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三六说三国
5036200000002

第2章 二

但这时曹操估计还没有把自已的定位靠清楚。他这个时候也是想着忠君爱国不谋私利的,所以联合一大票人,推袁绍为盟主,去打董卓。

要说起来这可能是曹操的一计,拉大旗做虎皮,用大家的声势来壮大自已。

但有两件事足以证明,这时的曹操,不是这样想的,他真的是想舍小家顾大家,忠君护君。

第一件,是独袭董卓。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唯曹操“引兵西,将据成皋”。你们不去,我曹操自已去,我要用我的行为来激发大家的忠君之心!结果曹操被打的很惨回来了,士兵伤亡大半,自已还中了一箭。

第二件,是慷慨陈词。

曹操兵败之后,看到袁绍等人还在那儿天天喝酒看电视,大怒之下,带着伤去责问众人。还缠着绷带打着石膏的曹操,对众人慷慨激昂的进行了一次演说,并将脑中所想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家,让大家一同努力加油,共创美好明天。

很可惜,没人听他的。

于是,曹操怒了。这一怒,就变身了。不过不是由猴子变成了超级塞亚人,而是由一个忠臣,变成了一个奸雄。

在此之前,曹操应该是一个阳光中年,他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打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董卓之乱后,感觉机会来了,想要借此实现人生理想。

他之前的定位,大约也是和夏侯敦之于他差不多,他想用自已的行动来打动众人,形成一个团队文化,大家一起做事,来一个汉朝中兴。

然而,袁绍不是曹操。

从此之后,曹操的观点开始发生转变。“什么理想,什么是非,什么对错,只要自已说了不能算的,那就都是通通是tm的扯淡。”

为了实现自已的理想,就要让更多的事情,可以由自已说了算。

于是曹操开始为新的观点去做事。

他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兵。

他的5000人底子,当然是不少的了。不然也成不了联合军中的一路诸侯。但还不够多,底子还不够硬。

说到征兵,大多数人就会想到他的收编青州兵。把十几万青州贼打下来,然后整编,形成了一个争天下的底子。

但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他凭什么去打那十几青州兵?就凭他兵败荥阳剩的那点人?

肯定不是。

三国志对此有个清楚的记载,

“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

为什么要老远跑到扬州去募兵?只因那一个地方---丹杨。

现在盛传一句话,叫做“天下精兵出丹杨”。这句话出处不知道,是否真实也有争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东汉末年,有很多诸侯是靠这里的兵作为第一桶家,发的家,其中包括三大国中的两家,曹操就是第一个。

这里之所以出精兵,缘于这里的民风地理。“丹杨山险,民多果劲”,一群从小吃不上饭的娃子,能活下来的肯定是一批身体条件无比优秀的。当年李陵抗匈奴的五千死士,就是丹杨人。

丹杨人,大体就相当于现在的海豹突击队----------预备队员了。至于能不能成一等精兵,那就全看主将能力了。

曹操夏侯这一趟到是没白跑,“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一下子得了四千精兵苗子,曹操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但正当曹操开心的时候,他就要先亲自见识见识丹杨兵的威力了。

几千年后的李云龙同学说过一句至理“又想让我能打仗,又想让我当乖孩子,旅长,没你这么欺负人的。”

能打仗的兵,你想让他跟宠物狗似的摸摸头就狂狂两声?

做梦。

这是一批狼崽子。

曹操带着这四千人,刚走到一半,不知是不是司务长没给肉吃了,还是文工团节目不好了,惹的这群人烦了。烦了,好办,二话不说,叛!

这一叛不要紧,顺带还把曹操的营帐烧了。幸好哥们小时候练过,拿起剑来舞了一通。

按魏书说,“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这句话估计靠不住。曹操要是有手剑杀数十丹杨兵的本事,对阵马超时就不用许禇瞪眼了,自已瞪瞪就可以了。但曹操当时能拿武器自保,并等待亲兵援助,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虽然没死,但曹操这时才发觉丹杨兵不是这么好带的。于是痛定思痛,重新聚集,好歹是带了一千人回去。

这就ok了。练精兵两大难题,兵源和指挥官,都解决了。

苗子,有了-----丹杨勇士。

指挥官,也有了----曹操自已就是一个最好的,手下于禁也是一个巨牛的。

两下一加,一支独步中原的精兵,就出来了。

有句话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曹操有了一支超级精兵之后,名头就开始响了。

因为这是其他诸侯的坏事。

这时候一直不怕这个小时候兄弟当回事的袁绍,开始把他当回事了。他亲自给曹操写信,要拉他做一件大事。

这时候袁绍不知道哪根筋又不对了,前几天还嚷着救汉帝的他,这两天又想起来另立新帝了。他和韩馥一起,打算立刘虞为帝。他写信给曹操,就是要拉着他一起做这件事。

他的理论基础是,既然董卓可以另立新帝,我为什么不能?

但他的理论有一个致命漏洞---董卓废立的结果是天下共讨,你也想被天下共讨?

所以刘虞没有答应。

所以曹操也没有答应,还趁机发挥他的文学功底,回了一篇义正严辞的信。

“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简而言之就是,去你的。

曹操没有理会袁绍,而是带着这支精兵,不断东征西讨,建立自己的基业,让更多的地方可以由自己说了算。这期间,他的主要对手是黑山贼。黑山贼除了那个以后成为曹操一员得力干将的张燕之外,还有一个在网络上非常有名的人物---眭固。

眭固这人如此有名,不是因为他长的多么帅或能力多么出众,只因为他爹娘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字。

他字白兔。

白兔当然不会是这批丹杨狼的对手,更何况这批狼的头领是一条龙。曹操带着丹杨兵,连战连胜,在东郡一带建立了自已的统治。

不过这一系列胜利的背后,他并没有什么可喜的。

只因为他的第一个命中对手---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