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三六说三国
5036200000005

第5章 五

孙策是一个要做大事的人,童年的坚苦生活又磨炼了他的意志,所以他没有因为丧父就成日郁郁寡欢。

他在江都时,谈笑风生,结交豪杰,渐渐的有了一些自已的名气。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去见了一个重要的人。

孙策见了张纮。

张纮是名士,年纪又大,孙策把他当成一个可以依托的人,所以多次去拜见他。

而张纮对孙策却不怎么待见,觉得他一个小毛孩子,能懂得啥?于是一直是推推托托,就算见了面也是说些今天天气不错之类。

然而孙策并不放弃,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终于打动了张纮。

张纮吐口了。

他说出了真心话,帮孙策制定了正确的战略。

“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雠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於桓、文,岂徒外籓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简而言之就是召兵买马,统一江东。到那时,我就带着书友牌友网友啥的都去投奔你。

这意见和孙策的打算一拍即合,孙策大为高兴,并将老母弱弟托付给了张纮,自已去找袁术。

找到袁术后,孙策上来就是痛苦流涕,大体是忆忆苦,联络联络感情,说句类似“叔父啊,当年我父亲就常提起你如何如何”云云的话,总之是搞出一副终于找到组织的架式来。

其实孙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回当年父亲的旧部。孙坚死后,他的旧部就被袁术收编了。

可袁术毕竟是老油条,他不会因为孙策几句话就把孙坚旧部给他,而是给他了一张空头支票:“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让孙策自已去召兵。

孙策这时遇到了一个和袁术一样的问题。

空有正确的战略,却没有能执行的人。

这个问题直到过了几年,那个人出现后,才会得到解决。

并且是连战术连战略,一并解决。

意志坚定的孙策没有因为这次的失败而气馁,反而更加明确了斗志。狼狈逃回寿春的时候,他也不忘南望此地,狠狠的在心中许下誓言。

“祖郎,就让你再嚣张一时,我孙策终有一天会回来的!”

召兵地,就是当年曹操夏侯一起来募兵的地方,丹杨。

于是孙策来到了丹杨。

这时孙策的舅舅吴景是丹杨太守。但这人本事比起他的妹夫外甥来,实在是差的太远。当年曹操来丹杨,时任太守周昕大笔一挥,给了他四千兵苗子。可这吴景同样是太守,还是办的自家事儿,可东拼西凑,兵苗子才凑出来数百人。

孙策会借此开始他的事业么?

答案是肯定不能。别忘了,当年曹操召丹杨兵后的经历。

这群狼崽子不是这么好驯服的。

和曹操一样,孙策也差点死在这里。

丹杨兵,当年连曹操夏侯敦这样的老油子都不服,更何况你孙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

而这时在这一带活动的一个山贼,也看不过眼了。

祖郎。

祖郎这山贼当得还是比较威风的,号称“泾县大帅”。看着孙策来自已地盘召兵,心说你小子交保护费了没?没交,还想走?那可不成,带兵攻打孙策。

而孙策这时是骑虎难下。这群问题丹杨兵,他短时间内根本镇不住。吴景的牌子也根本没用,一群不向着他的兵,再加上地方黑恶势力的攻击,他一个人的勇猛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于是大败而归,一个兵也没带回去。

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策这次的失败,竟神奇的为他赢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袁术当时不愿意把孙坚旧部给孙策,是因为他怕这猛虎之子太过强悍,对自已有所威胁。这一仗打下来,袁术觉的孙策也不过如此,一个富二代而已,空有虚名,没什么真本事,于是便作出一副仁义的样子,把孙坚旧部给了孙策。

谁知这一给,他才发觉自已错了。

孙坚旧部,和丹杨群狼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人,本就是孙家的兵,在袁术手底下日子过的很不舒服。现在大公子来了,那还不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效命?

而且这群人里,不只有兵,还有将。

程普黄盖韩当,这都是群久随孙坚南征北战的宿将。在袁术手底下,袁术一直不敢用,现在大公子来了,他们的时机也来了。

孙策用起这群人来,那可是相当的得心应手。

他带兵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很快就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