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百喻经故事全集
5029200000035

第35章 .送美水喻

原文: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

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

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

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

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槊城,心生厌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村庄,距京城有一百里。这个村中的水很是甜羡,因此国王就命令这个村庄的老百姓,每天送水到京去给国王饮用。那些老姓天天奔走,弄得疲劳不堪。大家都想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事被那个村庄的村长知道了,连忙召集了一个村民大会,说道:“你们都不要迁走,我立刻去请求国王,把一百里改为六十里,那末你们就会近得多,不会感到疲劳了。”

村长随即去请求国王,国王立刻批准他的请求,下令把一百里改为六十里。村民们当时听到都很快乐,说现在近得多了。

从此,村民们都很相信国王的话居在这个村上不迁移了。世间的人也是一样,修行佛所教诲的正法,度脱于五道之间,最终目标是向涅哭的大城前进。但在修行的过程中,心生厌倦,没有恒心毅力,不愿吃苦,便想放弃修行而去寻求能立刻了脱生死的方法,这样一来,在修行上就不会有什么进步。如来法王有大方便,把本来是一乘的教分成三乘教法来分别演说。小乘境界的人听了之后,十分欢喜,以为佛道容易修持,只要积善行德就可脱离受死。后来听别人说佛法本无三乘,是一乘大教,但误解了先前所说的话,始终不肯放弃三乘的教法。这就好比譬喻中的村里人一样。

智慧锦囊:

这则故事比喻:送水走六十里和一百里,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必须继续送水。

以喻引事:

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梁惠王。为了扩大疆域,聚敛财富,他想出了许多主意,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仗。

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同样设法救灾。看看邻国的君王还没有像我这样做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大量逃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明显的增加,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战场上,战鼓一响,双方的士兵就刀对刀、枪对枪地打起来。打败的一方,丢盔卸甲,拖着刀枪,赶紧逃命。有一个人逃了一百步,另一个人逃了五十步。这时候,如果那个逃了五十步的人竟嘲笑那个逃了一百步的胆小怕死,你说对不对?”

梁惠王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是逃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