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5029600000009

第9章 行为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因此孩子在这一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犹如自然天生的一样,会伴随他的一生,也会影响他的一生。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以,幼儿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忽略了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而现在家庭大多又是“四二一”模式,孩子是家中的主角,受到万般宠爱,很容易滋生出不好的习气。孩子上幼儿园后,虽能逐渐学会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但一些细小却重要的行为习惯仍需孩子在家庭之中形成。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养的重要一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

NO.1不可忽视的“第一次”

美国着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试想,如果绳索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缠好,即使你再缠上100道绳索,也只能越缠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础,注重第一次或前几次良好行为出现后的鼓励和强化,以及不良行为出现的教育与矫正。这样,在每天缠上新的“绳索”的时候,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来说,第一次是至关重要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这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三次……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好的行为,在第一次就得到了强化,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同样出现好的行为。相反,如果坏的行为在第一次得到强化,那么也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的不良行为。例如,一家人正在吃饭时,外面来了卖冰糕的,孩子非要吃冰糕,否则就不吃饭。父母没办法只得依从,“这是第一次,下不为例”;当孩子看到屋里的地脏了,拿起笤帚想扫,而妈妈却过来阻止住了,然后自己拿起笤帚扫起来。类似这些事情,对孩子来说都是第一次。

可是,孩子第一次的任意行为,父母没有制止,孩子从中就会体验到:只要我又吵又闹,爸爸妈妈就会依从我。所以,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的类似行为,孩子的不良个性也就会逐渐形成了。而孩子第一次表现出主动劳动意识时,不但没有受到鼓励,反而被妈妈的制止打消了。孩子也会感到:家里的劳动根本用不着我。于是,以后油瓶倒了孩子也不会想到去扶。由此可见,对孩子第一次的行为,家长一定要慎重,千万不可忽视,因为这决不止是第一次的问题。

刘圆小朋友今年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寄宿学校读书。半学期刚下来,班主任就向家长反应,圆圆的抽屉特别乱,书包也特别乱。其实妈妈在家也发现了圆圆的这个毛病,玩玩具时,总是喜欢把玩具从玩具箱里一股脑地倒出来,扔得满地都是,玩后从不收拾。不论是循循善诱,还是严厉批评,都无济于事。

妈妈仔细回想一下,发现问题就出在“第一次”上。圆圆小的时候,常到朋友家玩,朋友的儿子比圆圆大2岁,十分聪明淘气。每次圆圆去他家,他都会高兴地把自己的玩具筐搬出来,哗啦一声全倒在地上玩,大人们都没有在意。当孩子玩的差不多了,就带着回家。这样,在圆圆的“第一次”记忆中,玩玩具就只有乱扔乱倒这个习惯。

实际上,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学习,一切行为习惯都与人之初的“第一次”有关。注重“第一次”教育,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张白纸,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旦形成坏习惯,纠正起来往往事半功倍,而好习惯则终身受用。

那要怎样才算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呢?

绝不要有例外

要注重孩子的第一次,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有例外。父母在给孩子提出某些要求后,当孩子以哭闹来威胁父母,或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就容易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例外。这样,刚刚开始培养的好习惯就很容易丢掉。比如,孩子在家吃饭,遇到不喜欢吃的青菜,哭着不想吃了,家长如果这时心软了,那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再想让她吃这个青菜就会难上10倍。

一位妈妈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讲述了这样的一段经历: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时,孩子遇到的第一次问题是最重要的。我儿子出生后,在3岁以前一直没有哭闹着要东西的坏习惯。这可能是因为他吃的、用的、玩的什么都不缺,所以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可是,在孩子3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出去,看见路边有卖椰子的,10元钱一个。他就特别想要,但我觉得不值,就跟他说:一听椰汁才2元钱,而且也比这个好喝,椰子就别买了。但他不听,小贩也在一旁极力吆喝。我一看说他不听,就告诉他:那我走了。他就一个人站在那里不动。我就真的走了。走了好远我回头看他,他还在卖椰子的地方站着。我也犹豫:要不就给他买了吧,不就10元钱吗?可又一想:不能惯孩子这个坏习惯,第一次如果依了他,以后就不好教育了。所以,我一直往前走,走得都快看不见了,孩子才追过来。就这一次,他就记住了。从这以后,他再也不为要东西而不听父母的话了。

不仅如此,即使某些习惯已经养成了,家长也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允诺孩子做改变习惯的事情。一旦有了例外,已经养成的好习惯也可能会丢掉,而不良习惯反而更容易形成。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前后要求就要一致,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好或不好,就对孩子有了例外。

适当给予孩子赞赏和惩罚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第一次表现出某种良好的行为倾向时,家长应倍加珍视,并予以赞赏和表扬,以强化这种行为,使之成为习惯。而在孩子第一次表现出某种不良倾向时,家长也应倍加重视,痛下“杀手”,在萌芽的时候就斩断它,以杜绝其成为习惯。

正在上小班的郑雨菲有一次在家里吃饭时,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这么做很没礼貌,她就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为打了胜仗的菲菲等着妈妈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她冷落在一边不管。过了一会儿,菲菲见没有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这时妈妈才耐心地跟菲菲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很没有礼貌,别人会不喜欢!”然后重新做了一个番茄炒蛋给菲菲。

这“第一次”的教训不仅让菲菲改掉了这个毛病,从那之后,她凡事都会先让着别人。

可见,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时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等,都与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表现出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

总之,孩子的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先入为主,印象深刻,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家长发现了,好好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若孩子偷了十次家长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教育家陈鹤琴对此曾有过精彩论述,他认为,“儿童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教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对于第一次的动作,做父母和教师的要格外留意指导,以免错误”。

NO.2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在瑞士,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常常会一只手拦腰搂着孩子,小孩子脸朝外,小胳膊小腿都伸着,好像随时都会溜下去。冷风袭来,家长也不遮挡,随意地进入超市。

而在中国,妈妈出门时总会两只手小心翼翼地紧紧把孩子抱在怀里,左掖右挡地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让孩子的脸朝着大人的胸膛,特怕孩子被风吹着,被雨淋着。

瑞士人普遍认为,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大人不应该过于控制孩子,要给孩子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用一只手抱着孩子,孩子的小胳膊小腿就能自由活动,眼睛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外界事物,全身也能充分与阳光、空气接触,这有利于孩子适应环境和健康成长。

而在中国家长心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任何时候都需要疼爱和保护。担心他们被风吹到被雨淋到,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凡事都设法替孩子安排好,甚至亲手代做。

我们经常都能看到一些家长抢着为孩子做事的情形:妈妈怀里抱着三四岁的孩子走路,不顾孩子挣扎着要自己走;爷爷送孙子上学时执意替孩子背着书包;爸爸替孩子动手做制作,甚至替孩子完成作业。这些家长不是怕孩子不会做,就是怕孩子做不好,总是不停地在一旁唠叨,说孩子笨,说孩子动作太慢,告诉孩子这样危险,那样不对……

你留心观察过母鸡和公鸡是怎样教小鸡吃食的吗?它们会把地上的食物啄起来放下,再啄起来再放下,这是在给孩子示范如何觅食,教给孩子基本的生存本领。这是否能给家长一些启示?其实,对孩子的事过分地包办代替,只会让孩子做起事来缩手缩脚,难以独立。到了自己照顾自己的年龄,却什么都不会。孩子总要独立的,总要离开父母自己生活的。如果不能让他们从小学会照顾自己,以后他们又如何有能力面对外界的风雨、打击呢?

在加拿大的一个记者家中,两个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晨要去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要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没有耽误过。”

日本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日本家庭中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家人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时,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自己背着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家长会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就应该自己来背。”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可塑性也强,而且视野开阔,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做家长的,不如站在从旁协助的立场上,在孩子要自己动手时,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和示范,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给孩子充分发挥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独立起来。

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该吃饭了,妈妈又习惯性地坐在儿子身边准备喂他。谁知小家伙的小手紧紧地抓住碗,大声说:“自己喂,自己喂,不让妈妈喂!”见儿子这么执着,妈妈就让他自己吃,结果吃得满地都是。妈妈就在一旁教他怎样拿碗,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送,妈妈自己也拿着一把勺,适时地帮他一下。每当他把饭送到嘴里时,妈妈就说:“宝宝真棒!会吃饭了!”儿子很高兴,很自豪地笑着,他已经逐渐体会到自己做事的乐趣了。

毫无疑问,父母疼爱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家长格外照看,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个人物品也由父母包办。然而孩子开始上学后,就会碰到许多难题,比如用橡皮擦掉写错的字。不把纸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对6~7岁的孩子实在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在家里经常干家务的孩子,手会变得相当灵巧,橡皮的使用就不会有问题。曾经有一位家长说过:“我一年差不多要给他买100块橡皮,买了就丢!”还有的家长说自己孩子的书包像“字纸篓”,乱得要命。

孩子之所以有这些坏习惯,就是由于在学前期家长包办-切,没有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幼儿阶段,家长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比如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条理做事的习惯,比如衣服应该折好放在哪里,玩具应该收好放到哪里。孩子的小书包,也让孩子自己去整理,把需要的东西放进去,教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

其实,这些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孩子只有能简单地照顾自己,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增强自信。即使孩子做家务不够能干、灵巧,只要养成遇事全力以赴的习惯,也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

适当加以引导

尽管三四岁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想达到的水平,所以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决定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

比如吃饭时,孩子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家长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着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主张,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动作一定要慢,要分解,也许一般人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语言指导也必不可少。尽管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不高,但如果清楚的示范动作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岁左右的孩子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直观的形象动作是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

不过,儿童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家长坚持不懈地努力。三四岁是孩子独立意识萌发的最初阶段,也是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表现,适当的教育则可以使幼儿转折时期无反抗。那何不让孩子的独立生活从三四岁就开始呢?

NO.3引导孩子学会等待

宋天是一个刚满3岁的男孩。别看他年龄不大,脾气可不小。刚上幼儿园一个月,已经被老师请过4次家长了。第一次,他身边的一个小女孩比她早分到一个苹果,他马上抢过来咬了一口,女孩被吓得哇哇大哭。第二次,排队小便时,他嫌前边的小男孩太慢,就用手推搡男孩,结果那男孩尿湿了裤子。第三次,老师让小朋友们轮流唱儿歌,没等第二个小朋友唱完,他就等得不耐烦了,放开嗓门自顾自唱了起来。第四次,老师让他把几块积木摆放整齐,他竟将桌上所有玩具统统弄到地上……在老师的建议下,天天接受了智力测量和多动症筛查,但并未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