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文明解密
5022800000006

第6章 源远流长的亚洲文明(5)

然而,这一伟大的文化遗址究竟是谁创造的呢?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个谜。

对文化遗址的探究

关于摩亨佐·达罗文化遗存的创造者是谁这一问题,各国的专家学者都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

两河流域输入说: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两河流域即西南亚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在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境内。在历史上,两河流域是世界上着名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曾建有巴比伦、亚述等古国。而从摩亨佐·达罗兴旺的时间和文化特征来分析,应该与两河流域的文明密切相关,摩亨佐·达罗应该是受了两河流域文明的极大影响才建造起来的。

雅利安人创造说:雅利安人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共同体的各族人民的总称。从对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研究中可知,远古时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安”的部落集团,主要从事畜牧,善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间,其中的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而从摩亨佐·达罗文化遗存的发掘地来看,正是印度河流域,也就是一支雅利安人所居之处。另外,从摩亨佐·达罗出土的工具来看,可以推知其为一个畜牧民族。因此,摩亨佐·达罗极有可能是雅利安人创造的。

达罗毗荼人创造说:很多研究者认为,居住在当地的原始达罗毗荼人创造了摩亨佐·达罗文化。原因在于:达罗毗荼人主要居住在印度南部、中部和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共约1亿人,包括泰卢固人、泰米尔人、坎纳达人、冈德人和托达人等,是印度古老的居民,原来有相当高的文化。只有这样,达罗毗荼人才能在当地创造了摩亨佐·达罗文化。其次,在现在的印度东南部区域内,曾出现过一个古国——达罗毗荼国。据《大唐西域记》第10卷记载,其都城为建志补罗,公元7世纪前期唐代高僧玄奘曾到此。从摩亨佐·达罗都城遗址来看,两者有着渊源关系。此外,出土的青铜舞娘像形象逼真,与现在印度的达罗毗荼人极为相似。正是因为对本民族的热爱,才塑造出了这样经典的形象。

关于摩亨佐·达罗文明衰亡的原因,学者们也同样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不认识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规律,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印度河淤塞,河床升高,泛滥成灾,因而造成摩亨佐·达罗文化的逐渐消亡。近来,对此又有了新的解释:距摩亨佐·达罗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地震中心,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发生过一次地震,并引起了水灾,由此导致了摩亨佐·达罗城的毁灭。

不过,对于摩亨佐·达罗文明的众多争论还在继续,还需要研究工作者进一步的考察和探究。

历史侧影——乌鲁克

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即苏美尔)的乌鲁克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乌鲁克就已拥有4万人口,占地面积2平方千米。城市的中心是丰饶女神伊南娜的地界,包括一个有宏伟的柱形门柱的庭院入口,庭院地面上装饰着圆锥体镶嵌画——即将顶端染色的锥形粘土按进土砖表面构成的图案。乌鲁克丰饶女神伊南娜的神殿(还包括其他苏美尔城市的神殿)以及天空之神地界内的神殿,都建在高高的土砖平台上,沿着台阶拾级而上。

神庙所在地也是行政中心,在乌鲁克,文字最初就是在这里被使用的——数字和符号被刻在泥板上,以记录神庙栈房内流进和流出的食物、动物以及纺织品等。

到了公元前2800年,乌鲁克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原来的2倍还多,坚固的护城围墙绕城市修建起来。据史诗记载,城墙为传说中的国王吉尔佳美什所建,他对伊南娜的权利进行了挑战——这一传说反映出该时期美索不达米亚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国王与祭祀的权利纷争。在敌对城市国王基什围攻乌鲁克时,吉尔加美什也领导了乌鲁克的保卫战。吉尔加美什远征迪尔穆恩(巴林群岛)和阿曼诺斯山的故事,都反映出乌鲁克参与了国际贸易活动,乌鲁克开始从阿曼诺斯山进口雪松。

哈拉巴文明的秘密

20世纪初,人们普通认为,在印度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是没有历史的。然而在1922年,考古人员在印度河流域偶然发现了一处奇特的文明遗址。而这一发现,也将印度的历史整整提前了1500多年。

经过数十年的发掘,整个印度河流域至今已经发现各种城镇遗址200多处,其范围西起伊朗边境,东到德里,北至喜马拉雅山,南临阿拉伯海,占地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千米。这一文化以南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被称为哈拉巴文明。

哈拉巴文明的农牧业发展

哈拉巴文明中的农业发展很好,因为考古人员在哈拉巴文明遗迹中发现了许多当时所用的工具,如镰刀、锄具等。而当时人们的主要栽培作物,则是小麦和大麦等田间作物。此外还有椰枣、果品等,也是人们的常用食物。

除了农业高度发展外,牧业发展也很不错。当时的人民已经能够驯养羊、牛等动物及各种家禽。

领先世界的城市文明

哈拉巴文明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他们的城市文明。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和甘瓦里瓦拉是当时最大的三座城市。尤其是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非常巨大。然而考古人员在这些城市遗迹中并未发现规模宏大的王宫式建筑,因此考古人员推测,当时可能还未曾形成至高无上的王权。

哈拉巴文明中的城市建筑和规划在当时看来是最先进和最科学的。古城中的建筑物都是使用火砖砌成的。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5000多年前留下的高达近8米的城墙。这里的住宅也是大小不一,大的住宅里面有许多大厅和房屋。凡是多房间的住宅,还都会有几间面向中央的庭院,另一扇侧门则通向小巷。在这些住房的中间,最突出的就是一幢包括许多间大厅和一个储存库的建筑物,这可能就是当时摩亨佐·达罗城的国王或首领居住的地方。

此外,还有不少两层楼的房屋,下层多是厨房、浴池,上层则是卧室。这些显然都是属于有钱人家的住宅。不过,考古人员至今也没有确定究竟哪一座建筑是宫殿或者神庙。

古城里的大多数住宅都有水井和整洁的浴室,还有一条修得很好的排水沟。大大小小的住宅多数都是在外墙里面装有专用的垃圾滑运道。人们可以把垃圾倒入滑运道内,使之滑到屋外的街边小沟中;小沟又连接下水道系统,从而将垃圾运入下水道。如此复杂的污物和污水处理系统出现在那个时代,可见当时的文明是多么繁荣。

哈拉巴文明消失之谜

高度发达的哈拉巴文明出现得很突然,然而消失得也很突然,以至于后来的印度文献对此毫无记载。

对于哈拉巴文明衰落及消失的原因,专家们给出了许多假说。

第一种假说认为,哈拉巴文明是由于外族人入侵毁灭的。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一批外族人,也就是后来的雅利安人,出现在了两河流域。在激烈的对抗中,哈拉巴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摩亨佐·达罗城遗址中,考古人员曾发现了大量被杀戮者的骸骨。不过,这种观点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也只是一种假说而已。

第二种观点认为,哈拉巴文明的衰亡是由于自身缺陷导致的。这主要表现在农业对河流补给的过分依赖,而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农业的扩大再生产,但当时还没有产生现代农业的经营策略,只是盲目地扩大耕地面积,导致农业最终远离河流,无法正常生产。如此一来,人口也逐渐减少。不过,这种观点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哈拉巴文明逐渐消失,而不是突然消失,因此这种说法也不太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哈拉巴文明的破坏归于自然灾害,比如大面积的城市沙漠化、地震、洪水等灾难等,都可能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从而毁灭了哈拉巴文明。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

不论如何,以上观点都是假说,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总之在哈拉巴文明消亡后,印度文明出现了短期的暂时倒退。然而这种倒退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此后的雅利安人来到这里,很快就又创造了印度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明高峰。

相关链接——爱美的古印度人

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印度人就已经开始佩戴手镯了。而且无论贵贱贫富,印度的妇女都有手镯,只不过质地和价值不同而已。

印度河流域的人都喜欢穿紧身的棉质长衣,通常情况下肩上还要披上一块棉织品,头上再戴上头饰或头巾,一些贵族还会在脚踝处系上铃铛。不仅女士注重自己的外表,男士对美也有很高要求。他们将自己的胡须染成各种各样,每天洗澡时还要喷洒香料,甚至也会像妇女一样戴上耳环。即使作为祭祀的僧侣也不例外,不仅有头饰,还会在长袍上做些适当的装饰,比如镶嵌上美丽的图案,或者染上漂亮的颜色等。

两河流域的泥版文书

两河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将两河流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历史上认为,美索不达米亚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南边的部分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北边的部分被称为亚述。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就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两河文明的出现

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就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等,都继承和发扬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现代人对古代各国的历史了解,主要依靠的都是文字记载。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了。而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古代文字,主要有3种: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使用的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公元前1000多年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文字,再就是古代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使用的楔形文字了。

楔形文字的发现

对楔形文字的辨认,同对埃及象形文字的辨认过程极为相似。这件事还要追溯到2500多年前。

公元前522年3月,当时的波斯皇帝冈比西斯率领数十万大军远征埃及。其中有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狄亚的名义,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了叛乱。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不幸的是,皇帝冈比西斯在返回波斯的途中病死了。一时间,波斯贵族们群龙无首。这时,一个叫大流士的贵族耍阴谋手法得到了皇位,并最终平定了叛乱。为了称颂自己的功绩,大流士就让人将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今天伊朗哈马丹)郊外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着名的贝希斯顿铭文。

贝希斯顿铭文上面也刻着三种文字:古波斯文、楔形文字和新埃兰文。1835年,法国学者罗林森偶然间发现了这些铭文,并制成了拓本。1843年,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后,他又把这些翻译过来的古波斯文与楔形文字对比,并终于弄通了这些楔形文字,从此便解开了楔形文字的谜团。

最古的楔形文字都是从右向左直行书写的。但由于书写不便,后来就把字形侧转了90,改成从左到右横行书写了。考古学家经研究发现,这些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他们在开发两河流域的同时,就已经创造出了这种文字。

最开始,这种文字是象形文字的。如果要表示比较复杂的意义,就用两个符号合在一起,比如“天”加“水”,就表示“下雨”;“眼”加“水”,就表示“哭”等。后来,他们又发展到可以用一个符号代表多种意义,比如“足”又可表示“行走”、“站立”等,这就是表意符号。

到后来,一个字形符号也能够表示一个声音了。比如“星”这个楔形字,在苏美尔语里发“嗯”音。如果用来表示发音的话,就与原来的“星”这个词的含义没有关系了,只表示发音,这就是表音符号。

泥版文书不同凡响

当时的苏美尔人还不懂得造纸,因此他们的文字就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然后刻在用粘土做成的长方形泥版上,然后再把泥版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泥版文书。

在古代埃及时期,文字刚刚进入图画文字或画谜文字的时候,一般重要的文字典籍都会用泥版文书来记载。因为这类书写材料比起纸草、羊皮纸、木材或一些铁器、青铜等之类的书写材料来说,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可以随时取用,且造价低廉;二是坚固耐用,可以持久保存。

开始时,苏美尔人的泥版是圆形或角锥形的,不便于书写和存放,后来他们便将泥版改为方形的。苏美尔人的文字材料,大多数都是这样刻在这类方形泥版上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些文字得以保存下来的。迄今为止,考古人员已在两河流域挖掘出了数十万块这类泥版文书。由于苏美尔人使用的都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所以落笔处印痕都比较深宽,提笔处则显得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在两河流域发现的这类古文字称为了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了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丰富并促进了它们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流,为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便把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了过来,并使之发扬光大。

泥版是怎样制作的

经研究发现,泥版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使劲揉搓黏土,然后根据需要做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状,并把棱角磨圆。一般是一面较为平坦,而另一面则较为凸出。做好泥版后,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

书吏首先用细绳在上面画好格子,然后用芦苇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在泥版上刻字或画图。泥版的两面其实都是可以刻字的,但为了避免书写一面时把另一面擦掉,书写时通常要先刻平滑的一面,然后再把泥版翻过来在凸出的另一面刻写。小的泥版可以拿在手上刻写,而大的则要放在特制的架子上书写。

两面都写完之后,再把泥版晾干或烧制,经过晒干或火烤的泥版非常坚硬,印刻在上面的文字或图案也可以长久保存。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最古老的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最近的也不会少于3000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