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新读
5061600000032

第32章 勤学范例篇(4)

尺二秀才:首见于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声画押韵贵乎审》:“初,诚斋先生杨公(杨万里)考校湖南漕试,同寮有易义为魁。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著脚书楼:宋代赵元考的绰号。他博览强记,宋牛牟《曲洧旧闻》卷二载:“(赵元考)无书不记,世俗称‘著脚书楼’。”意即:赵元考好像行动的书楼一般诗书满腹。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

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

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书巢:南宁著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书柜:明代文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相关链接】

苏洵发愤终有成

北宋时期,四川有一个名叫苏序的人,从小不爱读书,晚年却读起书来,还写了不少诗。苏序有三子,依序是苏澹、苏涣、苏洵。苏澹和苏涣都以文学举进士,苏涣更是进士及第。衰落的苏氏家族开始中兴,并为五代以来的眉州贡举破了天荒,读书风气为之一变。后来眉州出了学者千余人,苏氏一家确实起了示范作用。两个哥哥高中进士,对苏洵来说应该是一个有力的鞭策,但苏洵还是游荡四方,不用功读书。18岁上苏洵赴京赶考,名落孙山,19岁结婚以后干脆就不再读书了。

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理事承程文应之女,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颇有文化修养。她对苏洵的所作所为,非常忧心,常常为此闷闷不乐,担心她的夫君会从此断送了前程。苏洵也察觉到妻子的忧虑,开始悔其少时不学之过。27岁的时候,他终于幡然悔悟,终日端坐,奋发力学,不再出游。苏洵在29岁时再度赴京考进士,尽管他为人聪慧,辩智过人,但因其所学与科举考试要求的章句、名数、声律之学不合,结果还是没有考上。37岁时,宋仁宗举办特考,他再度赴试还是没有考上。就在此时,他在异乡接到父亲苏序的死讯,急急赶回家中奔丧,心中非常难过。

常人受到这样的剌激,通常都会放弃读书。但是苏洵却由此领悟到,人不应该为了考试而读书,故此绝意功名不再走此科举之路,开始为自己而读书了。苏洵毅然烧掉过去为考试而做的几百篇文章,重新阅读古书。他忽然发现不为考试而读书,书中的精华反而尽赴眼底,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了。

苏洵如此用功八年,前五年养精蓄锐,不写一文。五年之后,方才动笔将心中的所积所感一吐为快。他的文章文风古朴、文理深邃、文意幽远,得到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赏识。嘉佑元年,苏洵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赴试,一举成功,双双及第。两个儿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父亲纯朴的文风。苏洵与苏轼、苏辙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三曹”以后的“三苏”,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

【延伸阅读】

自主学习能力要从小培养

自主不是意味着让孩子自己作主、不受限制,也不是让孩子随着自己的意愿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由、放羊式的学习,它有更深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本身具有“渴望学习”的意识,能自觉地从事活动——专心地看、坚持地做、主动地想,积极探究遇到的问题。

1.拓展选择的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倾听、关注、研究孩子的个体需求,敏感地从孩子的兴趣中发现对孩子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活动,让孩子选择学习的内容。如发现孩子很喜欢玩纸,家长就可以根据其爱好,延伸成项目活动:小实验——水与纸、手工——染纸、折纸、撕纸,参观造纸厂等等。

2.让孩子选择学习的材料

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必须通过直接接触,充分感知,才能积累经验。如想教孩子数学中的排序的时候,在教孩子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可以抽插的小彩旗、高树和矮树,做好后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充实、丰盈的材料本身就是学习资源,孩子准备、利用材料,就是在触摸、感知材料,认识、比较材料。因此,选择的过程也是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

3.让孩子选择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自己的教育隐蔽起来。讲的是教育要含蓄,只有含蓄的教育,才能给孩子自我修正的时空,才能成为孩子自我诱导的力量。因此,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个主题可以怎么做?我们怎样来开展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如在学习歌曲时,家长可以问孩子:这首歌可以用什么方法学唱?是用整体学唱法、分段学唱法还是逐句学唱法?这样,既让孩子根据自己认识理解的需要,对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的选择,以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又帮助幼儿逐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原文】

6.8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①,魁②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③。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

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发愤图强。

【注释】

①大廷:皇宫大殿。

②魁:夺魁。

③异:惊奇。

【评解】

历史上真实的梁灏为北宋太宗时的进士,根据《宋史》明载,梁灏23岁时就已经中状元。《三字经》、《遁斋问览》记载及民间传说梁灏从五代到宋代一直考了47年,直到82岁才高中状元,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这都是历史的误传。

【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十大传奇状元

1.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2.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3.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16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4.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数第一。

5.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6.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7.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8.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当时浙江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9.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作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10.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相关链接】

父子状元

金榜题是古代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然而要想金榜题名,却又谈何容易。在长达l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者也不过才有700余人。令人称奇的是在泰安市的东平县,却一下子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父子状元,这就是东平州城的梁灏(hào)、梁固父子,目前州城还留存着父子状元坊。

据《宋史》记载,梁灏,字太素,963年生于郓(yùn)州须城也就是今天的东平州城。他出生于官宦之家,但父亲早亡,由叔父抚养长大。梁灏自幼好学,求知欲极强,遇到疑难便积极求教,但老师以问题浅显不予理睬,这给少年梁灏以极大的刺激。他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几个月后再去请教时,学业已大有长进。老师十分高兴,从此精心教授。

凭着执著与自信,梁灏终于学有所成,登上了中国科举考试的最顶端。《三字经》、《遁斋问览》记载以及民间传说传梁灏从五代到宋代一直考了47年,直到82岁才高中状元,成为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

梁灏真是82岁才考中状元吗?其实梁灏生于963年,雍熙二年即985年考中状元,这些都有史为证,因此梁灏中状元时应是23岁。梁灏思辨明敏,富有才干,确是不争的事实。他提出选才不要单凭诗赋,要注重治国实才,“明赏罚,斩懦将,重用武勇谋略之士”,深得宋真宗赏识,官至三部使、翰林院学士。令人惋惜的是,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梁灏在担任京城最高行政长宫——开封知府期间突然暴病而亡,年仅42岁。

梁灏的儿子梁固,像其父一样,从小也十分聪明好学,l3岁就写出了《汉春秋》一书。因其父生前有功,皇上特别恩赐梁固“进士出身”,但梁固主动要求朝廷收回成命,希望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博取功名。1009年,也就是其父去世5年后,年仅24岁的梁固过关斩将,再中榜首,成就了父子状元的千古佳话。梁固为人慷慨,善于结交,才能出众,因断案公正被誉为“评审”,可惜这位才子也只在世上逗留了短短的33年。

“梁之秀英,中道而摧”,如此富有才干的父子二人却都英年早逝,令史学家及后辈学者们扼腕叹息。

【延伸阅读】

培养孩子的毅力至关重要

梁灏将中状元当成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从年轻到白头,终于实现了梦想。这与他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是劳不可分的。很多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兴趣盎然,但是总是虎头蛇尾,缺少毅力坚持。家长还如何在此方面帮助孩子呢?

1.鼓励孩子一心一意地做某件事

孩子的兴趣常常会很快转移,因而不少孩子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电脑、后天再学绘画,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学好。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对培养毅力往往起负面影响。不妨鼓励孩子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他感兴趣的事,在获得成功之前决不歇手。由于目标明确,孩子自己会要求自己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即使遇到挫折也会不打退堂鼓,实际上孩子坚持一件事本身,即是对自己意志力的培养和考验。

2.加强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