的磁场,进入他生命磁场的人,立刻感觉到安详。
人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感觉,无法使我们生命中本来的善发挥出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像瓶子里的水,我们就是花——惟有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我们的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地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李叔同五岁以后,就时常与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他家来念经拜忏。他的家庭中弥漫着一股信佛的倾向。二是西湖佛教氛围的影响。
浙一师离西湖很近,他经常到附近的寺庙里游玩。丛林密集,僧人众多,钟声梵吹时有所闻,这种特有的人文环境,有形无形地强化了他自幼种下的佛化因子,三是周围人的影响。
西湖的美景无数年,今年我独去了虎跑寺,体会一下弘一法师圆寂时留下的“悲欣交集”,不觉几分悲苦之意。
西湖夕影亭上看烟波水面,世事恍若流水,浮生若梦,西湖的笙歌艳舞,如今也已烟消云散。一生不过一瞬,能留住的又有多少?生命只是一个轮回的过程,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呢?岁月荏苒,如梦似幻,人生一世,只在呼吸之间。在我们的生命中,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我相信法师出家,是发菩提心真为生死自行化他觉行圆满,更是一个全新的超越虚幻轮回、开拓生命真实价值的过程。只有对“无常”体悟越深,才越能深刻的感恩佛法、切入修行、解脱轮回。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李叔同不见了,世上多了参悟生命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是一位具有慧根天赋的高僧,艺术上造诣之深宏非俗众可以理解。请看法师写的《落花》:
纷,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东风之日暄,芳菲以争研;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春残。
览落红之辞枝兮,伤。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灸,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凝视一朵花,它的色,它的形,它的香……容易让我们坠入梦中,梦中的芬芳也是如此飘忽。也许,这朵花,这个梦就是我的幻象而已。弘一法师深悟人生无常的道理,法师的字,质朴冲淡、骨力深秀、整齐雍和而无一点人间烟火气,这完全是他人格个性的流露,不是别人所学得来的。
“寂”,即物我两忘,枯淡闲寂之意。枯淡闲寂之情是禅宗对自然界的本质感受和领悟。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是宁静、幽远、朦胧、恬美的体验,是大自然本身的和谐。弘一法师的心境已经穿越情绪的无常,建立了这种在宁静的心态下观照的内心氛围,呈现出好的心态,如广大、细致、爱心、悠闲、自在。你可以由对自己内在种种情绪的体验,可以发现心理的本质——无常。下面是观照的一些要领:
1保持观照,这是安全的方式;排斥或反感负面情绪是危险的方式。
2感知到情绪时,无需克服它,保持观照即可。
3试着让观照真实而纯粹,然后集中观照身心现象的无常特征。
4如实地观照,在观照时不要预设。不要以封闭的心态去观照,以开放之心去接纳任何情绪。
5与你有关的心理情绪只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任何时候都无须向外找寻原因。
6观照的对象始终是当下,如果不是当下,就已经陷入了沉思,那已经不是实修了。
7如果情绪出现,观照它,如果观照被打扰,或心理状态不稳,不要忧虑,只要重新再来。耐心是重要的。
8守住某几个主要情绪,不要宽泛地观照一切事物,避免不必要的心理。
9使用平常心,不要故意制造情绪或想像某些情绪;不要想透过观照得到喜乐或平静。
佛法博爱和大悲,是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需要我们去证悟、去实修。佛法的爱,不只及于全人类,而且及于全生物。佛见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未成佛,是他们自己不够圆满。有德行的僧人,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境界。
五、用本心做人,不为外物所动
弘一法师曾经手抄《金刚三昧经》上的这四句话,“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本心,什么叫本心?
净空法师曾解释说:“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
其实,世上的事就这么简单。用本心做人,处世就轻松,不那么劳累。本心若失,烦恼便纷沓而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常常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日本真观禅师出家之后,先是研究了六年教义,后又习禅整整七年。然而,原来心中一团漆黑,现在仍是漆黑一团。
至于开悟,那只能是做梦!于是,他漂洋过海,来到了禅的故乡——中国。
十二年间,他芒鞋柴杖,孤身一人在苍莽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苦苦寻觅,在各个禅宗祖庭丛林虔诚参访。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参禅,换来时节因缘成熟,他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
真观禅师学成归国,在京都、奈良一带弘扬禅法。
大师东归,全日本的禅僧蜂拥而来,以各种各样的难题向他请教:“如何体会佛法大意?……什么是达摩祖师西来意?”
“僧问赵州,狗子是否有佛性?赵州时而答有,时而答无。那么,请问禅师,你说究竟是有还是无?”
面对千奇百怪的问题,真观禅师一概以他在中国学到的方式回应:默然无言,闭目不答。因为,只有用心体验,才能得到禅的受用;而若是将禅当成学问研究,即便你能把祖师公案讲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毫不沾边。
有一天,一个特殊人物找上门来了:道文法师。早在二十多年前,真观禅师尚在研究天台宗教义的时候,道文法师就已经是日本天台宗著名的大师了。道文法师非常恭虔地说:“老僧已经五十多岁了,自幼研究天台宗法华教义,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弄明白,请禅师不吝赐教。”
真观说:“中国智者大师所开创的天台宗,博大精深,而《法华经》圆融无碍,号称经中之王。面对天台法华思想,应该问题很多、很多,而您却只有一个!不知那个困扰您的问题是什么?
“《法华经》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就是说,无情的花草树木也能成佛。那么,花草树木究竟能不能成佛呢?”道文法师热切地望着真观。
“嘿嘿……”真观禅师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问题,“您呀,几十年来,日日夜夜牵挂花草树木是否能成佛,于您自身又有何益?您应该关心的是自己何时成佛?怎样成佛?您要时时刻刻这样观想才对呀!”
道文很惊讶:“我怎么从来没有这样想过?那么,我怎样才能成佛呢?”
“您说您只有一个问题,而这已经是第二个问题了!”真观禅师断然拒绝。
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才能解决。
道文法师豁然大悟了!
禅宗强调心灵的修炼,认为“万物皆由心生”、“心外无物”。我们总是执著于外界的现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而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的产生却又偏偏出自于我们的内心。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世间的人为什么不能求得心安呢?就在于他们总是有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时,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就能获得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
弘一法师曾说,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他一领衲衣,穿了二十余年,褴褛不堪,尚不肯更换。一顶蚊帐、一张破席,皆破得到处是洞。一个木质面盆,丹漆已剥落。所穿僧服,仅有寥寥数套而已。他坚持佛教戒律中“过午不食”的原则,每天只吃早、午二餐。有人请他吃饭,必在午睡前进行。
用本心做人,与世无争、心态宁静,不争名利,不争恩怨,独自坚守着自己的心灵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人写出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这种意境曾经让多少人心动向往。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在那种状态里,躯体和灵魂似乎一起消融、扩散、虚化、安详、舒适,像山间的小溪舒缓地流淌,像天空的白云悠悠徜徉。
学着做一个悠闲的人,看雾升霞起,花开花落,感受万物,给自己的生活减一减速,有空望着天际发发呆。一个人做到内心安详,往往就不会轻易被征服。面对随时发生的变故,做到处变不惊,泰然处之。
有一天,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苏东坡为什么会输给佛印?原因就在于他心中还有一个执著于自我,说自己是佛就高兴,说别人是牛粪就沾沾自喜,如果别人说自己是牛粪呢,可能就会眼中冒火了。世人的心中熏染了众多的妄想、执著和名利欲望,这才越来越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迷失了自我。只有性净心明,自性永在,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才能活得幸福。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和众生的区别就在于佛的心清静无碍,而众生的心被无明遮蔽,本来自性不能得以显现。无明是指一个人的心地黑暗,被阴影遮蔽,因为心中有阴影我们就无法了解自己,也因此我们会怀疑自己,也去相信别人。
一颗清净的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的空灵自在、湛寂明澈、圆融无助的纯净妙心。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事情时,如果能保持心灵空寂状态,冷静对待。那么,才能如鸟高飞,自由翱翔,不被种种成见和欲望所牵,对生活的种种遭遇能接纳,包容与承担,这才是真佛如来。所以说,保持空空如也的心境,才能不被欲望所牵,才能不做欲望的奴隶,做自己本心的主人。
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积极光明的心念,其实就是在观念上的松开,不要紧紧抓住一个想法,而是要让心情在自由、灵活、轻松、宽广的视野上看事情,身体自然容易放松,心情也会轻松。
宋朝学者苏东坡,有一天突然在学禅上有所领悟,便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者认为待人处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牵动的态度,要保持不被贪欲蛊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这就叫禅定。
冷静下来就是禅定,能理智地对待所有问题,在处理问题施爱于人便是真慈悲。能保持禅定的人,才不会被别人一时的顶撞所击垮。能修行禅定的人,自然不会被他人一时的冒犯所触怒。所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以禅定的精神,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就能冷静有序,就能达到人际圆融,就能心性安宁,远离烦恼,实现宁静的自我。
无杂念,内心不乱才能禅定。禅定者,能放弃外界色相诱惑,超然物外,保持一颗安定的心,才找到真实的自我。王阳明说过:“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如果山中有贼,那就会把社会搅得不得安宁;如果心中有“贼”,就会把心灵搅得不得安宁。人必须要有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将自己的生命之光辉贯注于其中。若能如此,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让人感受他的人格的力量。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全书的宗旨,就是要帮助解脱这些捆缚着我们的人世间的烦恼、妄想和过分的欲望,脱离开一切束缚,回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或者用精神分析的话说:返回自我。想一想:多少年来,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你忙忙碌碌,在追求什么?你为什么而欢呼、雀跃,为什么而喜、怒、哀、乐?你有没有认识到,你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情感波动,因何而起、因何而灭?究竟是什么东西主宰了你的心灵?你真的值得为那些东西而心动、受那些东西所主宰吗?
在众人熙熙攘攘之中,若能保持一颗安静的心,该是多么好呀!《菜根谭》中说:“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静坐,反省自己的内心,才觉得妄念全消而真心独自显露,每当此时领悟了心境澄明的妙趣;可是觉得一时的真心显现,终究难以驱除心中的妄念,每当此时又觉惭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