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勃列日涅夫时代
5011500000053

第53章 官场现形记(6)

索契市党委书记亚历山大·梅尔兹雷伊和公共饮食管理局局长外号“沙赫王后”的瓦连京娜·梅尔兹拉娅(在海滨与一些德国女人搞团伙犯罪,盗窃边防军的武器,侵占公有汽车,无偿修建别墅,虚报成绩,收取商业职工的贿赂,被捕后伪装患有心理疾病,被判剥夺自由15年并处没收财产);

区委书记塔拉达(主动向审判人员交出价值750000卢布的贵重物品,供认收受100人的贿赂,有三处密室——厨房里、板棚里、鸡舍里各一处,他保证协助侦查,因中风死于福尔托沃监狱);

格连吉克市食堂和餐厅联营组织的经理贝拉·博罗得金娜(受贿一百万卢布,被枪决);

格连吉克市党委第一书记波戈金(失踪);

霍斯京区执委会主席洛贡采夫(作为证人接受讯问,回家后给儿子写了遗书,用电线缠身,接上电源自尽)……

在索契也大肆进行逮捕。市商业部门和公共饮食部门的领导人供出了他们的庇护者——边疆区党委书记塔拉达。他收受贿金是因为包庇边疆区内存在的隐蔽经济,主要是一些大肆生产非法牟利产品的地下车间。感恩戴德的车间老板给他送钱,他便与其余的人私分。据说,在审讯过程中塔拉达答应供出一些人,但当天夜里他便死在牢房之中。

边疆区委第一书记明白,侦查必须制止。梅都诺夫知道,他可以牢牢依靠总书记及其亲信。有一次,梅都诺夫已经在中央书记处遭到严厉申斥。他刚刚回到克拉斯诺达尔,勃列日涅夫便打来电话:

“你用不着担心,不必太在意所发生的事情。安心工作吧。”

当中央宣传部处长比克宁来到克拉斯诺达尔之时,梅都诺夫给他看一本大相册,其中有他和勃列日涅夫的合影。用意是,批评一个与总书记如此亲密之人至少是愚蠢的。

《苏维埃俄罗斯报》报道了边疆区的状况。党的领导层、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书记齐米亚宁都急忙为梅都诺夫辩护。

“为此,”该报当时的领导人涅纳舍夫回忆说,“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齐米亚宁将多少怒气发泄到总编辑头上,他认为,正如在谈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报上所发表的文章考虑不周,背离了苏共中央的立场。”

安德罗波夫当上第二书记之后,他忍无可忍,专门为梅都诺夫的事找勃列日涅夫诉说。谈话是在电话中进行的。总书记的卫士梅德韦杰夫当时正在他的办公室里。

听罢安德罗波夫的话后,勃列日涅夫问:

“怎么办呢?”

“提起刑事诉讼,”安德罗波夫建议,“逮捕并审判梅都诺夫。”

“尤拉,不能这样做,”勃列日涅夫说,“他是一个很大的党组织的领导人,可现在却要将他送上法庭?那我们就给一个很好的边疆区抹了黑。”

勃列日涅夫所同意的唯一的一点是,将梅都诺夫调任不太引人注目的工作,党的办公厅就曾经有过这种委婉的做法。

梅都诺夫对此的陈述是这样:

“我被戈尔巴乔夫请去,他说:‘现在我们就去见安德罗波夫。谈话可能不太愉快。’安德罗波夫宣布:‘是将你召回由中央分配另外的工作的时候了。部长的空缺没有,您暂时只能任副职。’既没有指责,也没有解释。我内心里十分气愤。‘我要去见列昂尼德·伊里奇’。——‘现在不应当这样做。必须保护列昂尼德·伊里奇’。在克拉斯诺达尔召开了全会,我进行告别……所有的人都得到警告,不让提问任何问题……”

梅都诺夫被任命为副部长,从事水果蔬菜产品的储备工作。大家都明白,这只是一个中转站。但路途的终点究竟何在呢?许多人都相信,梅都诺夫必进监狱无疑。结果大错特错。诚然,他失去了党证,但却平安无事地退休,甚至还保               留着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金星勋章。

早在1959年3月即已当选乌兹别克中央第一书记的拉希多夫也是一位同样神奇的能人。当时谁都无法设想,他居然创造纪录,稳居这一职位长达24年之久。

拉希多夫将赌注押在棉花种植上,每年都增加供应量。国家非常需要棉花,特别是军事工业,因此拉希多夫获得两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星奖章,十枚列宁勋章,甚至还有列宁奖金。党的领导人全都尽可能收罗多种勋章,已经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来让自己开心。

在拉希多夫为国家提供棉花的同时,莫斯科也允许他按照他的需要统治那个共和国。

他建立起了个人专权的牢固体系,将自己的所有亲属安插在最好的职位上。仅仅在共和国中央委员会机关工作的,就有第一书记的14位亲属。

实质上,拉希多夫在共和国内恢复了一个氏族体系,让其控制所有的部门。举凡重要的职务,都只能任命自己人担任。

拉希多夫的力量来自他很善于和尽可能多的位高权重的莫斯科官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凡是莅临共和国的人,他都悉心殷勤地接待,务必使其心满意足。

1970年代初期领导中央宣传部的雅科夫列夫讲述:

有一次,我去乌兹别克出差。人家让我入住党的宾馆,以好吃好喝招待。临别时我要求由我付款。他们坚决拒绝。大惊失色的宾馆经理连忙跑来说:“怎么能这样呢?这事我连报告上级也不敢。我们会被撤职的。”我坚持付了款。据我看来,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与拉希多夫的关系就不融洽了。

列昂尼德·伊里奇喜欢他,仅仅是因为他在棉花种植方面成绩卓著吗?抑或另有原故?

勃列日涅夫酷好奖章和礼品。倒并非他很贪婪。他是对受到关注这个事实本身感到愉悦。拉希多夫善于利用这一点。他去见所有的人都要带礼物——无论去中央农业部还是其他各部,无不如此。每次前往莫斯科,他都要在自己的公馆举行豪华宴会,宴请对他有用的人,这些人则对他不胜感激。

布鲁坚茨回忆说,拉希多夫曾率领代表团出访伊拉克,从那里为勃列日涅夫带回一尊黄金雕像。

所有的共和国都向一国之主及其亲信奉献礼品。但谁也无法将礼品做得比拉希多夫更好,他熟知莫斯科官员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好。任何一位负责官员都不会从乌兹别克空手而归。对特别不可或缺之人,一年到头都要奉送礼品。

苏联克格勃前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将军著文说,拉希多夫曾为政治局委员基里连科制做了一款帝王般高贵的礼品——送给他的夫人和女儿用举世无双的卡拉库里羔皮特制的毛皮大衣。

勃列日涅夫的女婿、苏联内务部副部长丘尔巴诺夫飞抵塔什干时,拉希多夫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一直都站在飞行场地上恭候这位贵宾,并当即将其送至宾馆用早餐,然后再请到中央委员会他那里,向其汇报共和国的情况,既殷勤又亲切。

拉希多夫与勃列日涅夫并不十分亲近。勃列日涅夫从不将他邀请到自己家里。但在总书记的亲信之中,拉希多夫却广受欢迎。他从不希求因刚刚为他人效劳而获取回报,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广交朋友,以便万一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人家能预先提醒他。

中央宣传部收到一些来信,其中着重提出乌兹别克国内令人不满的事情——过分颂扬共和国领导人,有民族主义的表现,尤其是在拉希多夫的亲戚、科学院院长穆米诺夫的许多讲话之中。

为此宣传部甚至撰写了一份报告。1972年中央书记处研究塔什干市党组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和领导干部的经济教育问题。市委的工作受到尖锐批评。继此之后,紧接着就应得出组织结论。

看来,拉希多夫的艰难日子到了。然而部里的报告并未引起重视。中央书记杰米契夫召见宣传部副部长梅德韦杰夫,要求停止发表反对乌兹别克和拉希多夫的讲话。杰米契夫说,拉希多夫对批评塔什干市委感到很难过,给杰米契夫打电话时差点儿哭了。

梅德韦杰夫想向杰米契夫弄清楚:

“这是劝告还是命令?”

杰米契夫回答说:

“您就把这当作指示吧。”

事情很清楚,停止批评乌兹别克的命令并非出自杰米契夫,而是来至勃列日涅夫本人。只有总书记才能宽恕共和国第一书记。

此后数年期间,苏共中央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去乌兹别克。这个共和国完全脱离了批评与监督的范围。梅德韦杰夫本人有时接到共和国中央委员会主管意识形态的书记前往塔什干的邀请。梅德韦杰夫对他说:

“我倒是打算去,但已经得到拉希多夫同志的同意了吗?”

谈话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