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5021800000012

第12章 识人:用心眼看,用心耳听(2)

战国时期,魏文侯在任用魏成还是翟璜为相的问题上犹疑不决,于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五条考察人才的方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怎么样,平时要看他亲近什么人;富起来后要看他把钱用到什么地方去;有权了要看他任用、举荐什么人;困难了要看他不肯干的事是什么;贫穷了要看他不肯要的东西是什么。魏文侯听后马上醒悟,说:“请先生回去休息,我的国相已经定了。”不久,魏文侯便提拔了虽食禄千钟但财富大多都花在了为国家访求贤人方面(第三条、第四条)的魏成为相。

李克对魏文侯提出的五条建议,因其具体且容易掌握,简单却极其深刻,被后人归纳为“五视观人法”。其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其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其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其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其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那么,是不是说掌握了“五视观人法”就能让我们彻底看穿每一个人呢?绝对不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小人其实并不难区分,难以区分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时候,就需要看我们观察细节的能力如何了。都说细节里面出魔鬼,其实细节里面也出佛祖。佛经中就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玉皇大帝设宴供养佛祖,佛陀非常欢喜,便把玉皇大帝也变成了佛的形象,这样,当佛陀的弟子目连、舍利弗、迦叶、须菩提等人随后来到宴会上时,见到两个佛陀坐在里面,不知道哪个才是真佛陀,难以向前问礼。于是目连尊者赶紧施展神通,飞身三十三层天上,但也分不清哪一个是佛,于是他又远飞至恒河之上,但还是分不清(之所以要飞那么远,是因为佛的法身大于玉皇大帝,理论上从远处即可分清)。目连尊者急急忙忙又飞回来,找舍利弗商量。舍利弗说:“大家请看座上两位有没有细微的差别?我想眼睛不乱翻的那个就是佛祖。”其他弟子这才分出了真假佛祖,齐向佛祖问礼。佛祖对他们说:“神通不如智慧,目连粗心,不如舍利佛细心。”

历史上不乏类似的故事,比如满清开国宰辅、文臣领袖范文程,他仅因阶下囚洪承畴拂了拂衣服上的尘土,就断定他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宁死不屈——一件衣服还那么爱惜,怎么可能不爱惜生命?最后成功地帮努尔哈赤劝降了洪承畴。生活中类似的细节也很多,鉴于篇幅,此处不再罗列,我们只需记得——慧眼永远与心眼成正比。心有多细,眼力就有多好。

3善待君子,也要善待小人

我有时觉得学者就是一种气质,比如说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第一反应是怎么把他收拾了,这就不是一个学者的应对方式;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你第一反应是“人性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像是一个学者的思维方式了。

——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中国人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君子和小人。识人,说简单点儿也就是看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在一般人的意识里,是君子,那我们就亲近他、尊敬他、帮助他、学习他;如果是小人,我们就得远离他、鄙视他、打倒他、反对他……几千年来,中国人也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按照常理,在中国小人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然而小人的生存能力却始终超乎我们的想像,不仅没有绝迹,时不时还疯狂反扑,报复君子,也报复社会。

小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无才型的,此类人不做小人基本上就没有出头之日,甚至于吃不上饭,这种小人在普通人身上表现得很普遍。比如在一个公司,大家平时都处得挺愉快的,但是突然公司要评职称了,要矬子里拔将军了,立马就会产生大量的小人,各种小人的招式也就随之而来。另一类是有才型的,明朝的冯梦龙说过,“下下人往往有上上智”,说的就是这种人,比如蔡京、秦桧、赵高、魏忠贤等,就是此类小人中的杰出代表。可以负责任地说,此类小人的危害性极强,远比无才型小人可比,同样可以负责任地说,此类小人属于应该且必须全力打击的范围。

问题是,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很少有愿意引颈受戮的人。而小人,在面对竞争、面临打击时,更是往往无所不用其极,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因此,当君子遇到小人,稍不谨慎就会吃大亏。在小人当道时,君子甚至连吃饭的家伙都会丢掉。所以,对待小人尤其应该小心。

用老百姓的话说——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言下之意我们要离小人远点儿。但这一原则绝非万金油,有时候你想离小人远,小人越想找你套套近乎儿,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越是小人越是不能容忍小人的行为。这是笔者的经验之谈。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当小人近在眼前,尤其是与那些尚未撕破脸的小人相处时,把他们当成君子养不失为一种智慧。

史载唐代明将郭子仪晚年时辞去官职,每日在家中赏花饮酒,与一众妻妾排遣岁月。有一天,当时还未成名、后来位列《奸臣传》的宰相卢杞来拜访郭子仪,当时郭子仪正在和家人欣赏歌伎们吹拉弹唱,听说卢杞来了,他马上命令包括歌伎在内的所有女眷一律退到后堂,谁也不准出来见客,只剩下他自己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卢杞走后,家人问他:“老爷平日接见客人,从不避讳我们在场,谈笑风生,今天这是为什么呢?”郭子仪解释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别看他现在地位低,但他很有才干,日后必有前途。但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加之他长得很难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们最爱笑,没有事也要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青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咱们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后来,卢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不小心得罪过他的,大都遭了打击报复,有些人甚至被杀身抄家。唯独对郭子仪的家人,他非但没有打击,即使他们犯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从旁保全,因为他认为当年郭子仪非常重视他,他怎么能做一个不报知遇之恩的小人呢!

从卢杞不打击郭子仪的家人反而从中保护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人其实也未必一无是处,大多数小人其实也是想当个君子的,很多小人也是不愿意认同自己小人的身份的。所以,我们有必要站在卢杞等人的角度想一下:明知我长得丑,而且很在乎,还要笑我,这不是逼着我做小人吗?一个以貌取人,以貌笑人的人,不也是一种小人吗?这么说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不仅自己就是小人,同时也是小人的制造者。

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不幸被鉴定为小人,往往会很生气——你才是小人呢!你们全家都是小人!其实没有必要。前者我们曾经站在卢杞的角度同情过他,现在我们则要说:像卢杞这种人,小人已不足以说明其人格之恶劣!他更应该被称为奸人、坏人、恶人等。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之所以被打上小人的标签,而不是被直呼为坏人,就在于他们不过是一些不太好的人。小人,只是界于君子与坏人之间的人。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一类人,只不过程度不同。小人也往往有君子的一面。世界上很多好事有时候也是小人办成的。用一句带有革命色彩的话说,小人,是可以争取的人,是误入歧途的人。从这点来说,我们就更应该把他们当君了养了。非其如此,我们不能争取他们、引领他们、感染他们、拯救他们。这么想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肯定会少些小人。

君子在很多时候也会表现出小人的一面,正如同小人在很多时候往往会表现出君子的一面。因此,说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人,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的。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祢衡,谁更小人,谁更君子一些?一般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君子。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人甚至不能决定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你说你是君子,权力者却硬说你是小人,并且动用手中的权力硬往你头上泼脏水,逼着人们都说你是小人,你怎么办?你只能默默承受,以待时机,而这个时机可能永远都不会来。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性。

如果说祢衡是个君子的话,那么他无疑是个缺乏生存智慧的君子。而曹操这个“卑鄙的圣人”,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与心目中的“小人”过招的经典案例:尽管他对祢衡的咒骂非常恼怒,也断定祢衡只会一点耍嘴皮子的功夫,但当部下张辽想杀掉祢衡时他却制止了,把这个不好消化的怪才免费赠送给了荆州刘表,刘表也不是傻蛋,不肯担当“害贤”的恶名,便把祢衡踢给了黄祖。黄祖是个简单粗暴的小军阀,遇到故伎重施的祢衡,听了几句就命人把祢衡拉出去斩了。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哈哈大笑:“这个腐儒自己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的主题其实早已超越了君子与小人的问题。历史不会因为谁是君子就照顾谁几分,谁违备了历史的规律,历史的大法官就会对他施以严惩。只有那些能识人且能处理好各种人的关系的人,才不至于在历史舞台上输得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