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5011100000042

第42章 托尔布津的签字(1)

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面大旗在黑龙江上猎猎飞扬,在蓝天、墨林、黑水的映衬下,军容十分雄壮。将军锦绣的战袍和美丽的花翎、缨帽、胸罩、士兵闪光的铠甲、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清军在前进……

随着新的黎明的到来,晨曦的金光洒满了大地和江面,经过艰辛的跋涉,驻瑷珲、宁古塔由满、蒙、汉、索伦、达斡尔、鄂伦春、赫哲各族组成的一千五百名大军,索伦、达斡尔兵五百名已经来到了指定的地点扎营。而对这座美丽的达斡尔人的城堡,人们发出了种种赞叹。

雅克萨城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盛京通志》城池部,算其在黑龙江城西北一千三百余里。《水道提纲》算其城在东六度四分,极高五十三度弱。《清史稿·天文志》算其城在极高五十一度四十分,偏西十七分。现在地图则把雅克萨城置于北纬五十三度以北,东经一百二十四度之东,恰在结雅河与托姆河河口对岸。

雅克萨城是由索伦部的达斡尔人最先建立的。雅克萨位居水陆要冲,它西通尼布楚,东达黑龙江下游各地,在军事上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明太宗实录》(卷45)记载,明朝政府于永乐四年(1406年)在达斡尔族聚居的托摩河(又称脱木河、即今托姆河)流域设立脱木河卫,以镇守北部边陲。

清政府建立后,这里更受到重视,定期在这一地区征收赋税和征调兵员,并在宁古塔设官镇守。1650年沙俄哈巴罗夫匪帮侵入乌尔喀河河口以下的黑龙江沿岸,并以武力打败雅克萨城头人阿尔巴西,强占了他的驻地,加固城防,改名阿尔巴津,把它作为侵略据点,不久撤走,沙俄切尔尼果夫斯基率众又常到这里,重建了一座木城,作为据点,四出侵扰,对我东北边疆构成严重威胁。这就是康熙日夜所思,为什么要解决自家后院的事情,收复雅克萨。

接着,由皇帝亲自组建的福建藤牌兵四万名,军官二十名——他们大都是耿精忠的旧部,熟悉北方,由林兴珠统领,发往盛京,再由朋春统领,发往黑龙江。

同时,康熙还调盛京兵五百名,赴黑龙江代替原驻黑龙江的军士守城种田,一旦雅克萨攻陷,黑龙江的将士回师时,再调回盛京。

为了增强前线的指挥力量,康熙对原来的统帅部作了重要调整,令副都统朋春统兵。班达尔沙、护军统领佟宝、副都统马爽及銮仪卫侯林兴珠参赞军务,侍郎萨海仍令督耕,以随时参赞黑龙江军务。

军事调配完毕后,都统朋春、郎谈、将军萨布素、萨尔图还有博克诸将军,按照康熙皇帝亲自审定的用兵路线、周密的布置,于四月二十八日率领军队溯流而上直扑雅克萨。

在此之前,自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出任第一任将军,进驻额苏里后,不断增派士卒进行巡逻。他对巡逻队的参领说:“我们的目的是清除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者。”

1683年7月,萨布素的部下,索伦总管博克将军所率领的巡逻队,在精奇里江口,遭遇从雅克萨窜来的六十六名哥萨克,双方发生战斗,除少数人逃脱,大部分被俘虏。《东华录》有这样记载:

顷者罗刹诸人,经过黑龙江地方,遇我将卒,降其三十余人。

外籍书也记载了这件事,说1683年6月,俄国军官梅利尼克,率兵66人,自雅克萨出发,准备袭扰黑龙江下游,途经精奇里江,遇到了清廷的船舰,俄军狼狈登陆,弃船逃走,清军包围了他们,生擒梅利尼克等三十余人,并进兵焚毁俄军占领的多伦禅和西里姆宾斯克两个据点。

对雅克萨收复的战斗虽然还没有打响,但局部的战斗是在不断的进行中。特别是边境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纷纷自愿的参与反侵略斗争,更是如火如荼。黑龙江将军立即将这些情况,奏闻皇帝。说:

将军萨克素等奏,牛满河之奇勒尔,奚匐噶奴等杀十余罗刹,携其妻子来归。

俄乐春王朱尔鉴格于精奇里乌拉东五罗刹,并获其乌枪,驰板。又闻斐雅喀之人,

击杀罗刹甚众。……

在这种局部的战斗中,清军俘获了不少俄军将士。这些人得到了清政府妥善的安置,很好的礼遇,把他们编成一个佐领,隶镶黄旗。

对于投诚的俄军将士更给予了很好的优待,其中一个叫吉里过里的投诚军官,皇帝还亲自批奏,曰:

……应乘此时酌给新投诚罗刹吉礼过里、鄂佛那西、马克西木等官职。旧投诚罗刹宜番、鄂尔噶番、席图颁三人,效力勤劳,亦宜给以官职。上谕:宜番近已授骁骑校,鄂尔噶番、席图颁、及新投诚之吉礼过里、鄂佛那西、马克西木,俱授以七品官级。其新投诚罗刹内鄂佛那西费礼普,令驰驿至萨布素处,酌遣招抚。时值严寒,并以裘帽赐之。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正在积极备战准备收复雅克萨时,清军又与自鄂霍次克海赶来的俄军在恒滚河口发生战斗。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向皇帝的奏疏说:

时马喇等奏,臣至索伦,屡密询罗刹情形,皆云现在雅克萨尼布潮二城,各止五六百人,其得以盘踞多年者,惟赖额尔古纳河口至雅克萨十余处,雅克萨至布尔马夫河口十余处,筑室散居,耕种自给,因以捕貂。但取资纳米雅儿诸姓贡赋,喀尔喀、巴尔呼人,时贩牲畜等物至尼布潮,亦捕貂与之交易,得以生存。

在对沙俄反侵略的备战中,康熙皇帝命萨布素将军,断绝俄国人的供给,使之困难不能自支。说:正月乙酉,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奏,牛满罗刹抵恒滚,同来自北海之罗刹,与飞牙喀战,退居河洲,若不速计剿抚,则赫真、飞牙喀、奇勒尔人民,必被残害。且恐罗刹复增发前来,宜乘四月冰解时,即遣夸兰大二员,率官兵三百人,并发红衣炮四具,令附近恒滚口、飞牙喀、噶克当阿等向导,抵罗刹所居地,先行招抚,不即归降,则进行剿灭。如罗刹闻风先遁,则所发之兵,即乘机安辑赫真等处人民,未经来附者,亦招抚之。

康熙皇帝准备收复雅克萨的行动,也引起罗刹的警觉,他们并没有睡着,也在积极备战。根据马爽侦察雅克萨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罗刹是准备负隅顽抗的。报告说:时马喇等奏,臣等遣打虎儿副头目倍勒儿等侦探雅克萨城情形,路遇罗刹,杀其二人,生擒一人。据生获之费要多罗云,大兵未来之先,雅克萨城已加修造。昨岁闻大兵进发,城外复增木栅,所在农人尽调入城内,打猎收貂亦皆罢止,田禾未熟,即行刈获。因今春不见兵至,遂于卧旁一带,仍旧遣人耕种。昂古墨阿山顶,设五人更番瞭望。今夏自尼布潮复增发四百人。计见在雅克萨者九百人,在尼布潮者不知其数。雅克萨设丁壮八十人耕种,以收获之粮支给兵食,每人月一斗,余悉造房收贮。一遇歉岁,不能如数支给。在前丰岁仅仅足用,今已增人,谅必不敷。雅克萨旧有船八艘,吉礼遇里等运粮前行,被大兵擒获,故雅克萨无船。大兵未来,于野诺西纳城复造船二百艘,各城派兵运粮,不知兵数多寡,并运往何处。吉礼遇里党内人逃回雅克萨,云大兵势盛,战舰络绎不绝,众惊失措。今自尼布潮增发人众,大兵进时,不知时势若何?

一天,皇帝在他的乾清宫召见理藩院尚书阿穆瑚琅,谈收复雅克萨事。

“我看现在时机已经成熟,皇帝一声令下,雅克萨的收复将是探囊取物,指日可待。”

康熙思忖了半天,说:“朕一向认为:兵非善事,不管战争的动机如何,它造成的结果总是一样的,人民不得安宁,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朕现在对雅克萨的军事布置已经完成,你看怎么办?”

“那就马上收复雅克萨。”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边境各族人民都是这样要求的,”康熙沉重地说:“罗刹屡屡犯我边境,扰害百姓,肆行抢掠,匿藏我逃人根特木儿,作恶日甚。朕不忍遭大军剿灭,遂屡行晓谕,希望其能改过自新,速回本地,归还我方逃人。但罗刹至今不悟,反遣所部于贵尔喀、奇勒尔等处肆行烧杀,又诱我索伦部从二十余人入室焚死,朕迫不得已,才派兵进驻黑龙江、呼玛尔,以抵制罗刹进一步窜扰。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我们以先礼后兵,请他们不要再执迷不悟。”

“如今我大军已开出雅克萨城下,谈判的俄方表现出了有点慌乱。”正在参与中俄谈判的阿穆瑚琅说。

“朕还要在雅克萨兵临城下的态势下,再次致函沙皇。”康熙指示说:“理藩院应尽快把信的文稿草拟出来,送到我这里。”

理藩院很快将拟文写好,上谕皇帝,经康熙朱笔修改,全文如下:

尔罗刹人入我境内,骚扰地方,抢掠百姓妇孺,滋事不止。为此,朕欲即刻出大兵征讨。惟念有损原来之友好相处,军旅相争有害于边民,不忍出兵兴讨,而将陈述此一情由之谕旨,交付尔使臣,亦曾派遣专人前往雅克萨、尼布楚,至今未见派人,也未复文,尔反愈加派罗刹窜入我内地,抢掠滋事,纳我逃人。朕仍不忍即刻征讨,只派官兵堵截尔罗刹所行之路,招抚亨滚等地方罗刹,未加杀害,予以收养。尔若以为兵戎者并非好事,欲求边民安宁,仍旧和睦相处,望尔撤回罗刹,以雅库地方为界。于该处捕貂纳税,不入我界。俱行放还我逃往尔处之逃人,朕亦将投降之罗刹俱行放回。

惟因尔罗刹人骚扰滋事不止,朕方出大兵征讨。虽然如此,朕愿天下万邦均享安乐之福,一切生灵各得其所。又屡降敕谕:倘若尔怜悯边民,使其免遭涂炭流离之苦,不犯发动兵革之罪,即当迅速撤回雅克萨之罗刹,以雅库等地为界居住,望明确复文或遣使,朕即令征讨之大兵停止前进,撤至边界地方。如此,则边界地方永得安宁而无侵扰之忧,互相贸易遣使,和睦相处。

侵略者的本性是不会改的。康熙皇帝和清政府对沙俄的多次劝阻、警告,不但置若罔闻,反而蓄意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

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把中国皇帝的信愤怒地掷到地下,还踏上两脚,那黑糊糊的靴子印已经说明他是不征服远东不甘心,就是征服了远东他也不会甘心,侵略者是不会餍足的。

为了同中国作战,他赶忙从黑海边上的度假地回到莫斯科,秘密的颁发了一道诏书,命令从西伯利亚各地召集一千多名侵略军增援黑龙江地区,同时还决定要在雅克萨建立统领辖区,把这片土地正式归入俄国版图,奋死抵抗、保卫。“雅克萨!”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激动感叹地说:“上帝已送给我了!”

为了加强雅克萨的军事力量,沙皇调兵遣将,指派有作战经验的贵族士官阿列克塞·托尔布津为雅克萨统领,前往指挥。

清朝大军水陆齐发,直逼雅克萨,到五月二十二日,清军全部集结完毕。

朋春、班达尔河、佟宝、马爽、林兴珠、萨布素还有博克将军,他们翻身下马,立在阵前,凝望着远处黑糊糊的城廓和上面飘动的沙俄国旗,还有城上的炮台、城中教堂的尖顶塔楼,以及撮罗子上空飞升的袅袅炊烟……

前敌指挥机构选设在城西隔江的小岛上,朋春带着他的指挥统帅们很快进入,开始正式办公,行使前线指挥任务。按照皇帝的旨谕,先礼后兵,朋春用满文、俄文和拉丁文三种文字致书雅克萨统领阿列克塞·托尔布津,令其撤出雅克萨,返回俄国本土,并提出以雅库次克为界的议和方案。

这封信是由俘虏送给托尔布津。

阿利克塞·托尔布津这个沙皇的亲信走马上任来到雅克萨,他感到自己一下爬在了热锅上,又好像一下坐在火药桶上,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原来的总管尼基特斯基怎么把这里搞成这样,城中每到夜间,巡逻队不敢上街巡查,常常挨冷箭,已经倒下十几个人了,人少不敢去菜市场,已经在那里失踪两个伙伴了,不敢进撮罗子查居住人口情况,已经被砍死了三个……

阿利克塞·托尔布津在莫斯科听沙皇介绍的可不是这样。

“这是一个很能干、英勇的指挥官,”沙皇向阿利克塞·托尔布津介绍说,“他为守卫雅克萨立下了功勋。”

发生在1683年7月精奇里江上的战斗,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指挥,索伦总管博克率领的巡逻队进行的,双方遭遇后,尼基特斯基依着战船大而坚,枪炮先进战斗人员多于中国军队巡

逻队一倍,便胃口大开想一下吞噬这二三十人,便命令交火,战斗打响后,从巡逻队的左右两翼的江中苇草中,飞出一只又一只小威虎(船)。这种独木小船是用巨木刳作的,两端光削,形状如子弹头,底圆弦平。大者可容五六人,小者二三人,剡木为桨,一人操持,左右运棹,其疾如飞,不怕碰撞。俄国大兵一看这不是天兵天将吗,甚知这种木船的厉害,况且那船上的箭手、枪手,都是百发百中的名猎手,他们怎么能抵抗得了,在四面杀声中,大部分俄军弃船跳水,四窜逃命,逃不掉的,跪在地上,举起双手,乖乖投降。在这场战斗中,雅克萨驻军的小头目梅利尼克,尽管临阵也穿了“兔子鞋”,可是终没逃脱清军巡逻队的眼睛,把他生擒。

精奇里江的这场战斗,沙俄驻守在雅克萨的总管尼基特斯基巧言令色、鼓舌弄腮,费尽心思给沙皇作了一个报告说,精奇里江的战斗由于他的指挥得当,侦察细密,作战部署巧妙,一举全歼清军,击毙了他们的指挥官,俘虏了二三十人……这样的喜报,自然得到了沙皇的嘉奖。

阿列克塞·托尔布津可不是幼儿园的孩子,用几句好听的话或一块糖果就能哄得住的,他没有那么傻,他带过兵,打过仗,搞过侦察,他有足够经验了解和把握尼基特斯基。现在,他作为“阿尔巴津军区”的督军,新任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他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和经验、尺子去检验一下他管辖下的这个总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终于了解到精奇里一役的事实真相。

这天,他叫来了尼基特斯基,让他汇报,向他了解一下城内夜间有鹿鸣的事情。

尼基特斯基作为雅克萨的征服者,在阿列克塞·拖尔布津没被沙皇任命之前,他是这里的总管,土皇帝。他的本事有三:他会面对手无寸铁的被征服者无情烧杀,甚至吃人肉;他会写报告,把无说成有,把少说成多,把战败说成胜利,知道沙皇喜欢什么;他会给沙皇一车一车的送上貂皮……这三件法宝使他这个总管的位席坐得很牢。既是雅克萨的总管,天高皇帝远,他便是这里的“沙皇”了,军队是他的,财宝是他的,酒是他的,女人也是他的……他日日酒宴,夜夜欢歌。他不太有时间关心防务,他认为沙皇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样军纪日驰涣散,每一临战,总是大败而归,在清军开到瑷珲时,他们几乎不敢再出城,终日龟缩在城里。

“督军,尼基特斯基奉命来到。”他一进屋就以一个军人的应有姿态,立正,毕恭毕敬,把两手放在镶嵌红条的军裤上,然后举起右手,敬礼。

“喔,亲爱的总管,你来了,请坐。”阿列克塞·托尔布津不无热情地招呼道:“请坐。您真是一个准时、守纪律的人。”

“我请你来,知道有什么事吗?”

“这个……”尼基斯特斯基确实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