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游戏五道天伦
4916200000005

第5章 圣心圣者当救世 凡人凡体当救人

剃度正法身,最终的结果,饶是觉列法王修行多年,定力非凡也被惊了一惊。

不是道士,根骨永生佛体。

一般对普通人而言,根骨属于基本属性,从五点到三十点不等,决定着自身的潜力及成就,关系着玩家所修经书的等级,以及以后使用法宝的档次,可以说是属于玩家最关键的属性之一了。

然而此时道士的永生佛体却是超越了这一层面的存在。

永生佛体,佛门七大佛体之一,为芸芸众生里,三千佛子中万中无一,至高无上之体质。拥有法体双修,禅武兼备的特性。

不说其他,单单就其代表人物为如来佛祖这一项便可见一斑。

在天伦佛宗一脉,玩家修行方向分两种,一种是禅僧,一种是武僧。

禅僧修法,成长侧重法力。武僧修体,成长侧重肉身强度。

而在天伦初期,佛门等级设定为沙弥,分九品。所修经书数量为一部。

因此禅武侧重不同也就意味着所修经书的类别不同。

然而像道士这种永生佛体则不在此列。就算是在沙弥境界也能够兼修禅武两类经书,不会受天伦初期只能修行一部经书的规则限制。

如此一来,永生佛体所带来的好处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了。虽然成长条件和其他玩家没有区别,而且由于同时兼修两步经书可能会使自身进境会比别人要慢一些,但是却可以使自己避免类似攻击力不足或者是防御度不够的短板缺陷,同时建立自身双修至强优势。禅武两类佛经衍生佛法数量也会比普通玩家要多。

然而,永生佛体如果只有这种程度的话,那么它也不会被称为佛门七大佛体之一的存在了。

所以除此之外,法体双修,禅武兼备又有着一个隐性的设定。那就是这个兼修是指对佛门中所有经书的兼修。

何为所有?不分等级,不分种类,只要存在,俱在此中啊!

也就是说就算是佛祖修行的经书拿来给道士,他也完全能学啊!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中途不放弃,老天爷不使坏,那么作为永生佛体,前途将一片光明,不可限量啊!

而且作为重中之重的最后描述,永生佛体还有着其他未知能力被隐藏,只有达到某种标准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这其中所代表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隐藏起来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啊。

因此,此时面对道士的这一根骨体质,觉列法王的吃惊表现就很正常了。

“不是道士,你可愿成为我门下弟子?”觉列法王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问。

面对如此宝体,无论是谁恐怕都会有如此想法。

道士虽然是天伦的新人一枚,菜鸟一只,对这个永生佛体的概念认知得并不那么透彻,但是根据十八年的游戏经验,他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判断直觉。于是,他当即便说道:

“说实话,我不大愿意。”

“哦?为何?”觉列法王有些意外。

“因为我觉得你这根本就是误人子弟。”道士直言不讳。

道士的想法很简单,在荒凉之地这样鸟不生蛋,不见天日的不毛之地,能有什么好货色?就算是有两三个如觉列法王这般的恐怕也是少林本部发配指派到这里做苦力的。

而且这觉列法王慈眉善目的,一看就是很好欺负的样子啊!找他当靠山?绝然不明智啊!

“何以见得?”觉列法王很好脾气,依旧和颜悦色道。

“明眼一瞧,大眼一看,显而易见!”道士盯着觉列法王的身上破烂示意着。

“你这分明是以貌取人,非智者所为。”法王正色教育道。

“当然,你要是能厉害个一二三来让我见识见识,我也不是不能接受。”道士从善如流道。

“既然如此,且随我来。”法王说着便已起身。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觉列法王虽是一沙门弟子,却也是个明晓道理之人。

道士自然不作他想,紧跟而出。

行至破庙门前,只见法王凭空转出一玉金莲座,青金之光缭绕四周,宝气四溢,端的是一佛家至宝。

道士眼中闪亮,向往之心有之,艳羡之心亦有之。

“此乃佛门八宝之玉金莲座,乘于其上,可瞬息万里,上及九霄云端,下入江河湖海,无所不至。”法王简单介绍了一番,便招呼道士:

“且上来吧!”

道士没有任何的犹豫便跳身上去。

也不见那法王有何动作,玉金莲座于无声息间飞掠直上,眨眼间便已处云端。又一息间,辗转万里,犹如斗转星移,乾坤倒转,道士不由赞叹,果真是佛家之大能者啊!

不得不说,这觉列法王第一手就让道士微微动了心。

道士身立玉金莲座之上,体会着遨游九天之上的快感,与此同时,放眼朝茫茫大地望去,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一片荒凉,魔气四溢。

虽然早已略有所闻,但是亲眼目睹之下,只觉得此处竟然比想象中还要不堪。

“这便是东极荒凉之地了。”法王淡淡道。

道士看着这杳无人烟,人迹罕至,生机全无,死气横生之所,不禁问道:

“难道这里就只有你一人不成?”

“非也,非也。普天之下,能人异士何其多,慈心仁者何其广,东极浩瀚百万里,岂可只有我一人?”法王摇头叹道。

“你亲眼见过?”道士问。

“不曾见过。”法王道。

道士无语。

片刻之后,玉金莲座飞至一片黑雾之中。觉列法王将法宝收起,与道士并肩站在地上。

黑雾中伸手不见五指,道士只感觉寒气入体,直打冷颤。若非身边法王及时金光护体,道士恐怕难逃劫难。

“这是什么鬼地方?”道士慎得慌。

“封魔之地。”法王答。

“什么是封魔之地?”道士不解问。

“魔头封印之地。”法王解释。

“我们来这里做什么?”道士对此处显然不是很乐意。

“魔头即将突破封印,为了避免其为祸世间,生灵涂炭,我自应尽绵薄之力,将其重新封印。”法王指着眼前的景象解释道。

“你孤身一人在此荒凉之地就是为此?”道士肃然问。

“不错。”法王决然道。

“为何?”对如此功德无量,可歌可泣,大义仁心之事,道士着实理解不了。

“我本是历劫已足,功德已满之法王,只等渡劫之后便可寻灵山成就金身罗汉业果,以证佛位,但是每念及我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心中便惭愧之至。想我身为佛家弟子,本应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岂可因佛之业果而断了救世之心?于是我幡然醒悟,便毅然置身魔地,镇守东极以卫天下众生。”觉列法王郑重道。

道士闻言心中震动不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何等心胸,这是何等气魄。

而觉列法王成佛在即,竟舍弃之而入东极,终日以封魔为己任,以救众生为意志,甘愿在如此荒凉之地为法王,这究竟是有如何善良仁慈之心性才能够做出如此决断!

为此,道士肃然起敬。当今天下,只此一人耳。

“佛即是佛,众生皆是佛,何以功名阶级论断?”法王叹道。

“为何不将此处魔头除尽,以绝后患?”道士不解又问。

“古之大能者都有所不及,我又何以至也?非是不为,实是无力为之。”法王无奈道。

“这么说,你也承认你是本事不济了?”道士笑道。

觉列法王默然以对,也不多言,右手降魔杖豁然掷出,从天而降,凌空立于法王面前。此时只见他双手合十,双目紧闭,口中经文诵念,刹那间,周身便金光大放。

紧接着,紫金钵如灌满天,笼罩地,悬于头顶上方,佛法如海激荡。周遭黑气竟如遇见了可怖之敌一般迅速向外飞退。

继而又见降魔杖猛然一顿,入石三分,且看那:金灿灿如天阳耀世,音震震若九天雷仙,雾卷卷似狂浪滔然,明见见犹井底浮天。

只此一击,天地便已然恢复清明,魔气也尽皆消散。

见此壮景奇观,道士不由问道:

“这就完了啊?”

“你欲待如何?”法王反问。

“好歹也历经磨难一番表示表示不容易啊!你这举重若轻的也太随便了吧!”道士言道。

“荒凉之地何其广阔,如眼前之景象又不知又多少,哪里有时间浪费?”法王认真说道。

“未免有些大材小用。”道士由衷道。

“大材小用总比无能为力要好,更何况,事实并非如此。跟我来便可知晓。”法王言罢便架起玉金莲座带着空行飞往一处又一处地方。

道士也着实大开了眼界,这觉列法王当真是法力无边,纵有千般磨难他也能够以一己之力化之,且毫无停顿,辗转就是几十万里疆域。

然而即便如此,这荒凉之地也还如初见之时一般,没看出有多大差别。

回到破庙,道士问道: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若是将整个荒凉之地皆尽恢复清明,恐怕遥遥无期。而且我看这次魔气声势浩大,估计不久之后,将会有无边劫难降临。东极荒凉封魔地实在是存在太久了。”法王担忧道。

“劫难什么的我都管不着,关键是我什么时候能出去啊!”道士着实等不起。

法王见此将话引至最初。

“时至今日,你可愿拜我为师?”

正所谓,荒凉之地人迹罕,不是道士天伦现。魔气无边才溢出,永生佛体问世间。觉列法王目慧眼,欲领其入佛门前。奈何身上无长物,破破烂烂人不愿。大显身手走一遭,见者起敬听者憾。却言道士如何选,各位看官下章看。