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痕记
503500000008

第8章 生活无奇迹(2)

加了QQ之后,他在QQ上和我说,高考感觉不是很顺利,我说通常感觉自己考得不好,但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但他说不是这样的,他已经对过正确答案了。

那年暑假的末尾,他说“我正在收拾行李,明天去上海,给你我的手机号码,有空找你玩吧”。我和他是同年参加高考的,他考到了上海大学,那年夏天的末尾,他要来上海了,到我所在的城市念大学。

高中的时候,我看完他的《爱与痛的边缘》,心情着着实实低落了一阵,刻意也好,炫技也罢,虽然有时候,黑暗以及绝望都是作者掩饰内心不自信而故意营造的,但是以当时的年纪来说,这样的文字就是一种最妥帖的慰藉,让人感觉忧郁可又心生向往。

我感觉到一片灰暗的情绪,那样的情绪笼罩在我眼前,我的生活里似乎都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了,没有什么鲜活的气息,只有沉闷的低调的压抑。他的文字非常具有感染力,就像是毒药,像是染剂,可以迅速地扩散开来,只要看过他的书,谁都逃不掉那样的束缚。我就这样陷入文字里去了,浅薄的幼稚的我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我对书里的一切深信不疑,我臣服于他的悲伤,他的悲伤,加上我的可悲,我觉得自己几乎要得抑郁症。

他到了上海之后,我就决定去找他。那是在大一正式开学前。应该是9月2号的样子,我从家里出发,乘公交车去上海大学。那个时候,我约了高中的同学。我和那个同学都有足够的无聊,都有一种少女的闷骚和无可发泄的寂寞,高考结束的夏天,我们一起去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我们像模像样地走在大学的林荫道上,穿过一幢又一幢的教学楼,像两个孤魂野鬼。我们走出校园,找不到回家的车站在哪里,于是又一路往感觉正确的方向走。我们走得脚踝胀痛,每走一步膝盖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时的我们不知道图个什么。

我们去衡山路看法国梧桐,去那边的教堂,小心翼翼地混进教堂里的人群当中。我们两个人缩着肩膀坐在一排位子上,听牧师讲道,然后滥竽充数地起立唱圣歌,我们两个人格格不入地在虔诚的人群中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