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痕记
503500000045

第45章 拖稿因(6)

从几年前,我就已经发现,类似落落风格的投稿文章层出不穷,落落发表了一篇散文之后,那篇散文的叙述方式很快就有人模仿。最简单的是叙述结构上的模仿,比如,一句触动内心的句子重复说好几遍,一些深刻的反思或者内心耿耿于怀的东西,用反问的形式表现,或者挖掘一些内心细微的感受,这些都是失败的很表面化的模仿,虽然一看就明显是落落的风格,但是却远远达不到落落文章的水准,所以说是失败的模仿。但是也有一些投稿作者把握了某些落落文章的精髓,他们知道落落文章的特点在哪里,不只是单纯地模仿,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经历去编织新的故事,他们借鉴了落落又跳脱了落落,那样的文章着实动人,也有些过了终审,我问过一个作者“你喜欢落落的文章吗”,作者回答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落落了,她的文章里好的桥段我都会抄在本子上,自己反复地看,都可以背出来了。”她是想表达自己有多么喜欢落落,只是,这使得她自己的文风非常接近落落。

这是无可指摘的事,每个人起初的创作都会受到一个启蒙作家的影响。不过,在别人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在落落看来,便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不知道她每个月看到样刊上的文章是怎样的心情,但是她其实很在意每次读者调查表上的排名,她密切地关注着自己的文章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所以,她应该不会无动于衷吧。

某次闲聊中,她和我说她打算转型了,她要成立一个小工作室,做做图书策划什么的,总之不写文章了。她洒脱地说自己总有一天是要退到幕后的,总不能写一辈子的青春小说吧,并且她离开校园已经很久了,在她念书的时候,还没有手机,也还没有QQ,更没有班级的群,现在的学生是怎么样的生活,她都快不知道了。她轻轻松松地说着这些,但是,这些真的是她的心里话吗?

落落对于自己的文章有着异乎寻常的严格要求。她写到校园的情景,就会特意去高中的校园,在校园里逛一逛,拍照记录下一些记忆深刻的场景。她每次去国外,总是带回一大批书,旅行箱里装着几十本书籍一路沉甸甸地拖回来。她的文章里仅仅提到自杀,但是为了更充分地了解事情的全貌,从台湾代购了研究自杀的相关书籍,了解自杀者的心态,以及家人面对这种情况的心态。她的文章中需要地铁里的情节,于是她便会出门坐地铁,来来回回地坐上几十圈。对文字这样热爱并且专研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地就放弃写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