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读懂婚姻
5050300000021

第21章 养育,孩子的未来掌控在你手中(2)

孩子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也不应该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以免扭曲了孩子的本性。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弥补自己人生中的缺憾,这往往招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用引导代替控制,用商量代替命令,用选择代替指定,是现代父母教育子女所必备的观念。把标准放低一点,无损于孩子的未来。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5.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着有《孟子》一书,历史上有“亚圣”之称。而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亚圣”,能取得在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仅次于孔子的地位,多得益于他的母亲。

孟子早年丧父,他的母亲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母亲对孟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几十年如一日,常抓不懈,毫不放松。她既成就了孟子,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

孟子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

孟子的母亲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孟家原先住在马鞍山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屋后的小山包上有很多坟茔,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会经常看到丧葬的情形。

一天,孟母看到孟子和三五个小朋友在模仿大人们的礼仪,表演丧葬的过程。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想,孟子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可是总不能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只有改变居住环境了。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搬到了十里外一个名叫庙户营的小村庄。这里是一个小型的交易集市。每隔几天,附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家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场面非常喧嚣热闹。

这场面对换了环境的孟子来说更有吸引力,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和其他小伙伴们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孟母还是放心不下孟子,思前想后,她决定再搬一次家。

孟母不想让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不愿意让儿子沾染上锱铢必较、唯利是图的市侩之气。她一定要为儿子选择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她第三次又把家迁到了离邹城学宫不远的地方。虽然房子破旧一些,但是孟母还是带着儿子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了。

由于从小接触的是学者,耳濡目染,孟子长大后,就学习了礼、乐、射、御、书等,为其以后成为着名的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所处的环境有着特殊的作用。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便会形成不同的积习。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孟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之处又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和“三从之道”,更重要的是她能在儿子的各个成长阶段,都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在道德和意志、品行方面,孩子是极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坏的影响毁掉一个孩子,比好的影响成就一个孩子要容易得多。同样,文明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粗俗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孩子天生爱模仿,即使是开始他反对的事,但接触多了以后,也会渐渐麻木,并染上恶习。那么父母应该注意哪些影响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模仿的场所。如果家长要求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家长答应孩子做某一件事情,但又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只是随便应付一下孩子。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将来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更别说要求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了。作为家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针对他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手段,营造轻松、活泼、愉快、有趣的家庭环境。

(2)让孩子远离残酷的环境

人类在道德上最大的美德,就是对生命的同情。孩子的天性,本来是喜爱动物的,但如果他经常看到屠杀动物的过程,就会渐渐变得麻木。如果周围有人把这当作是合理的事和勇敢的行为,则会让孩子去仿效。尽管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屠宰动物以获取食物,但如果让孩子经常看到这个过程,对他一定会有不良的影响,因为,这时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和分析。

如果孩子的同情心因受环境的影响而泯灭,那么作为一个人来说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事。因此,我们要让孩子远离这些残忍的场面,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3)让孩子远离不好的环境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社会上有些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但绝不是说,孩子也应该习以为常。比如,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家庭成员的一些不道德行为等等。明智的父母都应该让孩子远离这些不利因素。

(4)让孩子与那些染上恶习的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每个孩子面对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已经染上恶习。父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们保持距离。虽然,我们不应该歧视那些孩子,但由于自己的孩子太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有可能染上同样的恶习。

一个适合生命发展的环境对孩子十分重要。所以为孩子准备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为首要的条件。

6.教孩子学会关心别人

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也就是让孩子学会爱。

一位年轻的母亲给她的宝贝儿子买了一支冰棍儿。或许是想让儿子拿着方便,未经儿子允许,先在冰棍儿下部咬了一口。这可惹怒了那个宝贝儿子,只见他接过冰棍儿便一下摔在了地上。接下来便是一阵哭闹,结果还是母亲顺从了儿子,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享受到最大的爱。如果这种爱仅仅是向儿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溺爱,甚至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只有把大家给予他们的爱转化为他们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爱的升华。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爱父母,爱他人之后,在未来才有望做到爱岗位、爱祖国、爱人民!

只有让孩子多体验,体验到别人的疾苦,才能激起他们的爱心或同情心,从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就像案例中这位年幼的孩子就只顾自己,连一口冰棍儿都不舍得让自己的母亲吃,长大后何谈关心他人!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之中,加强实施对孩子关爱他人的教育。只要父母以自身的行为施以积极影响,善于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孩子们的爱心就一定会逐步培养起来。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1)学会关心自己

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要从关心自己做起。因为,孩子不会关心自己,就会过分依赖别人。但是,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并非教他自私自利,而是培养他的自理能力。比如,关心自己的环境:打扫房间卫生、书本码放整齐、收拾自己的玩具;又如关心自己的卫生:洗澡换衣、刷洗鞋袜等;更重要的是学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如自己准备学习用具、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自己用录音机听写生字等。每当孩子做完这些事情,我们总是微笑着加以表扬。慢慢地孩子便会将这些习惯当成一种乐趣。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锻炼了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2)学会关心父母

为使孩子懂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父母经常拿出当年给孩子拍的照片,向孩子讲述父母为他付出的努力,可以不断地鼓励孩子经常主动学做家务,从倒垃圾,到收拾碗筷;从学择莱,到洗小件衣服,只要力所能及,都让他去尝试。尽管有时做得不如大人的意,家长也不要批评,而是应当给予鼓励和帮助。

(3)学会关心他人

孩子既然初步学会关心自己,关心父母,为什么不能学会关心他人呢?因此,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当别人有困难时,要热情相助。比如在公共电汽车上,主动让座;到邻居家中和耳聋的小妹妹一起玩儿,还把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具送给她;还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助残活动,如为盲童收集挂历做盲文书写纸;节省买冰棍儿的钱为残疾人捐款;主动帮助楼内的保洁员搞卫生等。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关心和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智慧。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教孩子把关心他人引向关心集体。

(4)学会关心集体

关心集体,是关心他人的一种深层次的表现。和孩子经常主动参加一些活动,如参加艺术节时,家长带上相机,为老师和同学们拍照;为方便班里搞卫生,让孩子经常收集家里的塑料袋,拿到学校装垃圾,还自己买来百洁布和去污粉为同学备用;新年联欢会,可以找来拉花布置教室用……

(5)学会关心社会

所谓让孩子学会关心社会,就是通过家庭与学校、社会教育的配合,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教育他从小就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培养孩子关心他人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教育的根本。

7.家庭教育要有计划性

家庭教育需要有计划吗?回答是肯定的。家长教育孩子,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安排上一定要有张有弛,重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具体讲讲如何制订科学的教育计划。

(1)制订教育计划的依据

制订教育计划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家长应帮他们做具体安排,保证孩子有充分的玩耍时间,一次学习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主要要求他学要专心,玩儿要开心。一般不要在外面报什么班。如孩子确有某种兴趣爱好,可以参加学习,但次数不宜过多。小学三、四年级开始,要指导孩子自己订计划,让他留有余地,目标不宜定得太高,时间不宜排得太满。家长要督促检查,及时评价。家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要适当增加。上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应给他们更多的主动权。

②孩子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亦不同。家长应认真分析自家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措施。比如孩子观察力不强,可以在一个阶段侧重培养他的观察力;如果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及别的孩子,就应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上下些工夫;如果孩子胆子太小,就应采取措施锻炼孩子的胆量……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能够较快地扬长补短,促进孩子进步。

③学校和班级的教育安排。家长可通过家长会或单独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校、班级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突出教育重点,而且应及时跟教师交流情况,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家庭教育计划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2)制订教育计划的方法步骤

制订家庭教育计划,应郑重其事,具体做法可分5个步骤:

①父母双方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结合学校、班级的要求来确定孩子一个时期内的教育重点和具体措施。

②和孩子一起讨论教育计划,征得孩子的认同,孩子有合理的修改意见,应该采纳。

③制订检查措施。家庭教育计划和孩子的学习计划之间虽然有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家庭教育计划是家长的任务。家长应有对自己的检查措施,这本身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④把计划写出来,放在显眼的地方,也可以贴在墙上。

⑤把教育计划告诉老师,请老师予以配合。

制订家庭教育计划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实际,简明具体,重点突出,有可行性。家庭教育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调整。

家庭教育需要有计划,一定要有张有弛来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