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教室外的经济学
5025700000025

第25章 市场经济下的(1)

“群雄逐鹿”——经营管理“脑白金”是怎样占领市场的?高工资能换来高效率吗?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吗?什么是“拉锯效应”?最累的,会是最差的?“首因效应”,抢了先机还是失了先机?什么是海潮效应?

1.“脑白金”是怎样占领市场的

新闻回顾史玉柱对产品的命名,可谓俗不可耐,不是白金就是黄金。他对黄金真是情有独钟。这些产品的广告,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脑白金的卡通老人的广告系列,如:群舞篇、超市篇、孝敬篇、牛仔篇、草裙篇及踢踏舞篇,毫无创意,篇篇雷同。而广告词也高度一致,“孝敬咱爸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到现在整整“折磨”了13亿人民群众近10年之久。即便如此,这两个产品依然在保健品市场上稳健成长,畅销多年。2007年上半年,脑白金的销售额比2006年同期又增长了160%。

话里话外明眼的企业人应该看得出,史玉柱“脑白金”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用了他的公关法则,巧用了广告效应,他曾提示创业者“在弱小的时候,不要蛮干,要巧干”。这里的巧干,指的就是他的公关先行法则:利用软文、事件等软性手法,巧妙地启动传播。在总结为什么俗广告能取得好成绩时,史玉柱说:“不管消费者喜不喜欢这个广告,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记住好的广告最好,但是当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让观众记住坏的广告。观众看电视时很讨厌这个广告,但买的时候却不见得,消费者站在柜台前,面对那么多保健品,他们的选择基本上是下意识的,就是那些他们印象深刻的。”

广告,顾名思义,广而告之,把一条消息推广开来告诉大家。广告的本质是传播,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指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狭义广告仅指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赢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我们这里主要说后者。

当今媒体发达,广告的发布形式多种多样,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处处都被广告覆盖。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一旦出户则是沉浸在一片广告的汪洋之中。广告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力求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席之地,这些年来广告业的蓬勃发展说明了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国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说:一个法国人,一天通过报刊、招贴、电影、电视等各种渠道要接受500—1000个广告信息,而一个美国人要接受广告信息则在1500个以上。

市场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广告大战,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是世纪性的广告持久战,不惜任何手段,不惜巨资豪富,可谓世界广告之最。手表界,瑞士、日本、香港则是车轮战。先入的欲为“主”;后来的欲为“上”;后起的欲为“秀”;共同的武器是广告。日本的彩电、汽车,瑞典轴承钢,美国的福特、IBM,荷兰的飞利浦的广告,都是名气之战,名牌之战,本质是称王称霸之战。

“史氏广告”让城市里的观众难以接受。但这些符合地县级消费者观念的俗广告,恰恰以消费者的认知为基础,深刻地打动、影响了消费者,并进入消费者的心智中,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效应。这就是俗的“史氏广告”起效应的深层原因。

另外,虽然广告很俗,但都是原创性的,这个也很关键,因为这样给人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模仿脑白金广告形式的广告,大多没有成功的可能。广告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投放,才能看见效果。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注册一个品牌需要时间。史玉柱打广告,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脑白金的广告一打就是近10年。高空广告要想起效,必须有终端落地的配合。史玉柱就是“如洪水猛兽一样”地抓终端落地执行与线上广告配合。脑白金时代,史玉柱在全国的200多个城市设置办事处,3000多个县设置代表处,全国有8000多销售员。他要求:脑白金在终端陈列时,出样尽可能大,并排至少3盒以上,且要占据最佳位置。所有的终端宣传品,能上尽量上。宣传品包括:大小招贴、不干胶、吊带包装盒、落地POP、横幅、车贴,《席卷全球》必须做到书随着产品走。脑白金自始至终都在传播它的“美国身份”来增加产品的可信度。为了更有效地借用报纸本身的媒介公信力,史玉柱要求报纸软文字体、字号要与报纸一致,不能加“食宣”字样,加报花,如“专题报道”、“环球知识”、“热点透视”等,让消费者认为是新闻报道的一部分,而不是广告。史玉柱曾对《赢在中国》的选手说:“品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能靠一个月、两个月的狂轰乱炸就想取得多大的成效。中国企业创建品牌常有一个毛病:今年一个策略,明年一个策略,后年又换一个策略,费钱费力,还没落个好。”公关是品牌塑造的工具,更容易让商业信息进入消费者的心智中。公关打造品牌,广告维护品牌。品牌的打造发生在消费者的心智中,而第三方媒介的力量至关重要。史玉柱聪明地把握住了媒介公关在商业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脑白金”的成功使我们看到了广告的很多好处:首先,广告有助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可以突出产品个性,使产品的品牌深入消费者的心中,确立企业的长期优势。例如,可口可乐在广告中就以鲜明的红色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通俗易记的名字加深消费者的印象,树立起碳酸饮料的品牌形象。

其次,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广告企业可以把产品的信息迅速传递给大量的受众,如产品的品牌、性能、用途、使用方法等,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从而引导消费者选择与购买商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商品的广告语使商品更具吸引力。

再次,对于消费者来说,广告有助于他们迅速方便地获得产品信息。无论从电视上,还是在闹市中,甚至在互联网上,他们都能接触到大量丰富的商讯,从中对产品进行分析评价,直至选择到令人满意的商品。广告也开阔了消费者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到更多新产品。

特别是在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产品改良升级迅速的今天,新产品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广告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家在广告上的花费却也随之而节节攀升,但是你不用替他们担心。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广告花的钱他们都能加倍在消费者身上挣回来。经验证明,最佳广告宣传投入,每投入一元钱,可新增利润五元左右。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们不打广告,那么我们产品的价格可以下降10%,也许这样我们就能够打价格战,赢得比对手更多的竞争优势。

但事实是广告已经被张贴得无处不在了,甚至我们使用的卫生纸巾的包装上也被精明的商家印上了广告。似乎没有广告,企业的销售就将停滞,因此不得不从消费者的腰包中预支广告预算。

知识链接所谓广告效应,是指广告作品通过广告媒体传播之后所产生的作用。从广告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扩大其产品的销售,实现企业的赢利和发展。但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才能确保它的有效性。贯穿整个史玉柱神话的线索,就是他的“史氏广告”,这些广告原则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些常识,缔造了中国营销天才的黄金帝国。他能把广告的神奇力量,娴熟而巧妙地应用到IT、保健品、网络游戏、保健酒上,甚至更宽泛的品类战略中。

2.“劫富济贫”的马太效应

新闻回顾2010年4月22日凌晨,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10年世界20家顶级足球俱乐部价值排行榜。这一排行榜是根据历史成绩、收入、球星身价、固定资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的。

在这份最新榜单中,卖掉队内头号球星C·罗被广为诟病的曼联以18.35亿美元高居第一,而买到C·罗、卡卡等巨星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总价值为13.33亿美元位居次席。在这份20强榜单中,有7家来自于英格兰。英超四强曼联、阿森纳、利物浦、切尔西都进入榜单前十;意甲中AC米兰排名第7,尤文图斯紧随其后,国际米兰排名第十。前十中,有4支英超俱乐部、3支意甲俱乐部、2支西甲俱乐部和1支德甲俱乐部。排名第11—20位的俱乐部按名次排列分别为:沙尔克04、热刺、里昂、汉堡、罗马、不来梅、马赛、多特蒙德、曼城、纽卡斯尔。

话里话外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告诉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告诉我你们的收获。”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经赚了10锭。”国王很高兴,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赚了5锭。”国王奖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着,怕丢失,没有拿出来过。”结果,国王命令将这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连他有的,都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你有,我就给你更多;你越没有,我就越不给你。”这就是马太效应。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这样解释它:任何个体、群体,一旦在某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然后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也就是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马太效应”真的是无处不在,为什么穷人更穷、富人更富,“马太效应”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解释。在敏感的足球王国里,马太效应更是明显。

近一年多来,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很多球队的日子都不好过,可是曼联却成功地渡过难关。而曼联已经签下10余份商业赞助合同,领先于英超和欧洲各大对手,下赛季,曼联仍将通过14份商业伙伴的赞助合同,获得比上赛季多大约2350万英镑的收入。而曼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精细的管理和品牌的打造。

从一件小事中,就能看出曼联的管理是多么的精细。现已卸任的前俱乐部财政主管尼克·胡姆比的故事可以作为最好的例证。在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扩容的进程中,胡姆比的财务规划异常精准。一天,有人问胡姆比,老特拉福德扩容工作做得如何了,这位财政主管说“看台东北角大屏幕录像回放装置左侧3米现在应该有5个工人”,提问者赶紧到球场察看,情形竟然与胡姆比描述的一模一样!作为一个俱乐部财务主管,连球场扩容施工的细枝末节都洞若观火,这便是曼联最令人敬畏的地方:它不会放弃对任何细节的预判,哪怕这个细节看上去多么无关紧要。

曼联公共有限公司由曼联足球俱乐部、曼联货品销售处和曼联餐饮店三部分构成,作为一个商业矩阵,公司刻意淡化了“足球”二字,而是更强调广义上的“曼联”,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增加外延和想象空间,红魔的利益远远不局限于绿茵场的胜负,而是向足球产业寡头发展,仅2004年曼联营业额就达到1.3亿英镑,利润额达到2200万英镑。曼联博物馆、曼联电视台、曼联官方网站就像一张无限延伸的大网不漏过任何可供宣传的受众。根据经济学领域著名的“马太效应”,资金只涌到能够赚钱的地方,曼联健康平稳的资本扩充,让投资者看到了低风险高回报的商机,曼彻斯特市长可汗先生的比喻相当精彩:“如果有哪个城市拥有曼联这样具备顶级经营水平的绿茵豪门,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市民头顶上撒英镑一样!”

毫无疑问,没有哪一家足球俱乐部能像曼联那样激起英国球迷心底最强烈的感情,无论爱与恨,狂喜或失落。更加让人羡慕的是,曼联在海外还拥有良好的口碑以及众多的支持者。仅在亚洲,曼联就拥有1.9亿球迷,其中中国就有7200万球迷……

早在20多年前就有专家指出,资本、金钱和拥趸的无限扩张绝不是曼联俱乐部追求的单一的、终极的目标,品牌的推出、偶像的建立和足球文化的营造才是曼联最大的成功之道。提到曼联的“球星效应”无论如何是无法绕开贝克汉姆的,这位前曼联的7号、前英格兰国家队队长以及2007年英国体育产业奖获得者,已经作为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无形资产永远沉淀在曼联俱乐部的生命年轮中。

贝克汉姆作为一个体育文化符号,他与曼联俱乐部一样意义远超出了足球的范畴,他是最懂得利用自身商业价值的足球巨星,使曼联征战期间每一年红魔7号球衣的销售量都在5000万英镑之上,而皇马巧取豪夺小贝这块“金贝贝”也就是为了赚取上亿美元的收益。出于同样的考虑,对篮球、冰球和橄榄球如痴如醉的美国人,竟然也心甘情愿地给贝克汉姆提供了一份价值2.5亿美元的超级合同,因为美国这块足球处女地需要一名足球场内外都能吸引眼球的超级巨星。

贝克汉姆到底是体育明星还是娱乐明星一直是媒体热衷辩论的话题,出色的球技、俊朗的外表和他与辣妹的婚事被英国《世界新闻报》总结为小贝成功的三大要素。然而事实上,真正令贝克汉姆成为一种“现象”的还是曼联,没有曼联近10年的造星计划,也就不存在贝克汉姆的卓然独立。曼联是一支永远追逐时尚、先锋和青春的俱乐部,从“第五披头士”贝斯特的放浪形骸,到“国王”坎通纳的桀骜不驯,再到贝克汉姆标志性的“圆月弯刀”,无不浸淫着曼联俱乐部文化前卫创新的血脉。

知识链接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3.高工资能换来高效率吗

新闻回顾一家生产电信产品的公司,在创业初期,依靠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从早到晚拼命干。公司发展迅速,几年之后,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十来万元发展到每月上千万元。企业大了,人也多了,但公司领导明显感觉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也变得越来越爱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