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5016100000003

第3章 犹太血统的少年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一)

在世界历史上,流浪于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犹太人长年都饱受苦难。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大批的犹太人先后流落到中亚、西南亚和欧洲的一些地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

“我的父母都是犹太人,我也保持着这一血统。我有理由相信,我的祖辈很早就在莱茵河(科隆,德国西部莱茵河畔的名城和重工业城市)定居生活;由于14、15世纪那里对犹太人大肆迫害,他们才不得不背井离乡,向东逃难;到了19世纪,他们又离开立陶宛,穿过加西利亚,迁返到德奥故地。”

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受到的歧视、侮辱和迫害,以及犹太人勇敢斗争的顽强精神,对弗洛伊德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精神力量,曾经唤起他继承先辈们那种为保卫神殿所具备的那种蔑视一切的全部激情,坚定了他为历史上那个伟大时代而献身的信念和决心。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是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犹太商人。后来,弗洛伊德在谈到他父亲的为人时说,他就像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米考帕那样,是个乐天派,“始终都充满着希望地期待着未来”。

1855年,雅各布同比自己小20岁的犹太姑娘安美妮·娜丹森结婚。在这之前,雅各布结过两次婚,两位前妻各留下一个儿子:大儿子名叫伊曼努尔,生于1832年;小儿子名叫菲利普,生于1836年。安美妮那时也只有20岁,与她的继子差不多一样大,甚至比她的继子看起来还年轻。

雅各布与安美妮结婚的第二年,即1856年5月6日,安美妮在摩拉维亚的一个名叫弗莱堡(今属捷克)的小镇里,生下了一个漂亮的男孩儿,他就是日后享誉世界的伟大思想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据说弗洛伊德在刚刚出生时,就长着一头黑黑的头发,因此他的母亲亲昵地称他“小黑鬼”。弗洛伊德的祖父斯洛莫在弗洛伊德出生前3个月去世了。父亲雅各布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最初给弗洛伊德取的名字为斯洛莫。

那时,弗莱堡还是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的一座小城市。在弗洛伊德出生前,全市仅有几条街,居住着大约5000人。随着社会的进步,这里的小型工厂、手工工场逐渐发展起来。在这样的条件下,雅各布经营的毛织品生意也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幼年时期的弗洛伊德是很幸福的,一是因为家境还算过得去,二是因为父母对他都十分宠爱。在弗洛伊德幼小的时候,父亲雅各布还专门为他请了一位保姆来照顾他。

这位保姆给弗洛伊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在成年后还对她记忆犹新。弗洛伊德后来回忆说,这位保姆名叫娜妮,信奉天主教,年纪较大,形象比较难看,但很聪明。幼年时期那些关于天堂、地狱和《圣经》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弗洛伊德都是从这位保姆口中听到的。

弗洛伊德很喜欢这位保姆,但遗憾的是,这位保姆并没有能长期与他生活在一起。据说在弗洛伊德3岁的时候,她因偷窃的嫌疑被辞退了。对此,弗洛伊德后来在其着述中多次表示惋惜。

母亲安美妮十分宠爱弗洛伊德,对弗洛伊德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美妮活泼、聪慧,也很能干。她一生共生育了7个孩子:两个男孩和5个女孩,弗洛伊德排行老大,也是7个孩子中天赋最高、智慧最出众的一个。

因此,安美妮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弗洛伊德后来在回忆母亲时说;

“母亲在同儿子的关系中总是给予无限的满足,这是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关系。”

与此同时,弗莱堡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犹太人的意识形态对弗洛伊德以后的生活也产生了影响。从咯尔巴阡山一直延伸到他家附近的茂密森林,是他孩提时经常与父亲一起去的地方,喜爱大自然风景的强烈情感在他的内心不断滋长着。在成年后,弗洛伊德回顾这段时光时说:

“这些都使我满足了智力上和美学上的需要。”

(二)

就在弗洛伊德在弗莱堡快乐健康地成长时,弗莱堡却忽然刮起了反对犹太人的狂飙。一直以来,犹太人虽然生活在气氛自由的小商业城镇里,人们和邻里之间也都相处融洽,但他们的生活却总是战战兢兢,唯恐随时会遭遇不测。

而这次反对犹太人的风潮也给平静的小镇带来了灾难。就这样,温暖祥和的家庭生活被打破了,弗洛伊德幼年的幸福生活也戛然而止。

1859年6月,父亲雅各布匆匆地带着全家离开了弗莱堡。这次迁徙,他们的目的地是汉堡,但在途中听说汉堡也发生了反犹骚动,雅各布只好带着全家折返德国萨尔森区的莱比锡。

等到反犹骚乱逐渐平息后,全家已经离开弗莱堡一年了。那里的家业已经被毁,生意也已凋落,该到哪里安家呢?面对一家老小,雅各布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最后经过商量,弗洛伊德的两个异母哥哥决定去英国发展,而4岁的弗洛伊德跟随父母走向了奥地利的维也纳。在维也纳,弗洛伊德生活了将近80年,直到他临去世的前一年因躲避纳粹迫害匆匆而离开维也纳前往英国避难为止。

维也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那里,蔚蓝色的多瑙河波光荡漾,绿树成荫的街道风光格外迷人。弗洛伊德刚刚到维也纳时,住在莱奥波尔斯塔特区的波菲尔街。这里是维也纳犹太人聚居的地方,街道狭窄,房屋拥挤,空气污浊。这一切,与美丽维也纳的自然风光和宽阔优雅的贵族居民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在奥匈帝国的首都,贫穷的次此等臣民也总比在外省的小城市受到的屈辱和欺负要少一些。因此,雅各布也只好安然认命了,甚至还觉得比起昔日的流亡生活来说,“日子好过多了”。

虽然天性乐观,但在维也纳,雅各布的运气并不太好。面对资金雄厚、经营多年的众多商家,要在这里重新打拼出一片田地谈何容易。无奈之下,雅各布只好告别业主身份,成为别人的雇员,并且时刻都面临着被辞退的危险。虽然他偶尔还做些羊毛和棉布的生意,但这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总之,来到维也纳后,一家人的生活颇为拮据。弗洛伊德在回忆自己从4岁到7岁的生活经历时说:

“那是很艰难的一段时期--不值得回忆。”

后来,弗洛伊德听说他的两个异母哥哥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开了毛织品工厂,并迅速地发展起来,这让弗洛伊德十分羡慕。他曾多次向往英国,甚至长大后也不曾改变。在他的心目中,英国是一个充满自由、光明的国度,以至在把这个美好的向往和当时维也纳地区严酷现实的对比中,一直都感到心情不快。

(三)

弗洛伊德自小就是在家中启蒙受教育的,他的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母亲是教他识字读书的第一位老师。在5岁的时候,弗洛伊德已经能阅读一些带有文字说明的画册了。

成年后,弗洛伊德对当时父亲送给他的一本关于到波斯旅行的彩色故事画册还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他在《梦的解析》中说:

“这本画册的引人入胜和翻阅它的快乐,几乎是我们关于那个时代的唯一记忆--在我的回想中,它是具有塑造价值的一件事。后来,在我做学生时,我对于书籍总是有一股激情……我在默念平生时,我总是把这最初的激情归结于这一清晰的童年印象,甚至把这童年的场景认作我爱好书籍的一种‘封面性’纪念。”

到了六七岁时,随着求知欲望的增加,父亲雅各布渐渐取代了母亲的教师角色,开始传授给弗洛伊德一些更加严肃、艰深的学问--宗教知识。而这种启蒙教育的课本就是《圣经》。

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虔诚的犹太教徒,因此,父亲授之以《圣经》的意图不言自明:既使弗洛伊德习得知识,又为之树立信念。

然而有违父亲初衷的是:弗洛伊德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无神论者。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从《圣经》中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获得多方面的体悟。阅读《圣经》开拓了弗洛伊德的求知视野,培养了他的阅读爱好,也增加了他的历史、人文等知识。

不过,《圣经》对弗洛伊德更为深刻的影响在于:无论是书中的故事,还是故事中的人物,抑或是《圣经》所揭示的人生境界、道德理想等,都在他的的生命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持续地影响了一生。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的那样:

“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我之所以全身心投入于《圣经》故事的阅读(几乎与我掌握阅读技巧同步),持续地影响了我对于兴趣的选择。”

当然,父亲也不是无偿教授弗洛伊德的,弗洛伊德需要付费--以辅导妹妹的学习作为代价。

在教授妹妹的过程中,弗洛伊德表现出一种认真、负责,甚至是严厉的老师的态度。这对于一个尚处于贪玩年龄的男孩子来说,不能不说一副沉重的担子;但对于培养弗洛伊德的能力、责任感,促进他的成长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持续的阅读也快速地增进了弗洛伊德的语言能力,并使他逐渐显露出在语言上所秉有的天赋。年少时,他甚至已初涉英文莎士比亚的作品,既沉浸于莎翁作品的精妙内容,又痴迷于英文的学习和训练。

9岁时,弗洛伊德又开始学习法语,一直到能够熟练地阅读法语着作。可以说,弗洛伊德对语言的兴趣整整持续了一生,除了熟悉母语--德语和他祖先的语言--希伯来语,以及英语、法语之外,他还认真地学习并掌握了拉丁语和希腊语。以后,他又自学了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在语言上的娴熟应用,对弗洛伊德来说可谓是广博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使他终生都受益无穷。

在10岁以前,弗洛伊德基本都是在家里受教育的。自从离开母亲的怀抱后,一直都是父亲负责他的教育。但是,父亲雅各布的文化水平较低,他的许多许多知识一部分来自犹太教的法典,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也决定了他的知识的有限性和狭隘性。

但是,弗洛伊德有天赋的才能,对父亲教授给他的每一种知识都能加以理解。而且,他还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在这种家庭教育中,弗洛伊德与父亲的关系比以往更深了。如果说,在这之前他们之间只有父子感情,那么,此后他们之间又增添了师徒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