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5032700000024

第24章 你便是如来(1)

一位年轻人到山中寻访明师,路遇一位老禅者,年轻人向老禅者道明自己访遍各个名寺庙和得道高僧,唯不见如来,老禅者笑而答道:“一念觉,众生是佛,自己便是明珠,便是如来。”

是啊,父母便是如来,你的孩子就是如来。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给自己确立自信,原来自己便是如来。父母应该教孩子清醒地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告诉孩子,你并不需要死死地因循他人路数,这个世界上你是最棒的。

告诉孩子,你真棒

陕西汾州的无业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时,由于相貌魁伟,声如洪钟,马祖故意打趣他道:“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无业随即作礼,恭敬地说道:“三乘文学,自信粗穷其旨;但禅门即心是佛,却实未能了。”

马祖见其来意真诚,就开示道:“你那末了之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时,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无业:“心佛众生外,更有佛法否?”

马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哪里别有佛法?如手作业,拳空如手。”

无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祖师今何在,且去别时来!”

无业禅师不得已,就告辞出门,马祖随即叫一声:“大德!”无业禅师回首。

马祖:“是什么?”

当下无业禅师跪下札拜,哭着说:“本来认为佛道长远,今天才知道:法身实相,本自具足。”

马祖:“这个钝汉悟了也!”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自然学会了自信,赏识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善用这种辅助手段能鼓舞孩子自立自强、积极上进的精神,相反,一个不当的赏罚却能破坏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造成终生的心理障碍。孩子的天赋是在赞赏中挖掘出来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尊重孩子的兴趣加以赞赏,并时时给予支持,才能促进孩子努力地追求某一前进目标,这是赏识教育的有效结果和成功的标志。如果孩子在父母的赏识中不懈努力,一定会实现孩子心中的梦想。

无论谁说孩子不行,作为父母一定要说行,而且是你一定行!当然,赏识必须讲究恰当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巧妙的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和良好的反应。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这样就能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就是赏识所具有奇效的奥秘。是对孩子最好的触动。

孩子在受到打击时,我们不妨告诉孩子,你真的很坚强,你一定会跨过去的。孩子在你的鼓励和支持下,很自然度过一道道坎。让孩子在困境中学会坚强。父母在赏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发现孩子自己没有感觉到的优点。事实见证,善于这样做的父母,最能提高孩子的信心。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没有人不喜欢获得赏识。喜欢获得赏识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恰当的赞美让孩子找到足够的自信,激励孩子勇敢面对生活。敢于接受打击与困境。

一位聪明的母亲,在孩子被老师当面训斥一番后,她没有指责孩子的不上进,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不断地告诉孩子说:孩子,无论谁说你不行都不重要,只要妈妈认为你行,你一定行!孩子,记住你是妈妈心中最棒的孩子!孩子记住了,后来这个老师认为很差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在他的心里,妈妈的话一直在激励着。

是的,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交一个朋友;一句伤人的话,可以多一个冤家;对孩子来说,一句睿智的话,可以挽救一个生命;一句愚蠢的话,可以贻误人的一生。聪明的爸爸妈妈们,多一些赏识吧,面对孩子,你决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当你看到孩子的成绩,你一定要给孩子一份赞美。让孩子在你的赏识中更加出色。

禅意父母

学会赞美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在你的赏识中找回自信。赏识是必须讲究技巧的,赏识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适当的赞美对孩子是一种激励,过多的夸奖会让孩子感到虚伪。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一时一事的失败而责骂孩子,从而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好孩子是赏识出来的,聪明的父母,别忘了在孩子有了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必要的赏识,在孩子失落的时候,也要恰当给予鼓励,有时候,你的一句赏识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笨鸟更需激励

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

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下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广七天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子,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禅师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一拳打了过来,大吼:“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纸擤鼻涕的时候,被仪山看到了,他大声喝道:“你的鼻子比别人的血汗珍贵?你这不是在糟蹋白纸吗?”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力,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键锤下日益强隆,终于找到自己的天空。”

其实,我们往往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总是先看到孩子的成绩才能夸奖,稍有不如意,就大加指责孩子的不争气。很多父母给予孩子的赞赏有着严格的界限。往往是孩子们最努力的时候,并非总能获得很好成绩,因为这些任务对他们来说的确很难。此时也是孩子们最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赏与鼓励的时刻。而有些父母总是在这时,告诉孩子,你要考出好成绩,就有奖励,否则就等惩罚吧。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原则,时间久了也就无所谓了。

适时的赞赏可以让辛苦的孩子心中充满温暖,顿时苦和累就会烟飞云散,学习的劲头也高涨了起来。反之,如果孩子的努力换来的是冷漠和批评,他们也一定会沮丧、抱怨和气馁。孩子的内心太渴望被表扬被认可。父母不要忽视对孩子的鼓励。

有一个聪明的爸爸,虽然孩子没有考好,但爸爸却看到了孩子努力的过程,并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有机会重新来过。如果爸爸发现孩子没有发挥好,就大发雷霆。那恐怕以后孩子再也不努力学习了,孩子会在爸爸的训斥中失去信心,这样不就扼杀了孩子的一种才能了吗?其实,孩子已经努力了,只是发挥的不好。我们的心态会影响孩子的上进心。即使孩子真的很差,也要给予适当的夸奖。父母要避免给孩子一种世界末日到来的感觉,多帮孩子找找原因,让他们看到自己重整旗鼓的希望。不是孩子不好好学习,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教育孩子,关键是找孩子的闪光之处赞赏。只要孩子有一点可取的地方,我们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与夸奖,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己优秀的一面,就看我们怎么引导。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所在。孩子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父母在不经意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就能促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及勇气,产生自卑。

聪明的父母懂得鼓励孩子如何进步,其实,越是笨拙的孩子,越需要经常的鼓励和赏识,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而不要使用消极乃至侮辱性的语言,批评要宛转,更不要旧事重提,使孩子分不清主次而淡化了本次批评力度。使孩子失去努力的信心。

教育孩子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冷静的看待孩子的成长,父母们,不要津津乐道于优点,成绩,更不能暴怒的对待不足及错误。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与取得的成绩,鼓励孩子如果你在努力一下就会更加优秀。让孩子产生心灵的激动,一种被认可的激动,带动了情绪的愉悦,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聪明的家长,不是孩子太笨,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乃至错误,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提供改正缺点的外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认识过程。孩子的心理需求就使来自父母的鼓励与赏识。

孩子没有好与坏之分,好孩子是教育的成功,是父母的用心关注的结果,是懂得赏识的标志。孩子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成长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每个孩子的反映也不是一致的,甚至是相去甚远的。只要我们能时时看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孩子最恰当的鼓励与赏识,孩子就是棒的!

禅意父母

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否,完全取决于父母的心态。父母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客观实际。孩子们遇到挫折困难失败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问题症结,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的怪罪指责怨恨,那样是不能有效果的。会把孩子那颗积极进取的心摧毁。告诉孩子要勇于面对困难,微笑面对生活,有信心的面对未来的旅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用自身的长处,优点,能力去弥补不足弱点,去争取成功,去抵抗外界的各种诱惑,学会成功的转化。才是聪明之举。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没什么不可能

道信禅师去拜访法融禅师,两人坐在青石上谈法。突然来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是法融饲养的,他自然不怕。道信禅师心中也不害怕,可是他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

法融见他这样,笑着说:“你还有这个在吗?”道信禅师知道,他指的是“恐惧感”。

禅,讲的是“平常心”,无论悲欢、喜忧、恐惧,都应该坦然处之。在法融看来,道信居然还有恐惧感在,那他修行的境界实在太浅了!所以法融就撤下道信,回禅堂去了。

法融走后,道信就在法融刚才坐过的地方写了个“佛”字,然后等法融回来。

过了一会儿,法融从禅房里出来,看见道信还在刚才的地方静坐,觉得有些失礼,于是过去和道信谈话。刚准备坐,突然发现了地上的“佛”字,法融吓了一跳,说道:“你这和尚,居然在我坐的地方写了个‘佛’字,要是我没看见,坐下去的话,岂不是对佛的大不敬!阿弥陀佛,险些侮辱了佛祖。”

道信大笑说道:“你还有这个在吗?不怕老虎,却怕这一个字!你的这个还在心中啊!自心即是佛,平日坐卧就是佛法,处处受‘佛’的束缚,岂能成佛?”

法融当即悔悟,他明白了原来道信的功底远在自己之上。因此,就放弃了平生所学的那一派佛学,拜道信为师,成了他的弟子。

一个优秀的父母,不会让孩子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再打断他,派他去干另一件事,要让他把事情做完,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才是一个好的习惯。

当然,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自己要先做优秀的父母。一般来说,给孩子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寻找左右周围的真实榜样,可以引导孩子更好地前进。让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经常进行必要的反省。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适当的帮助孩子规划具体的目标和学习的方案,给孩子指明了一个明确方向。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家长多帮助孩子发现,并积极向目标努力,不断多鼓励孩子,不能因孩子办不好事情、完成不了任务而责备埋怨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因此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失去前进的动力。

尽管现在生活很优越,还是要让孩子多做些家务,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不能娇惯孩子,事事包办。孩子会产生依赖的心理。

今天的父母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唯恐不周;有时我们宁愿自己受累,也不愿让孩子受委屈,即使这样,孩子还是难免受到挫败。在挫折面前教会孩子坚强面对,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才是最难得的。虽然,挫折是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多烦恼,但它却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孩子在还有能力站起来的时候摔倒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孩子的潜力在于兴趣的开发,聪明的父母在帮孩子制定计划或分派任务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定下的计划、派下的任务一定要让孩子独自完成,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基本工作还得由孩子自己去做。一个在大家看来没有希望的孩子,却在高明的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下,考进了国家重点大学。其实,凡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就看我们如何去做了。

禅意父母

凡事皆有可能,关键是我们的观念,成功教育的理论指出: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权利。培养每个孩子成功亦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把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感恩,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不断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尊重孩子的兴趣。促使每个孩子在心理,生理均能健康成长。我们的父母在企盼着孩子的成功,也在呼唤孩子的人格的成功,教会孩子们在通过努力,争取成功和成才时。我们必需营造帮助他们成功的氛围,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

给孩子最积极的期望

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道:“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还是那样微微的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却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禅师告诉弟子,只有在杂草丛生的地里种上庄稼,地上才不会长草。作为父母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为人父母,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但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兴趣和自尊。

事实上,面对孩子,无论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做好了准备,孩子都在悄悄地长大。所以,当我们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同时,我们就已经别无选择地要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时时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愿望,给孩子规划一个美好的明天,并积极帮助孩子努力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