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新读
5061600000022

第22章 朝代兴衰篇(4)

据说桀体格健壮,力大无比,能够把坚硬的兽角一手折断,敢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曾独自一人深入潭中斩杀水怪,似乎象个了不起的英雄,然而他骨子里却极端腐朽暴虐。在他统治时期,多次举兵讨伐周围小国,使臣服于夏的诸小国离心离德。夏桀为了加强对周围诸方国的控制,曾举兵讨伐有施氏,有施氏自知抵御不过,为避免方国灭亡,便选了一名叫妹喜的绝色美女,献给夏桀。夏桀看到这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妹喜后,就罢兵而归,终日与妹喜厮守一起,寸步不离,从此不再理政。为了讨好妹喜,夏桀在国内大征民夫,特为妹喜修建了一座宫殿,因此宫高大无比,看上去就象要倾倒下来,所以叫“倾宫”,宫中有琼室、瑶后,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他整日和妹喜在宫中寻玩作乐,荒淫到了极点。夏朝百姓对桀的统治深恶痛绝,没有人再愿意为夏桀这样的荒淫暴君卖命出力,夏统治集团内部也分崩离析,矛盾重重。

面对夏桀的暴政,商族首领成汤采取“宽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笼络民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遇到哪个方国有灾有难,就主动救济,并积极网络人才收集有关夏桀政权的情报信息,为进一步消灭夏朝做积极的准备。

夏桀看到商族一天天壮大起来,成汤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心中十分害怕,就听信佞臣赵梁的计谋,假意召成汤入朝,趁机将他囚禁在夏台。成汤被夏桀囚禁后群龙无首,商部族灭夏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无奈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国内搜罗到许多美女珠宝进献给夏桀,又暗中重金贿赂赵梁,使贪财的赵粱在桀面前为成汤开脱,最后夏桀仍然听信了赵梁之言,竟然放了成汤。

成汤被放回以后,坚定了灭夏决心,加力准备灭夏战争。他首先灭掉了与夏关系密切的韦、顾、昆吾诸小国,在力量准备充足以后于公元前1600年领导了灭夏战争。在商军出征以前,成汤进行了誓师动员,历数夏桀的罪行,说明自己出兵灭夏是替天行道,号召部众勇敢作战,一举消灭夏桀的黑暗统治。

誓师以后商军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士气高昂地向夏朝都城迸发,成汤手把大斧,坐在战车上,指挥三军。此时的夏桀再也顾不上寻欢作乐,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阻止商军的进攻。然而连年来夏桀的统治十分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又指挥不灵,两军交战,夏军很快就被击溃。夏桀见势不妙,就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鸣条,双方军队在鸣条进行了决战,结果商军获得全胜,桀带着几名护从狼狈逃出战场,据说后来死在了安徽巢县,夏王朝宣告灭亡。

成汤灭夏以后,建都于亳,自称武王,并进一步营建其奴隶制文明大国。

【延伸阅读】

得人心者事竟成

读史对我们的公司管理大有益处,通过各个朝代君王从建朝到灭都,都有我们可以反思的地方。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企业做管理也是得人心者事竟成。那么,以史为鉴,身为管理者,我们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保障我们的事业顺畅发展呢?

1.要考虑沟通对象的感受

日本企业之所以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是因为它有比较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人们具有了相近的思维,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甚至你会感觉到:日本人看起来似乎都很像,这就是一种文化烙印。这种文化的融合,使企业里凝聚着一个和谐的工作气氛。

日企文化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看重沟通、协商的方式和方法,会很重视这方面的细节。同时,无论是谈事情还是做事情,都往往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一下对方的感受:这么表达会不会过激?会不会引发什么别的问题?他是否能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会不会提出什么疑问?善于换位思考、严谨和认真,都是日企文化精髓的重要内容。

其实,在企业文化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经营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待人处事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是构成所有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是根据他的观点完善起来的。

因此,案例中的领导在领导方式上,明显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且,发生忘带钥匙这样的事情,说明领导的自我管理又如何呢?而且又把这种懊恼的情绪转移到了秘书身上,领导的修养又如何呢?作为领导恐怕首先要自省一下吧。

2.要善于引导自己的下属

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下属在工作中,会有一些失误或者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要过分地去发脾气,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发脾气只会让人的情绪变得更坏,更失去理智。而且,人发脾气的时候,很可能会说出一些原本不该说的话。也许你说出来痛快了,但是听者又会如何感受呢?他也许会牢牢记住你这句话。所以一般来说,身为管理者的你,要学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你应提出对下属的要求是:如果有失败和失误的话,一定要勇敢地承认。因为谁都有失误的时候,一定要诚实、坦诚地去承认。因为只有坦诚,彼此才能静下心来分析为什么失败和失误。这时,每个人都是先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经过深层分析后,这个责任就分清了,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工作环节、流程进行改进,避免下一次出现同样的失误。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首先就是要对部下进行适时地指导,以把握下属做事的方向是否正确,这样才能达成一个好的最终结果。

3.让不满情绪在萌芽状态中消失

你应让你的的下属意识到,如果有什么想不开或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随时和你沟通。这种随时沟通的效果非常不错,很多员工会时常来找你谈心,比如:工作繁忙、压力大、感觉委屈了,或者你说过的哪些话让他接受不了了,或者是有点不顺心的事儿想找人诉说了,都会找你来谈谈心。这种随时沟通的方式就不会给矛盾激化的机会,更不会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你也可以尝试和下属们共进午餐,大家一块儿聊聊天。聊的内容既有与工作有关的,也有完全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大家在轻松的状态下,更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加大了信息的沟通量。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更近了一步,增加了解必然就减少了发生冲突的可能。

【原文】

5.7周武王,始诛①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纣,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以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注释】

①诛:杀。

【评解】

周武王姓姬,名发,他诛讨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

武王继位后,积极进行灭商准备。为验证自己的号召力以及各方诸侯是否同心同德,武王率师东进,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的黄河渡口,会盟各路诸侯。

不期而会的诸侯达八百之众,大家公推武王为盟主,进行了伐纣前的总动员。

次年,商朝统治核心严重分裂,商纣王被彻底孤立,伐纣时机成熟。趁商军主力远攻东夷,朝歌城空虚之时,周武王亲率大军,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并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少数民族。武王做“泰誓”历数商纣的暴虐,宣布“维共行天罚”的号令。大军从盟津渡黄河,杀奔商都朝歌,与商军战于商都郊外七十里的牧野。

商军的主力在外,临时拼凑的兵士多为囚犯、奴隶等罪人,这些人既无斗志又无训练,不少人还临阵倒戈,致使商军全线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慌忙逃回殷都朝歌,自焚于鹿台。武王用铜钺砍下商纣的头,悬挂在大旗上示众,正式宣告商朝灭亡了。

武王占领殷都后,把纣王存在鹿台的钱财和藏在钜桥的粮食发给穷苦的百姓,深得民心。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子孙承继共37帝,享国867载,所以说“八百载,最长久”。

【国学小百科】

历史上的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姬姓,名旦,出生于公元前1100年,到现在已有3100年历史。周武王弟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因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蔡、霍叔等联合武庚(商纣王子)及东夷进行反抗,他出师东征,经三年征战,平定叛乱。又分封诸候,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传说他求贤若渴,广招人才,并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从周公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人文社会,神不在重要了,家庭和人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文化传统一直保持至今。

周公让中国人早在公元前1100年就开始进入人文社会了。西方人直到300年前,仍然有君权神授的观念,因些西方人在此之前,缺少人文意识和家庭观念,很少有农民起义。直到300年前,才开始有了启蒙运动,打破神权思想,才开始进入人文社会。神权的迷信观念禁锢了西方人三千年的思想,直到今天美国仍有90%的人信神。周公让中国人的文明进步比西方人早了三千年。

【相关链接】

国人暴动

在成王、康王统治的时期,周朝政局比较安定。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加重剥削,加上不断发动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也随着增长。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周穆王的时候,制订了三千条刑法,犯法的人受的刑罚有五种,叫做“五刑”。像额上刺字、割鼻、砍脚等等。但是,刑罚再严,也阻止不了人民的反抗。

到了西周第十个王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周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他们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周都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

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告诉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啦,大王如果不趁早改变做法,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厉王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急,我自有办法对付。”

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

卫巫为了讨好厉王,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那批人还敲诈勒索,谁不服他们,他们就随便诬告。

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了。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厉王见卫巫报告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有一次,召公虎去见厉王,厉王洋洋得意地说:“你看,这回儿不是已经没有人议论了吗?”

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

厉王撇撇嘴,不去理他,召公虎只好退出。

厉王和荣夷公的暴政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厉王。厉王得知风声,慌慌忙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音zhì,今山西霍县东北)地方才停下来。

国人打进王宫,没有搜到厉王。有人探知厉王的太子靖逃到召公虎家躲了起来,又围住召公虎家,要召公虎交出太子。召公虎没奈何,只好把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送出去,才算把太子保护了下来。

厉王出走后,朝廷里没有国王,怎么办呢。经大臣们商议,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周公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替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延伸阅读】

如何让企业长盛不衰

周朝之所以江山保的长久,是与周朝的国君治国有道分不开的。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对于企业来讲,让企业守住江山,长盛不衰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它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与时俱进”,还有赖于长治久安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个国家统治那么强有力,最长不过几百年。一个企业与之相比变数显然多于国家。从主观到客观、从内部到外部,任何变数都可能使这个脆弱的群体产生变故。

一个企业长盛不衰至少需要有这样几个条件:

1.用人唯能不唯亲。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特色经营可以实行集权制,选用的人必须保持艰苦奋斗传统,而不奢靡。

2.能够公平处理企业内部各利益问题,不频繁改换管理招数,使人对未来稳定可期,上下一条心,任何时候能同舟共济。

3.建立一套稳定有效的企业文化。使公司上下都能认同并自觉遵守。

4.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应建立产权拥有、继承、转让规则。在第一代创业期就保证产权适度分享(分散),利益独占是最大的风险。

5.以部门管理为主,类似英国的文官制度。总裁可以更迭,但企业成熟的规章制度不能任意取舍和废黜,形成一套部门精英管理体系,确保体系的严密性、公正性、稳定性、法治化,决不能搞个人权威主义。

6.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把企业当作公益事业办,不要绝对当作个人私产,不能在企业内等级差异过于悬殊,特别要让员工有归属感、成就感。

【原文】

5.8周辙①东,王纲②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

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注释】

①辙:车轮的痕迹。周辙东,指周平王从镐京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②王纲:指纲维、纲纪,即国家的政治制度。

【评解】

周平王迁都以后,周天子权力衰落,王室的纲纪和政治制度逐渐瓦解,国家虽然名义上尚有天子主宰,实际上确是各诸侯国在各自为政。

为了扩张势力,诸侯们彼此干戈相向,天下从此变得纷乱不堪。说客、谋士之类的投机分子相继登场,来“尚游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

【国学小百科】

纵横家

先秦至汉初各思想学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朝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

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纵横家,其实是一类杰出的谋士和辨家,一直是战国社会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并且举足轻重,被形容为“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操纵着战国斗争的局势。

【相关链接】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