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泉水的歌唱(原创经典作品)
5012700000039

第39章 最后消费

杨贵星

王三泓进城卖了一段时间肉饼,猪肉一涨价,便改行开了个寿衣店。

王三泓卖寿衣时爱说一句口头禅:“爹娘擦屎刮尿把儿女拉扯大了,不容易,这最后一次消费,儿女们要尽点孝心。要把老人打发得舒舒服服、暖暖和和、安安然然、排排场场,使老人到那边不寒碜。”

可别说,王三泓这句激将的话真管用,许多人本不打算买太贵的送老衣物,听他这么一说,有的好像恍然大悟,有的忙把寒酸的“小”掖起来,也不咋还价了,拣最好的送老服饰买。

王三泓因此发了大财。

送老衣这一套子东西都是有人专门送的,别的店不愿要高档、贵一点的,说那不好卖,王三泓却专门要。王三泓不但专门要,而且还敢搁价钱,他的东西卖得比别人家的贵一大截子。同行都是眼气的,说真是好汉子出嘴上,人家好嘴,就能多赚钱!

别人一夸奖,王三泓便有些洋洋得意。

王三泓发财的事传到了家乡。二哥来找他了。

二哥来找他,主要是向他要钱。他们姊妹六个,都成家后,怎么赡养老人,达成了个协议:父亲归大姐养活,母亲归二哥养活,其他的人每个月各向老人拿出二十块。王三泓进城这几年,没有给父母钱。起初他说是进城刚安置,各方面都需要钱,自己连吃饭都紧张,大家便原谅了他。尤其是大姐、大姐夫,早就在这城里做生意,手头比较宽裕,父亲跟着他们,就在旁边,他们不仅不向王三泓要钱,还设法周济他。但二哥就不同了。二哥在家种地,且子女多,为要个儿子,计划生育没少罚他款,所以,日子过得比较紧张,他对姊妹们给老人的这几个钱很看重。

二哥来过几回,王三泓都设法搪塞,不给二哥钱。

王三泓刚来时跟姐夫学了学炕肉饼,随后也弄了个肉饼摊。摊子是个活摊,推个车,车上弄个半截大油桶,油桶上倒扣个大锅,饼就在倒扣的锅底炕,很慢,生意看着有点寒酸。那时候他一哭穷,二哥也就没再强求。现在……

王三泓还在哭穷,说这生意扎本大,原先卖肉饼赚的几个钱都投进去了,还转借了一大圈子,到现在账还没还齐。你不信,可问问大姐,她的钱我还没还。

二哥有些生气,说大姐的钱你啥时候还过!亏你还是老小,以前母亲最疼你,现在母亲身体不好,一月二十块钱的济都得你不了!你现在生意做这么大,还说没钱,你这个人呀!

二哥嘟嘟囔囔着走了。

王三泓则有些暗暗得意:“哼,你们还知道我是老小哇!你们当哥哥姐姐的就应该给老人多出点嘛!我这生意做得容易吗?”

寿衣店这生意干着不累,但就是太缠人,昼夜不关门,24小时营业。亲人半夜死了,趁身上还有体温,骨节能活动,就赶快买送老衣穿上,所以无论多晚,都有人上门来买东西的。王三泓两口子忙不过来,于是便雇了个小伙计,仨人总算把门面撑起来了。

这一天后半夜,王三泓和小伙计正在值班,突然来了两个年轻人,说要买寿衣。王三泓一看生意来了,连忙一边介绍,一边又说开了那句“最后消费”的口头禅。

两个年轻人好像特别有钱似的,一听他这话,便说把你最高档的东西拿出来。

王三泓一看财神爷到了,不敢怠慢,连忙和小伙计翻箱倒柜,把进的一套最好的寿衣、铺盖翻出来了。这套东西进回来后,他仅在门口的招牌上作了介绍,没往外摆放,怕招灰,变陈变旧,不好卖。

两个小伙子捧着衣物,左看看,右瞧瞧,端详了半天,说:“这东西好在了哪里?”

王三泓说:“这是目前市面最好、最流行的棉混纺加膜料。你看这质地多厚实,面上多柔和。这上面加了一层软膜呢!”

两个年轻人仔细在衣物面上摩挲了摩挲,道:“好,就要这一套,多少钱?”

“一千六。”

“这么贵?”

“还贵呀,我这只是个保本价。”确实,王三泓这套仅加了一倍的价钱,因这东西太贵了。

两个年轻人小声嘀嘀咕咕商量了一通,一致说:“好,就要这一套。另外,再要一个上好的骨灰盒。”

王三泓拿骨灰盒的时候,心里算了一笔账,不由暗暗窃喜,这一家伙就能赚他千把块,真是财神爷到了!

两个小伙子把东西拿到了路边的出租车上。

王三泓跟出来收钱。

两个小伙子说:“有人付钱。”说着击了三声掌。

一个人从一边的小胡同里走出来了,头上勒着白孝。

王三泓一看是二哥。

二哥哭着说:“咱妈老病又犯了,刚拉到这里的医院就不行了,现在急救室里躺着。这寿衣就是给她弄的。这俩小伙儿是咱舅的孙子,你可能已不认得了。多亏他俩帮忙,才把咱妈弄到这里呀!”

王三泓一下子惊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