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宋武功
4965200000052

第52章 羽箭信函

黑夜中在赵府内,自打赵匡美回了赵府之后,赵府上下才平静下来。

赵德昭房间的烛火还亮堂着,屋内的赵德昭还未睡下,而李源昌与李三儿二人也早已在外间早早睡下。

烛火随着风一抖一抖的,上下起伏着,赵德昭怎么也弄不清楚,那伙绑架他的人绑架错了对象,将自己的小叔叔赵匡美给绑架了去。

不过既然有人要打他的主意,赵德昭也决计不会让对方轻易得逞的,只是他并不知对方是何人,这一点让他捉摸不透。

是同行,是达官贵人,是皇帝?

他们都有对自己下手的可能,所以赵德昭有些担心。

他好似觉得背有芒刺,心脏前面插了一把刀,头上也悬了一把刀,不知何时会突然间掉下来。

今晚屋檐上,有人么?

此刻,他从床上起身,然后走去赵信的房间。

赵信并未入睡,见赵德昭步入自己房间,他立即鲤鱼打挺得从软榻上起身,然后问道:“不知小郎君唤我何事?”

赵德昭道:“赵信,我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今晚要亏你守候在四郎君门口,以防有人半夜进入赵府。若真有人来,立即赶他走。”

“是,小郎君,赵信明白了。”赵信听完命令下去候在赵匡美房间的门口。

赵匡美此刻睡意全无,他见到赵信来了,然后一脸狐疑道:“赵信,你这是?”

“赵信奉小郎君之命,前来保护四郎的安全。”

赵匡美道:“这倒不用了吧,我周全得很,你还是下去罢。”

赵信道:“不,这是小郎君的命令,赵信不敢不从。”

“……”

赵德昭房间内,烛火还一直燃烧着,屋子外间李源昌以及李三儿的鼾声也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让赵德昭越发睡不着觉了。

此刻赵德昭正枯坐在胡凳子上面,随便胡思乱想着,他忽而想起昨夜赵匡美无缘无故就在赵府失踪了。

他方才进赵匡美的房间的时候,就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于是乎就在房间四下寻找,出乎意料的是,他在赵匡美的房间之内发现了迷香,估计小叔叔是被人迷晕之后再被人劫走的。

赵德昭这么一想,他觉得非常有必要要提高自己这边的安全护卫了,所以他打算让赵信陪护赵匡美的周围,若遇到紧急情况,赵信也好出面解决,而不是身边没有一个像样的保镖。

该来的山雨终究还是会来的,只不过这场风不知道刮的是甚么风?赵德昭很是希望能够探清楚昨夜何人劫走了赵匡美,然后误认赵匡美是赵德昭,又说了目标抓错了,而是自己。

看来开封城中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平静,赵德昭左思右想,将所有的细节末枝都想了一遍,然后顺便回忆了前世发生过的一些事情,他认为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势力,到底是哪一方,他不知道,但是他清楚自己尚有利用价值,那人并没有杀了赵匡美,显而易见,好似有求于人。

想了许久,他哈欠连连,终于还是抵挡不住睡意,刚好打算熄灭烛火去睡觉。

然而,忽然之间,一只利箭从透过纱窗,射了进来,“蹭”的一声,钉在柱子上,赵德昭听到声音,然后赶紧从床上跳下来,赶去柱子前。

那只箭头深入木柱子内,只是这箭射得太高,赵德昭够不着,随即他搬来一张矮凳,神情紧张得拔下柱子上的箭矢。

赵德昭欲打算从箭矢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随后见到箭矢上面附着一张纸条。

赵德昭取下箭矢上的纸头,随后铺开纸条,却见上面写着:昨夜从赵府误抓了人,特意来道歉,只是听闻小兄弟才华不错,欲交往,明日城南小树林见面,希望明日小兄弟能够孤身一人前来,可好?

赵德昭一阵鄙视,这抓了人还有如此理由,真是个戏子,如信中所说一样,明日自己打算单刀赴会,那人都说了求助,又不会杀了自己,怕个甚,又觉得有必要去见一下绑架赵匡美的背后势力。

屋檐之上,万松一身夜行衣,面带黑纱,负着弓箭,他看得一清二楚,接着便嘴角勾起淡淡笑容,看来计划成效了,他随后跳下屋檐,急往北走。

这边赵匡美的房间之内,他辗转反侧,如论如何都睡不着,昨夜被人误认为了赵德昭,然后遭到绑架,后来遇到黑衣人,提出想要帮助,后来又碰见那人,他一再说出抓错目标,目标正是自己的侄儿,可是赵匡美并不知道那些人需要找赵德昭做甚么事情,他最不希望着那些人千万过来抓赵德昭。

赵匡美十分担心自己的侄子会被抓走,而且那伙人看起来要求并不是很简单的,万一用广味楼相要挟,估计赵德昭会跟他们硬拼,他这么一想,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今夜无眠,而月色稍微黯淡,屋外蛙鸣阵阵,一片恬静。

城北客栈之中,杨濛也没有睡意,刚刚收到周国大军正在渡河的消息,他忽然间觉得这天就要变了,南北局势之发展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亦期望事情正如他所料想一般,期待风云涌动。而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为将来的事情考虑,今夜他已经派遣万松去了赵府,将会面之事情告诉了赵德昭,期盼明日城南小树林能够见到真人。

今夜稍微有些月光,此刻外出的万松终于回来交差了,他尚未推门而入,屋内的杨濛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急问道:“松儿,事情办妥当了没啊?”

万松从外面回来,他放下背后的弓箭,随后说道:“义父放心,孩儿已经将信函送至赵府,明日他一定会来的。”

“那就好!”杨濛这么一想,明日就要见面了,他需要探查一番,所以他今晚打算在排练一下明天的事宜,明日顺便也让万松呆在小树林之中,正好能够认识一下。

……

第二日,赵德昭醒过来,不打算让赵匡美跟随,随即上了驴车,对外声称是去了城南酒楼,而实际上,半道之上,赵德昭说有事情,在一处极为隐蔽之处,然后下了车子,对李源昌说道,“你替我去酒楼!我办完事情马上会回来的。”

李源昌昨夜睡觉的时候,听见了一声响声,然后问了赵德昭,此刻他担心道:“小郎君,你一个人,路上去太危险了,要不让赵信随你去。”

赵德昭对李源昌道:“不了,信函之上只让我一人前去,既然他们有求于我,必定不会伤害于我。不过若是我一夜未归,你就打开我书房内的信函,将它交给开封府府衙。”

“唔,小底一切听从小郎君安排。”

“你下去罢。”

赵德昭从车上下来,沿着汴河街道,一路向南,步行至城南小树林中。然后独自一人前往密函之上指定的见面地点。

龙潭虎穴又如何,既然对方有求于自己,还怕他不成。

……

此刻在北方,今日武德司收到皇帝的密令,听闻皇帝大军已经到了黄河北岸,就打算布置几个得力助手,暗中监视东京城的风吹草动,确保皇城的安全,因为力量有限,武德司从附近州县抽调人员不及时,连东京城内的监视赵德昭的人马都派去监视其他人马了。

昨夜夜晚,周国大军出了晋阳城,一路南下,离开了汉国境内,军队已经步入了周国范围,不过等周国柴荣一离开汉国境内,那些那些先前被周国攻下的汉国土地,郭荣新任的刺史都纷纷逃走,周军原本攻下的地盘,此刻又投入到了汉国的怀抱之中。

郭荣亲率禁军南下,如今已经到了黄河北岸。

望着面前滚滚河水,郭荣当即下命令调来船只,大军准备分批过河。

郭荣心中一番感慨,心道若是此番不是军中将士们之间不和,估计晋阳老早就被攻打下来,何须如此,不过也好,自己御驾亲征,打了汉国一个落花流水,这几年刘旻老儿估计蹦跶不起来了。

郭荣一笑,随即又叹道,看来军队之中要进行一番行动了,不然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赵匡胤尾随在郭荣身边,然后抬头看了看南边开封的天际,这样的夜色下,深沉万丈,面前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又是在这样的夜色朦胧之中,确实是没有甚么好看的,唯一牵挂之人正是家中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当然这趟北征幸得南归,赵匡胤心中感慨,他看了一阵,跟随在郭荣左右。

远处的大船开始过来了,快要靠岸了。

这只军队之中,首先皇帝的亲军先上了船只,随后是其他几路将军的人马,这时候整个黄河水面之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帆上悬挂着周国大旗,一路往南边渡河,大概花费了二三个时辰,所有大军都安全渡过了河。

船只停靠在孟津渡口。此时为河清县。

郭荣笑道:“我这是衣锦还乡啊,若是能攻打下汉国,那就是锦上添花阿!”

身边的赵匡胤答道:“陛下文韬武略,如今汉国一战之后,天下诸国无不闻风丧胆,各地的节度使都俯首称臣,等陛下坐镇中原,管他甚么唐国,蜀国的,都得在陛下收下俯首帖耳,不过这次陛下虽然未攻下汉国,可是几年内汉国是不敢南望的。”

郭荣又笑道:“二哥儿见笑了。”

赵匡胤道:“末将的气魄都是来自大哥的。”

而张永德见到二人说的这么高兴,也就说道:“陛下和元朗兄皆是豪情万丈之人,抱一认为元朗说的对,若是汉国灭亡了,我北疆或许直接会受到契丹人的危害。”

郭荣道:“抱一兄说的是啊。”

三人就这样看着眼前的景色,眼前的黄河之水波涛怒吼,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