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5028700000048

第48章 感恩——感谢每一缕阳光,珍惜每一滴水(2)

其实,这是看不透人生的表现。他们不懂得这样一个简单道理:他,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在最后也只能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这种人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条无形的精神枷锁。它使人成为金钱的奴仆,使人活得不自在、不痛快,甚至使人卑鄙和龌龊。

很多人都固执的认为,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恨人有、笑人无,只患寡、不患不均,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比如说李嘉诚,财产多的几十辈子都花不完,而且在生活用度方面很抠,但也没见有人眼红他、笑话他,原因就在于他懂得分享,懂得回馈社会。股神巴菲特则认为,他之所以能赚钱,在于他有一套投资哲学,也在于这个社会为他的投资哲学提供了土壤。这不仅是分享,还是风度和境界。

某畅销书作家在作品中说,“牛根生和蒙牛的成功,是一种必然,因为老牛身上蕴藏着太多成功的道理”。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会免职。1999年,牛根生卖掉了自己和妻子的股份,用100多万元注册了蒙牛。当时的牛根生,对蒙牛的将来也没有多大把握。但是听到老牛注册了蒙牛,包括伊利液体奶的老总、冰淇淋的老总,三四百人纷纷弃大就小,投奔了牛根生。牛根生告诫他们:“你们不要弃明投暗。”可大家就是要跟着他一块干。这些忠诚的老部下,或者变卖自己的股份,或者借贷,有的甚至把自己将来的养老钱也拿了出来。在大家的努力下,蒙牛终于有了第一把草料。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根生信奉并坚守“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经营哲学。在伊利任职期间,有一次公司拿出钱来让牛根生买一部好车,但他却为几个部下每人买了辆面包车;还有一次,他把自己应得的108万元奖金平分给了大家……其余诸如几千、几万的小奖,十几年来,牛根生的分奖行动年年不断。这种“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经营哲学,为他换来了创业的资金、人才、技术、客户……不知牛根生的哲学,会不会给那些每日在小事上面计较、在一点点工资上面计较的老板们,以及平时吝啬于金钱上投入的职场人一些启发呢?

把视野再拓宽一点,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又有哪一个不懂得分享呢?李彦宏因为分享成就了百度,马云因为分享壮大了阿里巴巴……你用分享成就什么呢?我们拭目以待。

从此不再愤愤不平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却充满了感激。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俞敏洪

很多人都认为,感恩和沙发、芭蕾、香槟、咖啡、巧克力等“洋词语”一样,也是一个舶来品。美国不是有个世人皆知的感恩节吗?肯定是从那儿来的。其实不然,“感恩”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了。比如西晋时期成书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中,就有“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的句子,唐代诗人陈润也曾写下过“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的诗篇。而民间关于“感恩珠”的神话传说,至少可以上溯至汉朝。所以说“感恩”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礼貌谦让、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行为一样,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感恩戴德、知恩图报,是一种最起码的良知,而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则是毋庸置疑的小人行径。但时至今日,“感恩”也不应再简单地理解为“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它既是一种品德修养,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更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美国人安东尼·罗宾年轻时只能在1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里栖身,生活一塌糊涂,人际关系恶劣,前途十分暗淡。但短短二十年时间,他却成为了拥有数亿资产的成功学大师。是什么力量让他走出困境,也让他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呢?安东尼毫不隐讳地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尽儿女之责,善待父母、反哺父母;我们要感恩老师,因为在老师的教诲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恩师;我们要感恩朋友,因为在我们伤心时,朋友能倾听我们的倾诉,在困难时给我们一片希望,我们要珍惜这份友谊,在朋友需要我们的时候,伸出手来;我们还应感恩生活,是生活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让我们收获人生财富,一步步走向成熟……”

其实,大凡伟人、名人,大都具有感恩之心。满怀感激,孟郊写了《游子吟》,毛泽东写下了《给徐特立的一封信》,朱德写了《我的母亲》,朱自清写了《背影》,海轮·凯勒写了《我的老师》;满怀感激,李嘉诚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牛根生成立了老牛基金会,比尔·盖茨成立了比尔—梅琳达基金会……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涌泉相报,但起码应该有报恩之心,有感激之情。不要把父母的养育视为当然,不要把老师的培养看作应该,不要把恋人的呵护当成自然。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片肺腑之言,也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一个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冷酷无情,必定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在人脉即一切的当今社会,这样的人,非但人生高度有限,而且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被社会抛弃。

几年前,湖北《楚天都市报》报道了一条“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的消息,原文如下: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不知感恩,不会感恩,会令善行望而却步,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冷漠、麻木。我们无法使他人都保有感恩之心,但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知足、惜福,在人生的路上永远心存感恩。哪怕是为了我们自己。

站在佛学的角度,感恩则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情怀。净空法师说过:“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你感恩生活,生活必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当你试着去感恩,你就会发现,感恩的理由谁都能找到许多,但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

当代科学大师霍金在北京科学会堂做完学术报告后,一位女记者向他提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症将您永远固定在了轮椅上,您难道没有为自己失去太多而悲伤过吗?”

霍金吃力地敲出了以下几行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

——我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最重要的,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骤然间,会场上掌声如潮水。人们在震撼之余,恍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感恩之心是一个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无穷动力!用感恩的眼光看人,你会发现世上还是好人多;用感恩的眼光看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坏;感恩生活、感恩世界,你自然也就远离了愤世嫉俗和愤愤不平……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感恩吧!感激阳光,感激空气,感激一草一木,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的必需,却无一不是生活的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