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勃列日涅夫时代
5011500000072

第72章 译后记

与列·伊·勃列日涅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苏联历史上的整整一个时代。勃氏执掌苏联党和国家最高权力长达18年之久,在苏联领袖中仅次于斯大林(27年),是该国历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然而,勃列日涅夫在我国远不及斯大林、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那般声名显赫,尽人皆知。勃列日涅夫及其时代给我们所留下的印象似乎平淡无奇。

其实,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走向衰亡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勃氏执政初年,苏联国势蒸蒸日上,颇有盛世气象。而迨其后期,老大帝国便江河日下,颓象毕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解体自有其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但勃氏时代的逐步停滞和倒退却直接为国家的解体铺平了道路。因此,勃列日涅夫其人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对于人们了解、研判苏联这个最早、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史,便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读者面前的这部《勃列日涅夫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其人及其时代的多方面的重要史实和大量鲜为人知的有趣信息,无疑可以填补一段认知空白。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这也是我们向读者译介本书的原因。

回顾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苏联民众对赫鲁晓夫某些随心所欲的折腾啧有烦言,于新领导人属望有加。勃氏将打乱的党和国家管理体制恢复正常,强调集体领导(与波德戈尔内、柯西金结成“三驾马车”),并继承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余绪,大力发展生产,使1960年代下半期的苏联经济保持了原有的较快增长速度,科技快速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健全,举国一片祥和景象。国防力量的增强尤为迅猛,时至1970年代初,苏联战略核武器已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从而跻身世界超级大国行列。然而,自1970年代中期开始,保守、僵化和停止改革的趋势日益明显,随后更是实际上取消了改革,一味追求“稳定”,结果经济渐渐失去活力。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的弊端进一步加深,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恶性发展,个人崇拜盛行。由于恢复了赫鲁晓夫废除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特权阶层日趋稳定和扩大化,他们拼命维护既得利益,竭力阻止各种实质性的改革,视集权主义政治体制为救命符。这样,勃列日涅夫时代在当时和后来都被苏联和俄罗斯的思想界和学术界一致总体评价为“停滞”时期。这种经济上陷入困境、政治上复旧倒退的状况使得社会危机四伏,为苏联走上不归之路准备了条件,即便锐意改弦更张如戈尔巴乔夫那样的后来者也无力回天了。

本书作者列·米·姆列钦是俄罗斯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评论家,曾历任政治周刊《新时代》和《消息报》副总编辑,电视中心主持人和政治评论员,撰有20余部文学和政论著作,其中许多已被翻译为多种外国语文。在本书中,作者对各种事件叙述详尽、客观,对传主和其他许多人物评价亦颇理性、公允,个性描写形象生动,血肉丰满,既无脸谱化之嫌,也避免了一般传记作品的古板枯燥,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当然,对于各种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的评说,从来都是人言人殊,见仁见智,作者的观点未必悉数正确,臧否亦恐难尽如人意。我们相信,广大读者定然会有各自的鉴别和判断能力的。

王尊贤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