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5026600000015

第15章 读国学,学团队建设(3)

通过此例,我们的商业人士应该有所感悟:诚到深处情自现,不见“诚”字不见情。所以要做一个出色的商业人士,只有诚恳待人,宽以待人,才会获得事业上的好伙伴、前进中的好帮手,才能真正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着名的美国总统林肯曾言:短期欺骗一个人是可能的,长期欺骗一个人也是可能的;短期欺骗所有人也是可能的,但要想长期欺骗所有人是不可能的。很多看似高明的权谋手腕,可能赢得一时之快,但终究很难真正掩盖所有人的目光。

人之习性,喜好群居。团队之内的任何一位成员,无论能力如何,都将希望身边的队员是一个真诚的人。即使十恶不赦之徒,也不会希望身边的人是穷凶极恶之辈,生怕层层戒备,劳心之极。

以真诚之心待人,即使短期之内,有所误会,也会视为彼此观点的不同,日久终会有嫌隙尽去的一天。但若被视为阴险之辈,即使一个无心之举,亦会令团队嫌隙重生,为正常的工作添加重重障碍。

真诚不意味着懵懂,黑暗只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光明。以诚待人,建立友好和谐的团队氛围,是保持团队平稳、激情的关键基点。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季步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类似的故事和典故不胜枚举,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迅速发达的市场经济熏陶下,摒弃了人类最基本的传统和优秀的东西,真是可惜可叹!

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诚信是立业之本,做人的准则,是企业和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于一个人,如果张口就是谎话连天,如果说话不算数,不守信义,谁还会相信他。那个站在山头上大喊“狼来了”的小男孩,不就是因为一再说谎,而导致说话无人听,最后被狼吃了吗?其实,吃他的并非是狼,严格地说是他那不诚信的品质。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于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专靠欺蒙诈骗者,则往往在得手一两次后,便会陷入绝境,导致人财两空,有些甚至锒铛入狱。在现代经济社会,即使一个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有誉满全球的品牌优势,建立了很好的采购和销售网络,并且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学历的商业人士队伍,但如果它在财务报表、在商品、在服务上做假,欺骗商品客户和投资者,丢掉了信用资本,就没有银行愿意给他贷款,企业的股票、债券和商品就没有人买,合作者和客户没有了,所有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企业必然会陷入困境,并最终在市场中消失。因此,诚信确确实实是做人、立业之本。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身做起,恪守诚信,让诚信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准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绚丽多彩,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诚信是人的一张脸,它写着你的品德和操行。有些企业就是因为缺少这弥足珍贵的品质才大伤元气的。商人在商场上没有了诚信,或者你的诚信受到怀疑,那么的你将难以融入这个社会和企业,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集思广益,全员决策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那是不可限量的。一个人主持一方政权时,如果不依靠大家的力量,那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在实际工作当中,之所以会出现决策失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参与决策的头脑太少。在实际工作中,时常看到的情况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通常只由几个甚至一个大脑决定。这种决策方式带来的风险是:由于决策者个人掌握的信息有限,造成决策的严谨性与周密性不强;由于决策者对未来形势的变化估计不足,导致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假设;由于决策者多数不是一线执行人员,导致决策指导不了操作,缺乏可执行性。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决策过程。因为决策者总是自然地假设自己能感知战略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降低了对客观数据的关注度,从而减弱了决策过程的理性色彩。事实上,在由少数人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预测和假设的内容以及推理的过程都是感性的,这些预测和假设与客观事实必然会存在差异,由于出现未能估计到的情况,而致使企业应对不力,造成损失,就会使决策成了错误的决定。

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有很多误区,这些误区会使决策驶向错误的航道,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第一个误区是证实性偏见。企业商业人士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当他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支持他们原来观点的信息,而对那些可能推翻他们原来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

第二个误区是忽视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在进行一项选择的同时,丧失了其他选择的机会,从而导致相对收益减少。从企业商业人士的角度来看,机会成本不仅包括财务投入,而且还包括时间、精力和管理成本。

第三个误区是先入为主,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观感觉。在没有充分信息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被自己的第一感觉所影响。有的时候,相信第一感觉是一种决策方式,但是,经理人还需要从第一感觉中跳出来,从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四种误区是不能自拔,沉溺于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投入进去了,以后不可能再收回的支出,包括时间、资金、精力。企业商业人士在决策时,最为正确的做法是考虑某件事情是否对企业有好处,而不受过去投入多少的限制。

群体决策是避免决策误区、决策失败的预防针。顾名思义,群体决策机制就是决策过程的广泛参与性,强调的是民主,不是一言堂,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比如在制定战略计划时,不仅是企业高层全部参与,而且还要让与战略执行相关的人员参与进来,比如战略的实施人员、相关领域的专家、各个部门的主管和代表等。

群体决策机制的好处是,任何决策在产生过程中就赢得了广泛的情感支持,任何参与决策和执行的人不会把决定看作是上级的指示,而是看作是“我们”共同的意见。

但是群体决策机制可能带来的风险有三种:一是因为过于强调民主成分而使决策的形成过程成为平衡各家意见的过程,致使决策结果平庸化;二是因为过于鼓励发表不同观点而导致在决策会议上拉帮结派,使决策的讨论过程成为争权夺利的过程,降低了决策的效率;三是决策过程越民主,决策的过程就越长,企业商业人士很容易失去耐心,会轻而易举地出台决定,不仅使决策机制没有起到正向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南北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总统林肯开始为选任军事统帅而发愁。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天,他将内阁中最重要的成员召集在白宫会议室。会议一开始,林肯就向大家强调:外面战火轰隆,我们的会议一定要有效率,我们要在今天为已经操练3个月的8万士兵找出一个优秀的统帅。

在林肯的要求下,内阁大臣们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几个人热烈地争论起来。在幕僚们讨论的过程中,意见逐渐清晰,有人推荐史考特将军,有人推荐麦克多维尔,随着推荐的候选人的不同,内阁大臣们分成几派,不同派别之间针锋相对,相互指责对方所推荐的侯选人的不足和缺点,场面气氛十分激烈。

由于被选任的人将承担最重要的职位——担任北方军队的统帅,这个职位将左右美国未来的命运,林肯和内阁成员们定有选人规则,即只有在三分之二的人同意下,候选人才能被任命。由于这个规则的存在,他们的会议从早上一直开到晚上,因为始终不能使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的意见保持一致,最终毫无结果。

虽然群体决策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显然要比一个人独裁、单人负责拍板定案的方式要稳妥得多。现代企业面临的是环境复杂而又变化多端的局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商业人士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商业人士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就需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建立科学的群体决策机制,以集体智慧保证决策的成功。

实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发掘员工智慧、克服官僚主义、精简机构、解决组织问题的有效方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帮助企业创建了一种每个人都开始积极参与、每个人的想法都开始被注意、商业人士更多地是引导员工而不是控制员工的文化,有利于避免企业中的权利过分集中这一弊端。

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有效运用全体员工智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