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学习最高效
5028600000010

第10章 习惯篇好成绩99%来自好习惯(1)

同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有的学习效果差呢?这里面除智商外,还和学习习惯有关。智商的高低主要是先天因素决定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后天培养。

好习惯胜过好脑筋

给自己制订学习目标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之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条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前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小时之后,她很累,浑身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小时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一个小时,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了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目标是什么?是梦想、是希望、是动力、是成功的标尺。有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

我们周围有不少同学,把学习当作一种被动的“差事”。每天该上课时上课,该做作业做作业,老师让背多少单词就背多少,让写几道题就写几道题。这种看似听话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也不错,但是却很难有进一步的提高,也很难达到优异的程度。还有部分同学,学习完全失去自觉性,常常产生厌学情绪,把每一天的学习都变成一种负担。这些都是学习上缺乏目标的表现。

真正在学习上表现得特别出色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为自己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的高考我的分》的作者,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姚俊宇,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

我在中学时代的最大理想就是考进北大,为此,自己“想当然”地搜集了许多有关北大的资料。包括北大的历史、北大的成就、北大老师的轶事,甚至于北大校园里拆除一栋旧楼房的小新闻,我都关注。高三时,买了很多北大的明信片,每一张都有北大的风景。什么时候学习累了,只要一看见图片上美丽的北大,想像一下现实中北大的美好,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就这样,在考入北京大学这个理想的召唤下,我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踏入了美丽的燕园。

记得我的同桌更神奇,他的理想是考入复旦大学。他把“杀入复旦”的纸条贴在自己的床头,贴在自己的课桌上,贴在他自己可以轻易看见的任何地方。每天睡觉和起床前都要振臂高喊几声“杀入复旦”。当时大家都笑他傻了,可他就是凭着这股傻劲,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可见,理想是如此神奇的一个东西,你必须相信它,把它放在心里,然后,为了它而努力,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这样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直坚持下去,这个理想自然能够实现。

那么,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呢?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两种做法:

方法一:自我比较法。比如,自己以往的数学成绩都是70分,希望通过努力,这个学期期末考试能拿到90分的成绩;自己以往在班里排30名,这学期的目标是把名次提前到第20名。这些都是用自我比较的方法来设定目标。通过跟自己的以往比较,能明显发现自己的进步,就能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同学们要注意,设定自我比较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梯级。希望期末成绩从原来的70分提高到90分,这个目标可以分成几步来实现:第一次单元考提高到75分以上,期中考试提高到80分以上。这样,把长期的大目标分解成中期和短期的小目标,把目标变成一把攀登的梯子,我们才可以沿着楼梯一步一步攀登。

方法二:他人参照法。所谓他人参照法,就是在学习上为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作为自己的“追”“赶”“超”目标。俗话说:下棋找高手。有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自己也能在竞争的激励下,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学习目标要适当,不能定得太高或太低。目标太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目标太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同学们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每当新学期开始,给自己订立学习目标是个很好的举措,因为学习上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朝着目标努力、奋斗,再艰巨的任务,再坎坷的道路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有计划地学习轻松又高效

鹏鹏以某省高考理科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在高中的三年学习中,鹏鹏十分重视课后复习。每天放学回家,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急于去完成繁重的作业,而是先回忆一遍老师一天所讲的课程,看看自己记住了哪些、理解了哪些、掌握了哪些。再打开书和笔记,有针对性地复习一遍,直到把问题弄懂了,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然后才认真地做作业。就这样,鹏鹏每天晚上都要把当天所学的新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力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不留下任何一个知识盲点,并且还要将新知识与过去学的老知识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学懂、学通、学透。

鹏鹏说,学习一定要有计划。他每天早上一醒来,就会想这一天有哪些事情要做、哪些章节要看、哪些习题要写。把每一天都计划好,这一天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去严格地执行。每一天给自己合理规划,每一周、每一月都是如此,这样就能高效率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每当面临考试时,他一点也不急,因为所学的知识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他脑子里了。

计划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常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军事家每场战役前,都要制订几套作战方案,企业家也会在打响某一品牌前,做好一系列的市场营销计划。在学习中,学会制订计划,其意义是很大的,它是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

在制订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周全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考虑周全是一个计划能否长期保质保量的基础,必须将学习与其他各项活动统筹安排。首先,留出时间锻炼身体。好身体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没有人能够坚持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而保持很高的效率,所以娱乐和锻炼的时间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每天安排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另外,安排出机动时间也很重要。在计划执行之中,会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你的计划就要考虑到这个情况,以免导致任务无法完成,久而久之,使自己放弃执行计划。

2.计划内容需要与学习相结合

针对每门课的弱势项目制订提高的计划,如果由于作文缺乏材料而导致分数不理想,就给自己规定每学期必须摘抄精美的句子的数量,而且要背熟,甚至可细分到每天需要摘抄多少句;数学中如果是公理、定理和公式记不牢而导致出错,就规定每天要记多少个公式,如果是因为解题思路不对导致题目不会做,就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完成的做题数量,来揣摩解题思路。

3.制订计划,各科要均衡安排

均衡强调两点:一是弱项和强项之间的均衡,在重点提高弱项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强项的保持,否则弱项提高以后强项很可能变成弱项了;二是科目之间的均衡,除了不偏废某个科目外,需要强调的是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中必须要有几个科目齐头并进。如果一天只安排数学某方面弱项的提高,接下来一天学习语文、一天学习英语,那么等一个周期转过来之后,靠前面学的科目在脑中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建议任何长、短期计划应该覆盖三科左右,这样轮回的周期比较短,不会出现学了后面忘掉前面的现象。

4.长期和短期计划相结合

学习计划,既要有短期计划,又要有长期计划,而且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补充和更正。每天、每周、每月对所要做的事制订一个计划,这是短期计划,这种计划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应引起重视。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计划可视作长期计划,其中目标的成分多一些。譬如,在这个学期里,数学的学习要完成一本同步的参考书,从而使成绩提高10分以上……

5.计划需及时调整

当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以后,需要检查一下学习的效果,并对原计划中不适宜的地方进行调整,一个新的更适合自己的计划将会使今后的备考更加有效。

计划制订好以后就要坚决执行,否则前面所做的一切就白费了,对于喜欢拖拉的同学来说,坚持执行计划具有挑战性。同学们需要牢牢抓住今天,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总安慰自己明天一定完成。

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任何一个班级,学习不好的学生,都是以被动学习为主,只要能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成绩都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

主动学习应当是一种什么状态?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自己脑子里不断地转,想自己应该怎样运用老师所讲到的知识,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自己应该从何着手。也就是说,即使老师只讲了10%,自己也要主动思索,找到背后的90%。抱着这种态度听课,不仅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在自己的心里,而且还能思考更多、收获更多。主动学习的学生,从来不会埋怨老师讲得不好,只会担心自己思考得不够深入。这样的学生听课,怎么会不专心?

别人不督促便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能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对于不懂的问题,要标记好,以便上课时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在上课时必须仔细听讲,盯着老师看,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官学习,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洪亮,表述清楚。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认真思考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形成体系。“善问”指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的课题选择机会,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试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自己解答问题。这种教育的效果与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区别是很明显的。因为他们深信会独立思考、有开拓精神的人,都是有自信心支持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和精神。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的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标记重要内容,在书上划出有关要点的关键性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脑海中要有清晰的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不懂的知识要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其系统化的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有所记忆。这是巩固知识、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学会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的老师海因里希韦贝乐对爱因斯坦说:“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你有一个毛病,就是你什么都不愿让任何人告诉。”正是这个“毛病”,使得爱因斯坦取得了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习爱因斯坦的这种爱思考的精神。

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有些学生学习效率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看书时要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习惯,有时用来思考的时间往往比看的时间还要长些,譬如说,书上常常是先有定理,然后再推演出来。我们看的时候,就应当倒过来想一想,为了得出定理,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依此类推,步步追根,最后引出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